嗳美咋了
发表于 2010-1-4 12:36:5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浅谈音响专业行业中媒体库音量平衡技术的重要性
: b3 }& O4 w2 j# D8 j- h. {) Q 科技风云变化的时代,新概念、新理念让人应接不暇。如何在纷繁中取得最实际的应用?如何让人们的娱乐生活更加丰富、高效、稳定、轻松?这才是KTV技术创新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 , W+ `% r' q" s5 C0 H/ u
6 s# H6 W6 m3 ^2 _/ D) ^2 ~) l 对VOD市场而言,发展到现在,对操作的简单方便、界面的个性化定制,增值功能的提供有了比较高的要求。特别是整体系统的便捷性、智能性、歌曲的画质、音质、歌曲音量的一致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重消费者体验和感受的人性化功能已成为技术攻坚的核心。 9 d& S0 m0 ~( C5 J7 G
' h1 b7 b! s1 L" A
然而由于内容提供商(即唱片、数字化音乐、影音同步音像制作)不同,媒体库节目源格式也不一,从而导致节目源音频音量、原伴唱音量,前后节音量等多种不一致,音量忽大忽小。不论是广电网和传统模拟电视节目源,还是现在的数字化音频节目源,都备受由于制作者不同产生音量不一致所带来的困扰。
8 Y7 E/ z9 g8 I' T, i9 b. ]3 B+ i1 z, n7 [' {' j! O
音量忽大忽小在多媒体行业的应用中存在哪些问题 / c# Z2 \% n$ A9 h6 S; E! a
* f8 i4 m/ |, i0 f/ i
一、对音响器材、喇叭寿命有着较大的影响,如果播放音量忽大忽小超过器材承载范围就极易造成设备直接损坏。另外,它也是催生喇叭老化的原因。 * @8 g, o0 E8 r& C' \' G
X' o) f) h* k0 O7 i
二、应用在专业音响或KTV音响专业上,影响设备管理员的调试管理,即在许可最大电平的把握上困惑无穷。若按节目源中最大电平作标准,则低音量曲目播放声压肯定不足,不能满足客户视听需求;若按最小电平曲目调试来满足用户听感需求,则节目源中的大电平音量极大可能导致电平输出过载而损坏音响设备,特别是催生喇叭的损坏。 7 a b! F! a- T _/ v
B, p. m5 z4 r2 g9 m 三、客户使用过程中,听感上忽大忽小,大大降低用户满意度,保证“客户感受”的提升将成为一纸空话。 % I6 p) b" h, q4 T9 E) q
& P0 ?7 |9 j( T5 [' q! ]
传统专业行业对媒体库音量不平衡这一“历史问题”如何处理及存在的缺陷 ( J! j- \; c( w; u* a9 l2 L5 S
6 B* ^0 i* i5 V' \: L 对媒体库音量不平衡这个困扰多年的“历史问题”,传统专业行业做了诸多努力和尝试,但效果都不甚理想:
0 Y& F1 C+ E: U+ x- G( P8 ?6 w7 e) M# i& d
一、通过音频工作者对音量过大或过小的节目源以人工方式通过音频处理软件逐一处理。这种办法面对个别节目源可以处理,但面对海量媒体源的作业近乎不可能,纵使发动人海战术解决也存在各个技术人员人耳听感的差异,从而导致处理出来的媒体源依然存在不平衡,而且通过人耳的判断由于各自对音乐的理解、处理的方式不同等原因会造成对原作品的音质保持存在差异或欠理想。 / k+ v5 h1 }. a
' {/ F& L- m- D4 g. U
二、通过硬件压限对作品的播放进行限制。其解决的办法主要针对过大音量的压限处理,该方法虽然可以避免出现媒体库过大的现象,但由于采用压限的方法导致音乐库作品播出后变形,影响原音乐动态的自然表现,而且该方法对音量过小的媒体库节目源也无济于事。 $ c# V2 n+ B3 S+ v. e+ o: y
* h" ?$ ]/ I8 | 三、用音频测试工具逐一测出节目源音量实际显示的大小,将其数字化,形成数据库,然后通过播放软件判断其音量值,并作适时的调整,达到相当平衡播放。本方法的关键点在于,如何测试各首歌曲的音量准确量。但以0db相对值来讲,如何保证其准确度又是一大难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