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
发表于 2009-9-3 13:48:49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三、什么是混声?
$ Y- ~$ Y+ p/ W% x6 h. G7 ^混声是从真声和假声的说法中繁衍而来的。真声是指整个声带拉紧作整体的震动,是人们歌唱时的一个自然的发声状态,传统戏曲中又称“大本嗓”。真声在发声过程中声带闭合好,声门挡气作用大,耗气量较少,听起来音色明亮,接近于生活中的自然语言发音。但由于真声发声时声带震动的面积过大,唱高音感到费力困难,所以它的有效音域较窄。假声是相对真声而言,它发声时仅靠声带的边缘震动,发高音时比较容易。混声就是将真声与假声两种成份混合起来,即在整个声带拉紧的前提下,将二者混合运用,在中低声区时是以大部分声带震动为主。也就是在唱中低声时真中有假,唱高音时假中有真,这种混声的发声是以充分运用共鸣器官来配合声带震动变化为依据的,产生混合的共鸣,这种声音上下自如统一,音色甜美明亮,给人以亲切真实的美感。
0 Y5 g: C9 H }7 P! ?
' E. @. u& i& ~3 W7 _3 H+ g' m四、怎样控制歌唱的气息?
) l+ q. u; E0 |0 i) L# x在高声区发音时,气息控制在略微高的部位时,气息在胸腔中保持的控制形式略减,而气息的运动控制形式范围就须较大。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气息处于略微高的位置,呼吸支点就要对发声中高音区的声音,有较强的支持功能和力度。当低声区发音时,气息控制在略微低的部位时,气息保持的控制形式范围增大,保持的胸腔空间,从而胸腔共鸣的效果相应的增强。气息的控制与运用,必须在自身的功能范围内合理地进行调节,千万不可在力不从心的情况下,任意强行扩大气息的控制作用而忽视整体的协调,那样会造成气息控制方面的不良后果。
) ~" C0 e8 m. ~9 k7 a# a
! D9 G! e0 e- w: q) S五、怎样理解“共鸣”的概念?
8 g6 H- @, Q1 V+ F, V! \$ X在唱歌发声中,一个声音进入或影响了某些空间而产生的回音或谐振,附和原来的声音,并且成功地结合在一起,称为共鸣。共鸣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扩大了音响的效果;另一方面是美化了音色。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在空房间里唱歌总比旷野里唱歌又响又好听。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很简单,因为在空房间里唱歌时,声音发出后经四壁的反射产生了回音。这回音不但增加了声音的响度,而且来自四壁反射的回音和原来的声音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空间立体感的效果,美化了声音,当然歌声就觉得好听。对于唱歌的发声效果,决不能片面地依靠外界条件的赐助,而是应该充分利用人体构建的共鸣腔体,积极地控制好发声。
8 U! y" h' W, \! C从唱歌的发声技术方面来看:其决定因素则是共鸣效果的偏重。至于为什么同样是共鸣,而产生的效果不同呢?这只是与各部位共鸣腔本身的体积因素和共鸣原理有关。例如,头腔共鸣的特色是明亮、高昂,而胸腔共鸣的特色则低沉、宽宏。在唱歌发声中,共鸣位置的偏重与共鸣效果的谐和看起来似乎是矛盾的,然而又是统一的。如果在发声过程中,对共鸣位置的偏重予以恰当控制,并根据发声声区的要求,把它与共鸣效果的谐和协调起来取得统一,那么在唱歌时就能自如地发出悦耳而宏亮的歌声
8 U6 D: E0 h9 I! i: e( x. v0 ^: z6 y- Q8 y1 ^: L% f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