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ophone 发表于 2009-1-15 12:06:01

购买“洋”音响小心加小心

近年来,随着人们收入的日益增加,以及数字技术和DVD等视听产品的不断发展,再加上视听产品价格的不断下降,家庭影院已不再只是有钱人才能享受到的专利,高品质的音响产品已逐渐进入了普通老百姓的家庭。  

据业内人士反映,目前国内音响市场鱼龙混杂,秩序混乱,一方面国产音箱和功放打着100%原装进口产品的幌子招摇撞骗;另一方面大肆假冒杜比环绕声、定向逻辑声频功率放大器等,坑害不明真相的消费者。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约有许多个牌子的这类产品被大量投放到全国各大专营音响市场。  

在南方等地,洋味十足的进口音响专卖店比比皆是。这些专卖店大多装潢华丽、格调高雅,有的还设有专门的试听室,再加上店里四处张贴或悬挂的宣传画、检验证明、承诺书等,使每一个置身其中的消费者都不由自主地误以为它们是原装进口货。而据了解,这些所谓的原装进口产品大多数是在国内生产直接上市,另有少部分则是到香港等地旅游了一圈后再“出口转内销的。据报载,在广州的一些电器行,标明为原装进口品牌的音响,其价格贵得吓人,当有消费者问到其音响有无产品产地证明书时,商家往往都是支支吾吾闪烁其词,不予正面回答,甚至有的对消费者说:有没有产地证明书并不重要,正牌货就是正牌货。更有甚者拿着产品宣传单向消费者宣扬:这就是进口组件证明书。  

其实,近年来国产视听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各项指标已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在某些方面的技术甚至还超过了国外的知名品牌。那么,为何明明是国产货,有的充其量只是采用了部分外国技术或零部件,却偏偏要标榜为进口音响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受利益的驱动。一些不法厂商利用的仍然是国人多年以来形成的“外国的东西就是比中国的好”的心理,知道一旦打上进口的金字招牌,就可以为他们带来滚滚财源。据一位国产音响商介绍:以功放为例,国产的双解码AV功放,零售价在2800元左右,如果是打上洋品牌的话,其零售价不会低于4000元;而音箱就更为离谱,其相同的产品,打国产牌子和洋牌子其差价可达3000元至5000元。如此好事有谁会何乐而不为呢?  

在全国各大音响市场,价值万元以上的高档产品几乎全是进口品牌一统天下。但据了解,真正国外贴牌委托生产厂家在国内生产的都注明了产地,均设有直接的代理商作为营销网络。业内人士指出,产品的“产地证明书”是高档音响必备的资料之一,否则面对数千、几万甚至十几万元的天价,有谁敢放心购买?据悉,国内的音响生产企业,若标明有“进口组件”的,大多为引进技术生产。  

比起一些正规厂家,不法造假者做的则是一本万利的生意。他们利用当前广大消费者对“家庭影院”尚没有明确的概念,削尖脑袋苦心“钻研”法律,大打“擦边球”欺骗消费者,牟取暴利。据悉,一些不法厂商只要在国外花上几百美元就可以注册一个商标,从而买来一个“原装进口”标签,然后在国内自行产生,再打上进口产品的牌子,在国内以其原价的数倍甚至十几倍的价格销售。更有一些厂家和经商联合玩弄各种卑劣手段,蒙骗消费者。如有的厂家在产品出厂前贴上中国产地的标志,等到了零售商手上后再贴上进口产地的标签,以此欺骗消费者从中获取暴利。  

值得消费者特别注意的是,目前音响市场上的造假又有了新的方式,有些所谓的公司在国内既无生产场地,更无生产设备,只有一间办公室和几个人,然后在国外注册一个或几个洋品牌,再到国内委托一些企业加工贴牌,搞授权销售和专卖店销售,这种形式欺骗性很高,消费者在购买时要特别小心。  在不正当和混乱无序的市场竞争压力下,国内的一些知名品牌为了求得生存也采取冠以“原装进口”的装潢来与假冒伪劣产品争夺市场,而另有一些知名厂家则自发联合起来,与假冒伪劣产品和制假贩假行为作斗争。但长期以来,由于没有得到舆论界的广泛关注和引起执法部门的高度重视,音响市场的打假成效并不大,打假道路仍然漫长而道远。  

为此,业内人士特别提醒消费者,在购买进口高档音响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务必向商家索取产品相应型号的进口报关单、产地证明书、产品说明书、检验证书,在所开据的购物发票上一定要注明产品的产地、型号和保修期限,以便在日后出现问题时有据可查,使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购买“洋”音响小心加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