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x88
发表于 2009-8-11 16:29:58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最好的煲耳塞的方法
4 d4 m- ]' o9 e. h7 ^2 z" \1 u7 x" ^/ F- R0 z
唯一普遍适用的煲耳机方法是“渐进”,刚开始用轻柔一些的音乐,在较低音量下让耳机先舒缓10-30小时,然后用普通的音乐(摇滚、舞曲除外)在中等音量状态煲100-200小时;如果这时你听着高音不刺耳了,变得圆润自然,中音温暖亲切,低频再也不是混成一团的轰隆隆,而充满细节,那就恭喜,OK了,绝对不能急功近利。
* r5 j" o/ |" t, Q7 o* @9 o' ^+ N! s) v/ Z
在煲的过程中要注意两点:
: M! L/ \& o, H9 x/ q1 Q! i. O8 g5 I+ N2 k2 Q
一是不能连续工作太久!因为音圈存在着电阻,工作久了会发热,搞不好还会烧了音圈!最好是隔两个小时停几分钟然后在继续。
+ B* }- s4 G, ?7 Z8 h0 s$ q# j9 q
/ f2 ]6 z6 S& J) \1 g, ]二是音量千万不能太大,耳塞振膜是很脆弱的材料,音量大的话,音圈运动的行程也就大,从而剧烈拉动振膜,会造成音圈松,振膜变形甚至撕裂等等。 煲耳机主要是煲耳机的振膜,就目前而言,静电耳机振膜的厚度已薄到135微米,动圈耳机的振膜也只有几微米到十几微米(我们头发的直径大约是60~90微米)。振膜本身在制造过程中就存在内部应力,在粘结音圈和固定在骨架上时又产生了装配应力,我们所说的煲耳机就是使这些应力逐步消失,使振膜逐步顺化发出好声的过程。 : M" \$ _4 \* ~+ M. Y
, J" _- B8 x/ R. R
我以为音响器材虽不是工程机械、铁车钢马,但也有相通之处。好事需多磨,慢煲出好声!煲机还是分为舒筋、通络、习武、打擂、出道五步为好。以耳机为例:
# F. O' j& T. [9 W% v
+ ~1 u2 `# T% T+ p+ }1、 舒筋——使用正常听音强度三分之一的音量驱动耳机12小时(用100~15000Hz/5s扫频信号更好); 7 A: t n- ~. T5 e; l, k
: \' O3 d3 J: j: Q- q2、 通络——使用正常听音强度三分之二的音量驱动耳机12小时(用50~18000Hz/3s扫频信号更好);( p9 T2 Q) ?0 ^$ }
1 s4 ~* ^2 a; g0 c# r6 {1 o3、 习武——使用正常听音强度驱动耳机72小时(用20~20000Hz/2s扫频信号更好);
0 i- q9 _& a) n: G0 v/ ^6 F* e) U1 p6 t& @1 z5 N
4、 打擂——使用正常听音强度三分之四的音量驱动耳机24小时(用18~22000Hz/1s扫频信号更好);
) X) q3 y3 D1 d
, |: z0 W/ ?' l5、 出道——进入正常使用阶段。
2 Z& U& k" T' Z$ G
0 ~, e' }4 y2 B! w9 J0 J# `第一步:指拿到一个新的耳机,需要通过煲的方法来使振膜松动不紧蹦。大家知道一般的耳机都是动态开放线圈的,其发声的原理是线圈发出大小不等的磁场,从而推动振膜,利用振膜的振幅而发出声音。(此原理不适用于静电耳机)也就是说,声音的最终形成是由振膜振动而发出的,我们常说的煲耳机也就是指的煲耳机的振膜。
7 j6 ?: c. d8 Z9 l" ]7 F k7 V5 \2 ?3 e. ]3 y2 J* _6 }" G4 l
新的耳机振膜就像一根没用过的橡皮筋一样,弹性不够,行程太短。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就用大音量听一些重金属(比如我们的副版主glacier,耳机刚一拿到手,着实让他难受了好多天,一个狂热的金属迷,却来听一些“渡口”之类的煲机,着实辛苦),最终的结果肯定是破音了。第一步煲机的目的也就出来了:通过人为的方法让耳机的机械系统的一个迅速老化过程。 在这一步里我们可选择的煲机方法有很多种,我一一例出:
i: f3 u7 n7 S" I; z1 Q) T; R* P2 N$ v, H: m
①、软 件 法:下载一个软件,用白噪音来煲;
x/ w3 N! P8 Q: y% D9 U4 y1 k2 `- F
0 r0 [- Y1 o, w* P; S' Z②、收 音机法:调到没有信号的地方,其噪音也称为白噪音;
* t7 g3 H0 @: H- F, b9 a
2 I- M( U$ ]6 d& a# y% V7 J b③、音乐煲机法:用一些音乐,最好的煲机音乐就是“渡口”(其它其它的音乐也行,只要注意音量不要太大就OK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