sawstudio 发表于 2008-4-5 22:50:23

mbl 6010D+9008前後級組合

mbl 6010D+9008前後級組合
在德国音响市场上,mbl不是规模最大的,Elac与T+A才是公认的龙头老大;mbl也不是最贵的Acappella与Burmester都有很高价的产品,一些德国小厂的稀奇古怪作品售价更令人咤舌;mbl是不是最好的?这就见仁见智了。我知道ASR的设计者颇受德国音响业者尊重,而mbl以独创的喇叭也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路线。

    产品有一半以上在德国境内销售的mbl,毫无疑问的,它们的造型与质量,都给人家帝王之尊的印象。你看看有着金字塔型尖茅造型的mbl 111A喇叭,在任何地方亮相都叫人眼睛为之一亮,映着照明的光芒也让人不敢逼视。再看看mbl 101D喇叭,葫芦振膜放在细铁网里面,像不像一个睥倪群雄的王公诸侯坐镇堡垒中?新的mbl 111B喇叭,换了一个小巧秀丽的弧形网罩,这回又像是气质高雅的公主羞滴滴的展现风情。摆在音响架上气宇轩昂的mbl 6010前级,从1987年问世后内部屡经修改升级,也遭到竞争者一波又一波的挑战,但直到如今,它仍稳居宝座。1993年上市的超级扩大机9010,不但体积与重量傲人,它驱动喇叭的能力多年来同样无人可以企及。
mbl的老板Wolfgang Meletzky看起来像一位优雅的贵族,从他手中诞生的mbl音响器材,天生就流着贵族的血液!

老顽固
    从2000年起,mbl 6010C前级就不再供货,原厂更早前宣布将推出改款的6010D前级,于是买家翘首期盼。没想到这一等就是半年多,尽管国外的订单已经在排队,mbl就是不愿意让还没有十全十美的产品推出,可能只为了几个零件,也可能是操作不够流畅等小问题,但mbl宁可让大家等,也不愿匆促草率的坏了自己的名声。mbl的贵族形象,其实是从这些小地方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
我家中有一对mbl 300D喇叭,这是1999年才改款的产品,我们也觉得表现不错,但mbl却不满意。他们传真给全世界经销商,要求进行分音器的改装,上面详列所需要的工具、材料,并且一个一个步骤说明。据代理商告知,这是V1.16版本,之前已经有过好几个版本了。如果是一般的制造商,产品上市就上市了,可以卖继续卖,不能卖再换个样子改型号即可。但这对300D喇叭编号还是300D,不说的话消费者根本不知道,连一点小地方都如此「龟毛」,难怪mbl产品出厂的速度这么慢。以mbl 6010前级来说,一年顶多一百多部的产量,太多了他们也做不来。对消费者来说,mbl锱铢必较的态度,除了是质量的保证,也是mbl王国的致胜之道。

真坚持


    可能很多mbl的用家都不知道,你花钱所买的音响器材原来里面有那么多看不见的坚持。举两个例子来说,一是6010前级,一是mbl的喇叭。
   6010前级不单看起来壮观,声音也是堂而皇之,结合了力与美的要素。有些人批评这部前级中零件少得可以数出来,但Meletzky不以为意,整个机箱几乎都是他设计出来的,他认为厚重的钢板机箱、黄铜车出来的旋钮等都是好声的事实需要,没有声音以外的浮华。6010以黑色搭配金色的外观设计,不但成了mbl的招牌,更增添mbl的贵族气象。为了让用家永远珍藏,mbl在这部前级的面板施以七层钢琴烤漆处理,漆的总厚度为2mm,要把这么厚的漆在金属板上处理得如镜面般一样平滑,至少得花二个星期时间,而且一有瑕疵就得退回重做。那两个大旋钮镀上5μm厚的24K纯金(是一般镀金的五倍),然后再仔细研磨使它们像镜子一样平,你可以靠近瞧瞧它们映出来的影像就知道有多精细。别看6010的变压器小小的,它的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各加了一层屏蔽,二层屏蔽各自接地,由于做得够精密,所以电压变动在-20%-+10%之间都能应付,而且不需考虑电源极性的问题。举凡这些细节,造就了6010前级无可比拟的声音表现,我认为它的皇者地位当之无愧。

   再看看mbl的喇叭。独特的101葫芦振膜没话说,从碳纤维、铝合金的切割、成形、涂漆到音圈绕制、组装等工序,都必须自己来,这样才能确保质量可靠。即使制造传统喇叭,mbl也丝毫不马虎,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材料,Meletzky干脆自己做。所以在mbl的工厂里,有一个很大的金属加工部门,像1621转盘等复杂的机箱,全部以CNC计算机车床自行生产,真是耗工耗钱的方式。过去mbl所有的传统单体,大的不会超过12吋(300mm),小的不超过五吋(130mm)。低音单体如果太大,振膜就有一定的重量,很难迅速起步与剎车,所以一直到今天,mbl都自己生产锥盆倒扣,有巨大磁铁的低音单体。用作中音或低音的五吋单体,超过这个尺寸同样在中高频段会有失真,所以mbl很少有两音路设计的喇叭。早年他们曾向KEF、Focal买过单体,但都无法合乎需求,只好自己下海了。而为了做好五吋单体,他们从振膜、音圈绕制到成形又一手承包。

    1621与1521两部CD转盘,mbl考虑许久之后(从设计到推出足足花了四年多时间,其间研发费用超过120万马克),分别采用Philips的CDM-12 Pro与CDM-12工业型传动机构。以Meletzky的个性,可能的话,连传动机构他都会想自己做!

正声音
    不一定所有人都认同或喜欢mbl的声音,以台湾音响迷的口味,过去对mbl器材最大的意见,是它低频的量感不够丰富饱满。近年来Meletzky不堪代理商的持续反应(台湾是mbl最大的海外市场),终于在声音调整方面作了一些让步,把中低音设计得丰厚一些,但骨子里Meletzky却不一定赞同。他曾经表示,美国人喜欢的Punch感,或者东方人所说的冲击力,都是指100Hz-200Hz之间的频率,那不是真正的低频,真正的低频在100Hz以下。结果这个频段mbl设计成非常平直没有突出,反而大鼓、管风琴、低音大提琴与电子乐器等真正具有低频到极低频延伸的乐器,在mbl喇叭上听得非常清楚。我们认为不过瘾,Meletzky却说那才是正确的!

    在中音、中高音,甚至较高的低频段,喇叭反应要灵敏,这样才能分辨出音乐中的细节与乐器音色变化。可是真正低频段并没有速度的问题,真实乐器听起来都是柔软、深沈而稍微缓慢的,任何听起来紧绷或硬梆梆的声音都是不对的,仔细想想mbl喇叭的表现,的确如此。还有,Meletzky批评那些低频很多的喇叭,往往里面包含了各种失真,因为单体振膜无法有效控制,应该振动一次的却晃了好几次,这样的低音浑浊缺乏解析力,更谈不上什么质感,也不符合mbl对正确声音的要求。
低音如此,中高音亦然。Meletzky很喜欢Dynaudio单体,所以较高级系列都采用Dynaudio高音,便宜如323等型号才会用Vifa产品。极高频延伸清楚,中音透明,整个音场才会开阔自然,只要配上好的讯源与扩大机,乐器甘美的甜味自然就会扑鼻而来。mbl喇叭听起来特别飘逸细致,充满空灵之美,也是Meletzky追求原音重现的结果。

sawstudio 发表于 2008-4-21 20:51:27

巧设计


    其实很多人忽略了mbl器材的搭配性。本刊主笔梁过是百分之百的mbl拥护者,他不但使用全套的mbl顶级器材,还追随着Meletzky「起舞」,从101、101B、101C到101D喇叭一路换下来,他把mbl的癖性摸到熟透,而每一次都有惊喜,每一次都更满意。早年他曾用过6010前级与8010后级(当时最高档组合)推动mbl 311喇叭与211超低音,结果有得有失。后来Meletzky说明,5010前级才是311喇叭的正确搭档,211喇叭也是为301、311、321等喇叭设计的。6010前级应该配合顶级的101喇叭,加上顶级的201超低音。由此可见,不一定都用最高级的产品,就能得到最好的声音表现。

    从前级来看,mbl的线路几乎没有换过,是真正的一以贯之。每次修改,都是换了一些零件,或让它更简化一些,从最高级的6010到较便宜的4004,相差无几。我试用过mbl 5010CM前级,不但里面的线路板打上6010编号,电源板也与6010无异,那颗巨大的德国MSP音量控制器如数使用,但它的声音就是和6010不同,何故?有机会请教Meletzky,他说线路的确是一样的,但高级型号产品使用的零件都经过仔细配对挑选,所以表现更好是正常的。6010前级使用简单的IC放大,也是mbl饱受争议之处。Meletzky慢斯条理的表示,音响产品设计最主要的考虑不是方法,而是结果。他的意思是说,只要能达到设计者对声音的要求,使用什么零件,什么线路都不重要。同样的IC别人也在用,声音就是与mbl不同,Meletzky认为单纯将IC放在电路中是不够的,而必须针对IC的特性为它创造合适的电路环境,才能发挥良好效果。

    从喇叭来看,你有没注意到mbl产品的效率都不高?因为他们坚持Linkwitz-Riley四阶式分频网络,虽然复杂一些但可让每颗单体工作范围更明确。还有,mbl喇叭的分频点都差不多,因为他们所用的单体大同小异,最大的改变出现在300D与111B身上。300D的中音单体是向法国Davis购买的,外加两个大尺寸低音单体,但再仔细一想,300D根本就是311D加上低音的放大版,这就是mbl的设计理念。111B也打破mbl对五吋单体的坚持,每边用了两颗六吋半中音,但mbl另外加上很多新密技,这对喇叭可以说是mbl另一个惊人的创新。有传统,有创新,让两者相容不悖,mbl的成功绝非偶然。

高品味
   从许多mbl的用家访谈中,我们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mbl会让人中毒,越用越多。应该说单独一部mbl器材也许很好听,两部会更棒,全套都用mbl就美得无话可说。我曾单独试听一部mbl后级,搭配几对喇叭后,可以发现其汁多味美的优点,但其魅力不足以让我心动。另外加上mbl的前级,它们起了互补作用,原来的高贵质感与平滑华丽音色依旧保留,而音乐韵味却已浓厚许多。我相信很多人先买了mbl的扩大机,后来又娶进mbl的数字器材,就是受不了mbl这种一家亲的甜蜜诱惑。

    现役产品中的6010D前级、8011后级、300D喇叭、111B喇叭与CDP-2 CD唱盘,我们明显感受到mbl的声音走向有所改变。前面提过,在消费者强力要求下,Meletzky适度的调整了中低音比例,所以这些器材听起来变得饱满许多,冲击力增加,音像形体感也扎实有肉。另一方面,优雅纤细的表情,舒适自然的透明度,难能可贵的轻松余裕感,以及高超的细节剖析力与宽大音场表现这些mbl的长处,并没有打折扣。过去的mbl好像是日本料理,清淡生鲜,必须细细咀嚼才知美味。现在的mbl则似法国料理,兼顾色香味传达,材料一样鲜美,但多了厨师巧妙的调味。哪一种好吃?我都喜欢!

Wolfgang Meletzky这个人

    只要经常参加音响展的人,一定都看过Meletzky本人,他除了自己动手调整音响,让系统发出令人满意的声音,通常他还会亲自坐镇播放唱片,每年带来的示范CD几乎都精彩无比。一般人的印象中,Meletzky西装革履,温文儒雅,说话不多,高大的身材与和蔼的笑容,为日耳曼人竖立良好的典范。很多德国人爱喝啤酒,Meletzky没有大肚子,应该不是瘾君子,不过他爱开快车却是有名的。Meletzky不但开快车,他还是保时捷赛车俱乐部的会员,一部保时捷911已经开了很多年,上面满是他四处征战的痕迹。每次赛车都是对自己的挑战,同样,每一款mbl产品的推出,也是对自己的考验,Meletzky用同样的态度来面对他的嗜好与事业。
   算起来Meletzky今年已经58岁了,年近花甲的人还那么精力充沛,与他勤练空手道可能有点关系。他是德国技术学校毕业的正牌电子工程师,1972年成立一家电子仪控产品公司,但他从小就对音响有兴趣,九岁时已经完成自制的晶体收音机,所以后来与朋友合作开发出360度发声的葫芦型100喇叭。1979年,mbl公司在柏林成立,并在柏林电子展中秀出100喇叭。mbl名字来源就是Meletzky Berlin,加上L则是避免与很多同名的MB公司发生混淆。
    购买mbl的产品,除了欣赏他们的创意,喜欢他们精细的作工,认同他们的声音品味外,Meletzky投注的精神还赋予了无形的价值。孔子所说的:「诚于中,形于外」,在Meletzky身上的确是很好的例证。


sawstudio 发表于 2008-4-21 20:59:54

MBL 6010D前级放大器。
mbl 6010D是应用当最设计高技术及电子组件所组成的旗舰级前置放大器。电子线路是插件式设计,方便日后升级。音量电位器及各输入开关点均采用实蕊铜并经24K金电镀处理,以确保最佳音质。并增加数字音量指示,在音量电位器后方加入一个数字感应器,可以侦测音量旋转数值。6010D最大的改变在于全新设计的输出电路板,背板输出端子配置方式已经改变,每个输出皆由独立的缓冲器驱动。双电源设计,将逻辑控制与放大线路独立处理。全新设计输出电路板,改用高性能新式OP,提升声音细节与透明度,强化中低频能量。每一组输出皆独立驱动,连接多部后级驱动时,可以避免相互干扰。输出分A/B两组,每一组有平衡式x1组,RCA单端式x2组。全功能遥控。

mbl 6010 D参考级前级放大器
输入: RCA单端式 x 6组,平衡式 x 1组
输出:
群组 1:RCA单端式 x 2组,平衡式 x 1组
群组 2:RCA单端式 x 2组,平衡式 x 1组
频率范围:CD:DC - 1.0 MHZ /高电平:DC - 600 kHz
动磁 /动圈唱头:20 Hz - 200 kHz
最低失真:< 0.0006%
讯噪比:103dB(CD) / 102dB (高电平) /
动磁唱头 (80dB) /动圈唱头 ( 74dB )
输入灵敏度:
高电平:315 mV
动磁唱头:3.15 - 12.6 mV
动圈唱头:0.315 - 1.26 mV
输入阻抗:CD:3.3 k Ohm /高电平:47 k Ohm /
动磁唱头:47 k Ohm / 200 pF,可变
动圈唱头:100 Ohm,可变
声道分离度:90dB(CD)
消耗功率:25瓦
体积(阔 x高 x深 ):530 x 240 x 360mm
重量:35 kg


mbl 1611D 数码/模拟译码器(96/192kHz/24 bits)
mbl 1611D是厂方的旗舰级数码/模拟译码器,现已改良至第四代版本以配合现今数码科技。能对应 96/192 kHz / 24 bits,预留SACD数码输入作准备。机箱体采用坚固铝合金模铸造以抵消外来震动。采用3个环形变压器,并独立以防磁物料封蔽。分别为仿真、数码、控制电路等独立供电;互不干扰。将数码/仿真解碼技术提升至极点。


取样频率:192,96,48,44.1,32 kHz
分辨率:24Bit
数码输入:AES/EBU,Glass ST,S/P-DIF共10组
模拟输出:RCA单端式,XLR平衡式
DAC芯片:单位元双推挽
讯噪比:112dB
消耗功率:50VA
体积(阔 x高 x深 ):480 x 150 x 430mm
重量:29kg



試聽搭器材:評mbl 8006後級 江俊德
試聽搭器材:
訊源:Proceed PDTⅡ/Point DAC-Basic。參考擴大機:Music Reference RM-5 MKⅡ,Music Reference RM-200,Bryston 4BST。喇叭:Genesis APM-1。線材:Power Source,Furukawa Power Reference,NBS Statement,MIT 770。<圖片>

以成立的時間,以及諸多Hi-End生產廠家來看,mbl不應算是新公司了。再以德國產品不輕易改款的脾氣來說,顯然mbl是一家很友善的廠牌,它替用家省錢(不必頻繁換機升級當然省錢),也替用家達到目的(聲音與名氣雙收)。目前家家戶戶都有的135相機,其發明者正是德國Leica公司,他們延續前一代M4機身的設計,所有機械結構維持不變的情況下,只在機身上加入TTL測光系統,在1982年推出了M6連動式測距雙眼相機,十幾年來除了推出幾部特製的鍍金紀念機種以外,就未曾對這部相機進行改款動作。您可以說它是個老頑固,不知長進不懂進步,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他們把一件事情做好,而這部相機可以讓您使用十幾年不需花腦筋進行升級。一套Leica相機對大部分來說是昂貴的奢侈品,除了要有預算以外還得加上一鼓作氣才買得下去,我愛用Leica相機,卻憎恨它什麼都沒有的功能,即使如此,仍然心甘情願投資購買鏡頭。

德國人注重實用主義

我想任何mbl的用家使用mbl產品,也認同Leica的這項哲學。買一部6010前級沒有難事,它不需要身家調查,只要您有預算,敢下訂單,家裡隨時就會出現一個大箱子。問題是:如果您不認同它的設計簡單,如果您不認同它的聲音溫暖有甜味,甚至於如果您對IC有冷感症,那麼您就會使用得非常痛苦。mbl是音響中的絕對與唯一嗎?我不認為,但單就「保值」這一項而言,mbl的產品足以與Leica相機媲美,在音響上則相當的少見。

看看前幾期主筆們推薦的二手器材,大家對於6010的推薦就知道了。我身為一位領薪水的上班族,雖然也會自己動動烙鐵做些DIY,也曾經解剖過6010的線路,手上還握有不少早期1981年生產的NE5534,但始終無法複製它的聲音。親手拿著線路圖與IC請教mbl老板(他看到我手上的IC以及線路圖時確實表現出驚訝的表情),他說祕訣只在於材料的挑選。通人情的是他願意替我手上的IC進行挑選的動作,但無可否認的是:我仍然要先擁有一部6010之後,才能將這些IC插上去使用。以我花錢無度的情形來看,6010可能馬上就出現在我的試聽室中。

圈子兜遠了,但希望大家了解我描述的重點:一、mbl的線路絕對簡單,說穿了就不神秘,所有的前級僅使用兩種IC,這一點請看倌們參閱我寫的補述。而IC線路簡單至極,只要上過高工五專電子相關科系,就可以正確無誤的劃出運算放大器的基本工作組態。二、mbl做事謹慎,盡量以最簡單的設計、最穩定可靠的零件,達到最妥當的設計。他們的器材沒有太多的祕技與學問,有的只是細心調聲的結果。

本來這篇評論應該是8006後級的介紹,代理商順便送來了MBL 4004前級,恰好搭配著使用。關於4004前級,早在數年前81期就由賴英智兄評寫過4004+8004+323的組合,當時賴兄剛剛換了新房子,五十餘坪的空間可以挪出兩個聆聽空間,而這套系統就擺在小空間中使用。目前4004仍然維持不變,但8004後級則改款成8006,輸出功率相同,但做了一些小調整。

音響貴族 - mbl

上次賴兄的試聽,並沒有交代器材內部的製作情形,就讓我撥些空間解說好了。這陣子我也好幾次跑到台中梁過前輩家中聆聽他的新系統,包括1611數類轉換器、1621轉盤以及新款101d喇叭的表現。還是那一句話,mbl最高級的系統洋溢著獨特的聲音哲學:幾乎無人可及的高貴及高雅氣質。而這套mbl家族裡最平價的分體式組合,價格仍然不很便宜,前級定價八萬八,後級十三萬五千,對於大多數的薪水族來說,感覺仍然像買Leica相機一樣,除了要有預算之外,還要有一鼓作氣的衝動,但它應該是您一親mbl芳澤最快的捷徑。

用簡單的架構,達成完美的特性

打開4004前級上蓋,內容果然不出所料,一塊簡單的穩壓電路,加上一塊充滿繼電器與NE 5534的放大電路板。mbl喜歡使用WIMA、ROE以及Siemens等被動材料,德國擴大機使用德國生產的被動元件當然說得過去,但市面上甚少有如此搭配的器材。我目前使用中的Bryston 4BST後級也是這樣的搭配,WIMA塑料電容、ROE電解電容以及ERO電阻,真是巧合,聲音也好得很。不論是最高級的6010前級,次一級的5010或是最便宜的4004,它們全部使用環型變壓器,搭配在台灣材料行流行不起來的Siemens電解電容,它們的穩壓不是日本人極愛的「漥田氏」MOSFET串聯穩壓,也不是Cello喜歡用的多層串接穩壓,而是採用OP以及雙極性電晶體組成的串聯式陽春穩壓。說技術沒技術,但說聲音它可好得很。我想,還是那句老話,它們只是很實在的用耳朵把聲音調出來罷了,日本人喜歡把線路設計得很複雜,但聲音呢?

主放大電路板上,到處是負責切換的小型繼電器以及NE 5534運算放大器。如果說mbl是靠IC賺錢的,這句話絕對不為過,而且是千真萬確。從6010、5010到4004,主放大元件就是這顆台幣售價只有45元的NE5534。不要讀者會起疑問了,連我都要抗議,用豆腐做成的菜餚要賣燕窩的價錢,再如何都讓人打從心裡要舉起抗議大旗。mbl老板Meletzky面對這種來自各方的疑問,早就有了標準的應對答案。在今年環亞音響展當中,我拿著6010的線路圖以及1981年的NE5534當面問他兩個問題:第一,為何這些已經被時代所淘汰的IC還能夠被重用?第二,為何我照著設計圖組裝,卻發不出相同的聲音?

第一個問題Meletzky回答得很簡單,他說因為他發現這些IC能發出好聲音,所以很自然的就用上了。新一代的OP規格及性能都很好,某些IC具有高達800V/μS的超級迴轉率,在新推出的1611數類轉換器上,他就採用了新型的AD 797作為類比放大。

sawstudio 发表于 2009-9-13 13:09:25

第二個問題則讓他思考了一下,但他還是不保留的回答了。他說,最主要的關鍵在於零件的挑選。NE5534大家都買得到,我手上的這些1981年份NE5534正是其中最好的一批,不同生產線生產的IC聲音都會略有不同,找到平均聲音最好的一批全部買進來,再逐一挑選。如何挑選?Meletzky只講了幾個無關痛癢的測試,例如頻寬、雜音、迴轉率以及失真等,這部挑選儀器十幾年前合台幣約一百萬元(我沒記錯的話),挑選出第一級的IC就用在最高級的6010上,次一級的用在5010,再次一級的給4004,不合格的全數退貨。難怪,即使依照相同的線路、相同的材料製作,聲音仍然不同,又依照一般材料商販賣的慣例而言,消費者買到的NE5534有可能都是大廠退貨的「不完美品」。

4004上使用日本Alps電位器,波段開關與5010、6010的相同,轉起來質感相當好,也是第一流的切換開關。平衡與非平衡放大電路個別分開處理。非平衡放大電路上,先以一顆德州儀器設計的TL-071運算放大器作輸入,它採用FET輸入,具有高輸入阻抗的優點,隨後連接NE5534放大,利用低輸出阻抗的特點作輸出。在平衡線路上,則省略TL-071的輸入緩衝,直接以NE5534放大。為何如此平衡與非平衡之間有差別待遇?請見附註的解釋。

基本上,4004與5010、6010是相同的電路,但因為材料的等級不同,在聲音上則有差異,但實際接起來試聽,依舊呈現著mbl一慣高貴的質感,尤其是弦樂或是敲擊樂器的呈現,更是在我系統中聽過最好聽的一部。

後級是倒吊在機箱頂板下的

再來看看8006後級。與8010相同,其實它們的內部是倒吊在機箱頂蓋上的,換句話說您要拆掉底板才見得到8006的內部。看多了mbl的器材,當我見到8006的內部時,不免又發出會心的一笑,這家公司的產品真是從頭到尾以一個理念貫徹始終的。8006的內部仍然使用德國製造的環型變壓器,由於輸出功率不大,因此變壓器的體積也不大,濾波電容當然是黑色外皮的西門子,沒有使用特別的穩壓,一切都是非常標準的制式設計。主電路板的設計習慣與美國或日本有很大的不同,他們不是以複雜的電路架構來塑造擴大機,而是以該用則用、該省則省的心態來設計的。舊款的8004與8006在規格上完全相同,從外觀上比對也能說出一二,例如在8006身上,面板的鍍金銅片厚度增加了,在頂蓋上也劃出了幾道溝痕,它的外型有著老大哥9010的影子,卻又有8010的迷你身影,說迷你,抱起來還蠻重的。

究竟在電路上8004與8006有何不同呢?在說明書上mbl並沒有交代任何有關改造升級的細節,純粹把它當作最新的產品販賣,詢問代理商以及發了一封E-Mail給Meletzky之後得到了簡單的消息:一、改良過去用家反應的缺點(但並沒有提那些才是缺點)。二、外觀的改變,讓它看起來更有價值。三、增加動態能力,面對大動態音樂時更能應付自如。四、提升音質,修改了幾個零件,讓它的聲音更細緻動聽。五、降低輸出阻抗,驅動阻抗怪異的喇叭也不至於出糗。也許修改的地方不少,連外觀也大不相同,因此mbl根本把它當作一部全新推出的擴大機,所以並不像101c升級成101d那樣的強調升級了。

8006的輸出功率僅有60瓦,目前我家中僅有一對PMC LB-1以及Genesis APM-1,不是小喇叭就是大喇叭,使用PMC試聽怕無法讓mbl發揮實力,接上大喇叭卻又擔心60瓦不夠用,因此一直猶豫該不該將擴大機帶回家中測試。反正總要試試看吧,這一試才發現原有的顧慮全是多餘的,8006可能是針對低阻抗喇叭而來的,驅動Genesis APM-1時表現好得很,而且音質頗佳,營造出前所未有的高貴氣氛。

散發獨特的高貴氣質

高貴會不會讓人誤以為是清瘦呢?我想mbl的高貴與清瘦是完全的兩回事,4004/8006的組合中,對於表現弦樂尤其有一套,拿出平時聆聽的弦樂作品聽聽看,感覺會比平時多出了一份細節更多的驚奇,它可不是過度強調高頻的解析力,而是自然而然呈現出陰柔透明的感覺,就像薄雲遮日的郊外一般,陽光並不刺眼,空氣傳來沁涼的舒暢,映入眼簾的是一五一十的鉅細靡遺,不怕您用放大鏡觀看,套用廣告詞:「您可以再靠近一點」,同時也離音樂更近一些!

過去我已經多次領教過mbl組合帶來的特色了,劉顧問與士林曹醫師皆使用6010/9010×2;主筆黃鴻鈞使用兩部9006後級,台中梁過前輩則是從頭到尾的mbl,在這些忠實用家的系統中很容易找出聲音的同質性,那就是具有細緻的質感以及飽滿的聲音厚度,而這正是音響迷所夢寐以求的。這一套前後級組合則也讓我的喇叭首度傳出了類似的特色,「卡門打擊樂」裡有一首使用敲擊樂器演奏卡農曲,晶瑩剔透中又帶有結實飽滿的敲擊聲響實在很難用文字形容,多說其實都是多餘的,用一個「讚」字來形容就夠了。翻閱過去賴英智兄評論mbl全套組合的形容中,我想完全套用也不會出問題,因為那正是完全一樣的感覺。

mbl的擴大機似乎對於低阻抗喇叭特別有一套,也許他設計的喇叭全是4Ω的,也許他還要想辦法將那效率僅有81dB的101推好,因此特別加強後級的驅動能力。8006面對的比較對手是輸出功率大四倍的Bryston 4BST,但兩者相較之後卻讓人反過頭來稱讚8006的表現。為何?是8006贏了嗎?不,在許多爆棚片段、瞬間反應以及整體推力而言,8006確實不敵Bryston 4BST,但從頭至尾8006始終讓人忘記了它的輸出功率,Bryston 4BST以力道佔了上風,但mbl卻以氣質見長,取捨之間實在很難分出高下。我的希望是:如果8006的輸出功率能夠再提升一些,加上我擁有足夠的預算,我真的就會毫不考慮晉升mbl的用家了。

當然,並不是每位準用家都使用大喇叭,即使面對難推的喇叭,8006的表現也絕對讓人刮目相看,不會讓您失望。此時正值劉總編試聽德國Elac旗艦喇叭,高標準的喇叭如果能夠搭配高音質的擴大機,表現該有多好啊!即使太座對於您投資在音響上的預算耿耿於懷,見到mbl亮麗的光彩、聽到了有氣質的聲音,就如同使用Leica相機一樣,mbl也足夠陪伴您好幾年了。

谢伟 发表于 2009-9-13 15:18:25

支持!!!!!!

wxl012 发表于 2009-9-16 08:29:50

好文章,不错啊,可以收藏学习了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mbl 6010D+9008前後級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