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近场监听喇叭的由来 U8 X- {7 ^/ E+ C H, `! W
7 u/ G$ b/ i" l$ C: [2 b
0 P$ V$ D# V- k: @* v
, e6 m% j5 a+ L9 N) ]大约不是很多年前,录音师和制作人在录音时仍大多依靠嵌在墙壁上的大型喇叭来监听,而混音完成的作品再用便宜的家用喇叭或汽车喇叭重复聆听,做最后的修正。
/ }& Y9 s6 A# Z$ {+ `) x
, H% @% v2 A. g- b) t3 X, m因为那时录音师们认为,假如再这些质量不高的喇叭上放出来的声音会好听的话,那么至制作出的成品在电台播放时,我们在街上随处可听到商家播放出的感觉应该也不致有何问题,换句话说,用低质量的喇叭来仿真实际聆听的场合。% r! s; Z- f4 B2 ]7 M
+ G* o! s$ A6 l3 f+ r- J后来,为了方便起见,录音室开始采用了小而便宜的喇叭,将他们放在混音座的表头(Meter Bridge)上,这样录音师就可以随时切换嵌墙式的大喇叭和这种小喇叭来比较,渐渐的,录音师对这种小喇叭的依赖愈来愈重,而这种小而便宜的喇叭,就是近场监听喇叭的前身。, \5 j0 i# q; q5 L/ @5 d2 ^
$ h4 p! H& c# _/ L" e7 t. Z
录音室自从大量的使用这种小喇叭后,监听的习惯也跟着改变了,从以往的用大型嵌墙式喇叭来录音、混音,改为用嵌墙式喇叭来录音,而用小型喇叭来混音。
7 H4 r8 |$ k! X+ ?' `4 ?
: Q$ l k+ U" h/ Y& L虽然大喇叭在频率响应与定位上都比小喇叭来得好,不过仍然有部份的录音师认为他们从小喇叭上所发掘出来的优点,总会有取代大型Hi-Fi立体喇叭的一天。
Q7 ?/ B' e" M& l- Y0 X1 [3 B6 l p( t* G
事实证明他们并没有错,今天我们可以见到大部分的专辑都是用这种改良过的小喇叭,也就是所谓的近场监听喇叭来完成的,而大型的嵌墙式喇叭只是偶尔用来放给制作人听,或是在专辑完成后做最后的审验时才用到。两者的角色巧妙的对调了。/ v* h X8 t7 ^! i' W: W b
, s& A1 X; v* V, l7 w5 v( J) x1 `8 e有名的喇叭设计家Ed Long是第一个解释这种角色对调原因的人,Long的观察与解释是:. [/ C0 S" ^& C8 t, Y7 d, ^
7 w: j0 a8 K- q/ C近场监听喇叭的位置比较靠近录音师,换句话说声音直接灌入耳朵的量(Direct Sound)要比经由墙壁、地板等反射后进入耳朵的量(Reflect Sound)多得多,因此这种喇叭的设计避免了因环境反射而造成的模糊声响,也就是说,它们较能表现音乐的细节,而由于它们的音压(SPL)通常较低,所以可以避免音长时间聆听所造成的听力疲乏。- m7 C0 O- j) C3 q( C1 f5 D
: l9 Z* ]7 [) d. ?6 a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录音师坐在这种喇叭的"近场"范围内,才能听到优越、清晰的音乐,所以所谓的近场监听喇叭,其名称其实已经描述了聆听这种喇叭时基本需要注意的地方。' o1 N6 m+ g f2 C# V
3 b+ v: j5 z* p% m! n! v/ v7 o+ |/ @如何选择近场监听喇叭3 z: n' ?7 P4 p
$ J( O) `: k, k
# y% J% ]* T: d s# u# x
* L% C3 Z8 c5 g
! |3 S: O2 s' \' e2 n' U. I4 B) Z
. O7 C0 f: ?% u+ E近场监听喇叭有几个必备条件,平坦宽广的频率响应(Flat Frequency Response),线性的相位特性(Linear Phase Charastics),承受瞬间高峰值声音(High Peak Level)的能力,理想状况下,应该还要有避免不正常状况所造成伤害的保护线路(Protection Circuit)。 市面上有许多不同的近场监听喇叭满足以上的条件,只是有着程度上的不同,而察看它们的特性规格表(Specifications)可以缩窄你选择的范围,在察看时注意它们的一些特性:( D* i. @; v+ e9 p) g, `$ e* X
" [1 I; c5 _+ [( A$ j' I& I+ j n
1.是否为同轴(Coaxical)喇叭?4 H- e0 _ [6 k1 {
( g9 O& r8 w8 Z- I' U+ z2.是否具有防磁功能?
S1 m1 n+ H- w* K6 o9 x) O3 x
8 x$ m6 }0 g, N3.是否具有低音反射孔,还是密闭式的喇叭?; a9 j# D3 D' |( O
4 U7 N& Z7 @ \+ e& j8 J u
4.主动分音或是被动,分音点的频率?
8 _9 u3 B& t" T, l$ p2 l, @& N% F* j4 H% w7 j3 B$ k+ V
5.高音单体为圆锥形或是圆顶型?
0 N; H" G; q2 y/ ~
! s+ S; Y F, g* B% }8 m8 K8 c" B6.低音单体是一颗或是两颗,单体的尺寸?4 [' H7 |8 }" D. S
3 f# G u1 e' o) D
7.二路分音或是三路分音?
1 r: v! Q4 C/ W6 k: B; l; h4 W9 D
" e4 U0 Z {( z& u/ |5 }8.平均音压值与承受音压?. }+ X' D- }. a! ~8 [" @
! p/ h! z: |/ w1 O
9.峰值功率与输出功率?" X- v& I# Z. H* G
$ ]1 l1 B. K" I$ d
10.频率响应曲线? e; O& l& s, ^; M8 ^6 g2 M
) h1 Z7 |/ B( F3 W* O; }11.自备功率扩大机或是外接式?
0 V. N4 l M( s2 Q E5 B2 q- p4 ^) w2 n
以上这些选择要点都可以提供你做一些选购时的参考,当然这一切要看用途而定。
+ C" U0 z1 c2 p6 e' n) s; s0 o6 s }7 t4 }4 w
举例而言,如果你是多媒体的工作者,监听喇叭又要放在计算机旁边,那么防磁的特性就很重要;又如常需要变更工作场所的音乐人,自备功率的喇叭可能较具有可移植性;从事配乐、特效、电台、唱片…等不同的工作内容所需求的喇叭也不尽相同,譬如许多国外的电影配乐工作者就偏好使用具有两颗低音单体的近场监听喇叭。
1 j( Q, a0 A; z; m. [$ M: G z
即使有规格表可以参考,并不表示你就可以完全依赖它,因为有很多参数是在理想状态下量得,譬如音压直是在无响室中以1kHz的频率,在1W, 1m的标准下测量而得,再者如频率响应曲线,都是非常平坦,总不能抱着一台频谱仪去实际量测吧!(也许会被老板当成间谍,然后轰出来),此时,你的耳朵就是另一个判断的工具。 拿一些你很熟悉的音乐做测试片,可能的话最好也包括男、女人声独唱、多声部合唱、钢琴独奏、管弦乐团合奏、室内乐、爵士乐、摇滚乐以及鼓、打击乐器的独奏,放出来听听看,记得让自己的耳朵停留在近场,让耳朵与驱动器的位置同高,听听看Bass的颗粒轻不清楚? 高音会不会刺耳? 定位感好不好? 凝聚力如何? 残响的尾巴是否自然清晰? 好的进场监听喇叭像显微镜一样,可以把声音表现得巨细靡遗。试着加上一台EQ,作一些细微的调整,看看听得出来变化否? E. d7 E2 J( g) J, p
) z7 \- m6 l: S/ S
当然,有一点要提醒你们的是,CD毕竟是经过混音、Mastering过的东西,如果能找到一些动态大、频率范围宽的发烧CD,也许还可以测试它的承受力,当然,扩大机的功率要够。近场监听喇叭的摆设 近场监听喇叭的摆设影响着音色的平衡(Tonal Balance)与相位的特性(Phase Charastics),通常,我们要注意避免必与其他物体的反射,否则很容易造成低音不自然的增强。' A0 [# a* m5 x; f# c7 T$ H
1 |( Y" y& ^6 d& h! d9 B7 f- W& N8 e下面介绍的是录音室的摆设方法,如果你的工作室设备和录音室大不相同,你也还是可以参考一些观念和技巧。1 y5 ~* E7 C2 w/ q% C, L
( Y3 \( U J7 ]) J$ \; S
8 B) ^ t2 j% s% U9 |9 U$ @/ \0 O: f9 g6 p2 p
将一对近场监听喇叭放在与墙壁等远处,使其与聆听者的位置成一等边三角形,近场的聆听距离应在5呎(150公分)以内,如果计算机和电视也要摆在工作室,记得不要摆在等边三角形内,以避免严重的反射,另外,许多录音室都忽略的一点是,混音台也影响着音质,它的表面也会造成反射,而形成破坏性的干扰,造成波形像锯齿波。: x0 _, V' b" h3 ~- a
5 j- {7 M* t( |
' b2 \- T( P5 x; U; W. P' ^5 i1 v4 _6 a
如果直接将近场监听喇叭摆在表头上,对坐着的人会造成破坏性的干扰。
0 \) S8 R5 H8 p2 c, d$ h
% `" l! W8 T. Y" ]2 \* g( s+ C1 v6 H
l+ e$ E5 Z" l* K. t x1 \ |# k6 ]
若是用喇叭架将喇叭举高,对站着的人可能有所改善,对坐着的人却没有帮助。$ [( D6 q0 t: Y# f# ^
; g& d" s5 t5 t% s2 o/ Y+ Z/ _
* u7 v: n" T5 P& r4 h5 I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