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角箱:有一种扬声器的外型很有趣,从扬声器外观看到的不是扬声器单元,而是像喇叭花开口一样的号角,这种外型奇特的扬声器就叫做「号角扬声器」。号角投射的地区声音更集中、音量更大些,这就是号角的好处。就如同我们向远方喊话,需要用手掌在嘴边合拢,号角的原理就从这里来。Klipsch可以说是号角的先驱,其次还有著名的JBL。 图7:JBL4425的号角 (二)功放和分频器的学问 分频器的主要作用在于将声音信号分配给不同的单元,比如一个100Hz的声音,就不该分给高音单元。分频器是一对音箱的灵魂,它直接决定了音箱的音色。其实质上是一个滤波器——负责使得低频或者高频信号分别通过,然后分配到各自的单元做功。我们通常会看到有些音箱数据中标注-6dB/OCT或者-12dB/OCT和-24dB/OCT,这里的数值用术语称之为分频器的阶,-6dB被称为1阶,-12dB为2阶,也就是说每增加6dB,就增加一阶。而6dB代表什么呢?-dB代表是下一个倍频程衰减的声音大小是6dB。比如你将截止频率(从哪个频率开始衰减)设定为440Hz,那么在下一个倍频程的声音就要衰减6dB,再下一个倍频程再衰减6dB。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研究一下滤波器的原理,就能更加明白怎么回事了。 1.认识SPL,蝠频和相频、瀑布图 大家在监听音箱的背后,一般能看到一个声压曲线图,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频响图。如图8: 图8:LMS频响曲线图 频响图的横轴是频率,纵轴是声压(SPL)。所谓声压,用大白话描述就是声音对你的压力,简单说就是声音的大小。此外有些音箱后面还有一个三维的瀑布图——瞬态响应与累积频谱衰减图。 图9:瞬态响应与累积频谱衰减图 这里所要阐述的概念还有幅频和相频。我们都知道声音的振幅决定了声音的大小,因此我们所说的频响图,就是一种幅频图。而相频,就是声音相位和频率的关系。这里面,就是厂家容易玩猫腻的地方,下面我们细细道来。 2.低端音箱的平直曲线是怎么来的? 我们用户所看到的频响曲线,一般都是要比“太平公主”还要平的。想想也是,如果厂家拿了一个很“性感”的频响曲线给你,恐怕就没人敢买它家的监听了。我们看这些曲线,有时候甚至能发现有些2000元监听的频响曲线,竟然要比2万元监听的还要平,这是怎么回事呢?问题的答案就需要回到前面的分频器了。我们知道分频器的实质是滤波器。而声音通过滤波器之后,虽然被过滤的声音是随着频率的增加呈衰减,声音相位的变化却不是线性变化的。说明白、简单些,就是声音通过滤波器之后,其相位会产生失真,而这个失真在截止频率附近是最大的。在这个时候,从幅频曲线上看虽然很平,但是相频曲线却是一团糟。这就使厂家的猫腻了,可惜厂家永远不会让用户看到相频曲线的,因为相频总是不如幅频那么平!那些昂贵监听,一般都是因为扬声器的性能很好,分频器不需要太费劲去填补漏洞。而如果扬声器性能不行,则只能走“邪路”——对分频器进行了多重相位补偿。而后者的难度和失败率也是很惊人的,不过也有歪打正着成为经典的——BBC的著名人声监听LS3/5A,就是因为极其复杂的相位补偿造就了迷人的中频。因此,当大家看到频响图的时候,除了看看高低音的上下限之外,无其它参考意义。 3.储备功率和烧音箱 我们还要讨论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功放的功率问题。这里首先问:“一个大功率的功放容易烧音箱还是一个小功率的功放容易烧音箱呢?”这个问题很有迷惑性。对于功率不足的功放,当声音开大后,小功率放大器出现饱和了,输出存在大量直流成分,很可能会烧掉低音单元。还有,小功率功放当动态很大的时候,容易因失真急剧增大出现大量高次谐波,这些高次谐波很可能导致高音单元烧掉。因此,对于功率这方面,千万不要配小了。 4.做工用料很重要吗? 目前很多朋友,喜欢将音箱拆开看看如何,结果就出现了真力一肚子烂草这样的事情。用料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在于设计。换句话说,再好的设备,如果使用者水平不行,也出不来好东西。音箱也是如此,再好的料,如果设计者不行,还是出不来好东西。而许多发烧友,看到5532或者3886就大叫垃圾,很显然是不正确的。因此,对于音箱来说,电路设计比用料要重要很多,可惜能做到这一点的用户,实在是太少了。这也就是厂家为什么能玩猫腻的缘故。 (三)箱体 扬声器做运动的时候,箱体要受到很大的冲击,因此在箱体设计上有很重要的一点——避免谐振和驻波。而我们首先想到的办法,就是加重箱体。一旦箱体重了,也就稳定许多。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箱体是越重越好。而厂家在箱体内部设计上,通常喜欢在内部打上不规则的木条,这样可以加强整体结构,杜绝谐振的产生。此外还有一点是关于箱体的大小,一般来说,箱体越大,低音的下潜和量感越好,同时音场感觉良好。因此箱体大是有很大优势的。目前市面上比较火的ICON监听,良好的声音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又大又沉的箱体设计。 目前的箱体设计比较常见的有两种:闭箱和倒相箱 闭箱最早是AR公司发明的技术,早先一直是采用障板式设计,也就在AR发明了所谓“气垫式”专利后(即闭箱)才名符其实地成为音箱了,闭箱的特点是低频力度好、反应迅速、低频清晰有力,但是下潜深度有限,低频量感不足。 倒相式是在密闭箱的基础上增加了一载导管(倒相管),导管一端跟箱内的空气连通,另一端通过箱壁上的开口(倒相口)通往箱外。当喇叭单元的振膜运动时,一方面直接对外辐射声波,另一方面又压缩(或扩张)箱内的空气。使箱内的控制气从倒相口排出来,这样,倒相口就成了策动空气的“第二振膜”,如果设计得巧妙,倒相管-箱体系统可以刚好使振膜后向辐射的声波倒相180度(倒相箱因此而得名),这样从开口处辐射出去的声波就与振膜前方辐射的声波同相了,而同相的辐射使声能得到叠加,于是加强并延伸了音箱总体上的低频响应。倒相箱和密闭利用了振膜的后向辐射能量,因而效率比较高。故此目前倒相式与闭箱成为目前设计的两大系统,其它较常见到的还有空纸盆式(被动辐射式),其原理与倒相式相同。我们如果看到音箱箱体上有孔或者是狭缝,就可以判断是倒相箱了。 (四)无源还是有源? 有个很悠久的话题,那就是到底是无源监听好呢,还是有源监听好呢?实质上此问题需要比较才能得出结论。有源监听是现成的声音风格,也就是快餐一样,标准。而无源监听,就好比自己烹饪一样,可能性很多。而具体结果,就要看是你手艺高还是快餐厅大厨(有源监听设计师)的水平高了。而很多时候,你可能确实比不过大厨。还有某些情况,你是老板,实在太忙了,这时候还是吃个汉堡包比较合算一些,不是吗?当然,如果你水平极高,又对“烹饪”非常感兴趣,那么无源监听就是你的唯一选择了。
+ ^7 @2 c8 [8 m( }1 J5 T( m! c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