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器材_全新灯光特效器材_音频应用论坛 - Powered by AUIOAPP

音频应用论坛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音频应用

[新闻] 关于器材

[复制链接]
644014722 发表于 2010-3-20 12:27:38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独立单一器材性能好! b! d  Y( U+ t
   在HI-FI器材的世界里,独立的、单一功能的设备,就像是个“独子”,肯定受到更好的待遇,性能表现要更佳,而多个功能合一的设备,就像一家有几个孩子,每个儿子得到的待遇、分享到的资源,肯定是打了折扣的。所以功能越多、“几合一”的合并越多,一般是性能越差,音质越受妥协。这可以说是HI-FI器材的一条铁律。
$ }8 v  v3 L8 _2 j    耳机烧友可能接触到的“合并设备”最典型的是带耳机输出孔的解码器,即所谓“解码耳放一体机”。此类机器最早是美国三小强,即美国Benmark、Lavry、Apogee三家的解码器,都附带耳机孔可以直插耳机。后来渐渐多了,包括国内这样设计的机器也不少,如MDAC、指南针(何庆华作品)、丽特DAC-AM、O1海外版、Hifiman HM801、钰龙D100等等。贵价器材有四万多块的WEISS DAC202、一万多元的Grace Design M902。此外就是带耳机插口的CD机(日本产品较多),也算这种情况。
( h: `' |; ]" r- I3 p% h    至于“几合一”的播放设备,现在也不少。比较热门的,如英国LINN的Classik。其他一些牌子也推出了类似的产品,如英国Naim、美丽安,都有类似概念的作品。大体思路是,集合几种不同的音源,如CD机、iPod底座、MP3播放、收音(甚至网络收音机)、可做解码器、带耳机插口,再加上内置的功率放大器,这样只要接上一对喇叭,就构成了一套HI-FI组合,非常方便。
9 ^; ]+ I7 B- ~  o8 c, b! N    问题是上面说到的这两种解码耳放一体机、几合一设备,都是性能有所妥协的。具体些说,解码耳放一体机,它们的耳机输出(直推),都是妥协的,没有例外。所以把它们外接到好的耳放,肯定都能获得某些程度上的提升。即使是一些价格高昂的“神机”如WEISS DAC202,也是如此,内置耳放素质一般,外接到优质耳放能取得更佳效果。) W6 P7 b9 N" U& c0 f8 d3 T
    因为这些带耳机输出口的机器,它们本身主要并不是一台耳放,而主要是一台解码器,是一台播放器。耳放只是它们附加的一个功能,并非设计上的主要追求目的。机器的电源主要是供给解码电路的,不是供给耳放的,就算它比较看重耳放的性能,一个电源几个部分瓜分一下,事实上耳放部分得到的能量、得到的电源供应,也不可能是100%的,能有50%就很理想化了。事实上也不可能有50%!同时机器内部的几个功能模块之间是肯定会彼此干扰、影响彼此性能的。就像一个屋檐下养了几个儿子,能保证它们彼此不影响吗?而外接到优秀耳放的话,独立耳放就是独立耳放,它没有其他部分的电路和功能,整机的电源100%供给耳放线路,肚里也没有不相干的电路来产生干扰,独立的机壳也确保了良好的屏蔽性。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外接到独立的耳放总是会得到更好的音质。耳放是放大器,而对放大器来说,电源供应就是它能量的来源,是它的生命线。其重要性犹如粮食之于人。民以食为天,放大器以电源为天。$ i" i3 D' L: o, c7 t1 k7 J7 q
    至于象Linn Classik那样几合一的设备,性能妥协也是很厉害的。实际试Classik,觉得他作为一台音源(CD机),比起Linn最入门的GENKI还要明显差,耳机输出甚至有明显的底噪,令人觉得失望。当然从背后的RCA输出接到耳放,听耳机的效果会好一些,但仍算不上满意。只能感慨——几合一的设备,音质上的妥协真是太大了。尽管用家得到了很大的方便性,但付出的音质妥协的代价真是不小。
6 u- X: a, X7 f& _- C9 j    是的,独立单一的设备性能最好。这是一条铁律。但是!这里有一个大大的“但是”转折,如果不注意这一点,很可能用独立的设备却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 A3 v1 }, y4 t; I    当你用独立单一的设备时,要注意线材和电源别给器材拖后腿。例如:带耳机口的解码器,外接到优质独立耳放,一般情况下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但如果你用很差的信号线,有问题的信号线,去连接解码器和耳放,就完全可能造成接到耳放后音质并无多大提高。毕竟,带耳机口的解码器,它内部的耳放部分,是通过“机内连线”和解码输出相连的,信号传输环节是距离很近的,损耗较少的,如果你接到独立耳放时用了很糟糕的信号线,就可能把独立耳放带来的优势都抹杀掉。
- ~" e9 d7 o; ^+ v$ z9 E/ t  Y    如果你为了追求更佳的性能而采用独立放大器的方案,或者独立解码器的方案、独立XX的方案,就尽量在各个环节上都照顾到,不要留明显的漏洞和瓶颈(主要是线材和电源方面)。有时候你用了很好的器材,但留了一个瓶颈,结果器材的优势被这个瓶颈抹杀掉,是很可惜的。
  K/ v" f2 E9 e2 f) m1 F3 [    越是分立环节的系统,需要照顾的环节和方面越多。这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所以也不能追求极致,因为带来的需要照顾的环节太多,是很费钱也费事的。比如你用一体化CD机,只要一根电源线就可,但如果用转盘+解码的方式,就要增加一根电源线,还要一根优质的数码线。如果你还用外置独立时钟,那又要一根高品质的电源线,还要一根高品质的时钟线,要考虑的环节越来越多,而且这些环节都要注意不能留漏洞,适可而止还是很重要的。毕竟我们大多数人都不需要追求极致。效果自己满意就可以了。象ESOTERIC单声道解码器那种极端的设备,是给这个世界上凤毛麟角的个别人设计的。2 B7 S# L1 Y1 O3 u+ E2 U8 _5 A3 p
    使用独立机器的方案,比起“合并方案”来,还有一个地方是需要注意的,那就是,合并机的声音都是一体设计的,也就是说厂家推出这个机器时,是对它一体的效果负责的。如果是个名牌大厂,那么它的一体机尽管素质上有妥协,但音色上一般是协调的。拿Linn Classik为例子,虽然它的声音存在问题,但至少作为一个CD机+放大器这样一个搭配出来的效果,是Linn厂家认可的,是不会出怪声的,而如果你自己去搭配CD机+放大器,而又缺乏搭配经验,乱搭一气,完全可能出来很怪的、不平衡、不协调的音色。: I; ~5 b+ u3 p6 j( A: N9 S+ n
    CD转盘+解码也是如此,并不是可以乱搭的,不是说一个好的转盘搭配任何一个好的解码器,都可以出好的声音。凡是器材都有自己的个性,如果两个互相搭配的器材彼此性格冲突,是出不了好声的。凡是多个独立设备的搭配,都要讲搭配的协调性。从这个角度看,一体机尽管有妥协,但却是傻瓜式的,最偷懒的,因为一体机的声音设计是厂家保证的,一般不会不协调。- `5 {  @3 p* U' r
0 D. v/ W) g& B5 V- e5 s6 C$ E! `; w: A( V
    我们到底有多需要高规格音频重放能力(96K、192K)?
% i7 H. d5 k5 i, _    以电脑为基础的PC-FI近来正成为越来越发烧友和音乐爱好者的兴趣所在和选择方案。很多发烧友在选择解码器、声卡、播放设备时,会问一句:“支持到多高取样率?”或者“支持96K吗?”“支持192K吗?”。
2 t) Q$ w" p. Y4 U' H- c/ {) ^当然,每个人都喜欢拥有的设备能尽量支持更高规格的数码音频重放。但也应分析一下现状,看看我们究竟有多么需要高规格音频重放能力,有多么需要设备能播放96K、192K的数码音频?. U. K' g; s! A7 L
    首先我想指出一个很具有可比性的事情:SACD和CD。它们正好对应“高规格音频(96K或192K取样音频)”和“普通规格音频(44.1K取样)”。SACD对应高规格数码音频,CD对应普通规格数码音频。
; ]3 R& d: A  T4 x5 d    SACD问世也很多年了,在它诞生和发展的早期,PC-FI尚未兴盛,是CD为主流的时期。SACD也被普遍认为音质好于CD。但发生的事情大家也看得很清楚了——SACD并没有象有些乐观分子预言的那样取代CD、压倒CD,而是逐渐遇冷,有点不死不活的样子,绝大多数人在绝大多数时间,听的还是CD,而并不是SACD。SACD音乐的种类也始终有限,未能得到很大发展。为什么没有那么多发烧友和乐迷去买SACD播放机、SACD碟片,但现在却有那么多人在问PC-FI播放设备是否能播放“高规格”呢?+ k& _. L+ k1 F0 ~7 k4 l
    很多年前,一些人为SACD的出现大声欢呼、并预言它将取代CD,但是,尽管SACD音质确实好于CD,但并不构成革命性的、翻天覆地的好,对于绝大多数人士来说,这样幅度的“音质提升”,尚不足以推倒CD雄厚的根基。(CD取代LP则是有着深刻原因的,最致命的是几点:首先CD作为数码音频是几乎毫无背景噪声的,而LP有着难以避免的背景噪音,已经折磨了大众几十年,所以一旦出现毫无底噪的CD,立刻产生了巨大的征服力。另外CD小巧的体积、便携性和永不磨损性,也是明显胜过LP的,这些都是主流大众最为关心的因素。)SACD不能取代CD的核心原因,简单的说就是因为对绝大多数人来说CD的音质已足够好!什么叫“足够好”?意思就是,好到绝大多数人懒得去换血、去升级、去惹这个麻烦。Enough,这是一个神奇的字眼。我个人的哲学一直是Enough is Enough。而现在,我分析的核心是:CD的音质已经good enough。. a+ {7 S0 C' |2 _. `' W
    说完SACD和CD的对比问题,现在再回来看一个很现实的情况:假如我拥有能播放96K、192K高规格音频的设备,我能用它来听些什么音乐?0 M1 f) i( b2 e5 I0 v/ p4 E. `/ F
    WEISS解码器在出售时附有一张demo的音频碟,里面是一些高规格录音的乐段,听过好几次,效果确实很惊人!但是这样的几段音乐,除了demo还能做啥呢?这些音乐最常见的播放用途,恐怕是炫耀,用香港人的词,叫show quali。朋友来家了,我播一次,让大家惊艳一下——看看,我的解码器音质多棒啊!嘿嘿。看着大家惊奇的、羡慕的目光,我满足了。这些高规格音轨的存在价值,实现了。
% Y% n0 C& i+ K* w    OK,还有英国LINN提供下载的一些被称为Studio Master级别的音频文件。内容有一些人声,有一些古典。这些东西,我既听过LINN出品的SACD碟,也在PC系统上听过高规格文件。(觉得SACD出来的效果更好。)此外,如果你是很关注PC-FI,很关注高规格音频的烧友,会知道美国Reference Recording公司、2L公司、HDTracks等,有提供一些高规格音频文件的付费下载。但这些无一例外都是很小众、甚至是“非常小众”音乐资源。而主流的唱片公司,到目前为止,在网站上提供付费音乐下载的,仍是CD音质(44.1K)甚至MP3规格的。' k2 }9 y# Z* K6 ^' t8 ?
    一个严酷的事实是,假如现在手头有支持96、192高规格音频的PC播放系统,我们能选择的音乐资源,是很少的。面对CD时代20多年发展积累起来的无比庞大的44100HZ的数字音频资源库来,这些高规格资源,可说真是九牛一毛!
1 G' h8 c- \' Z5 ]" J$ ?    我们不能忽略这个事实:CD媒介在它20年的发展里程中,积累了一笔无比庞大的音乐资源,无数优秀的数码录音,是在CD时代,以44100HZ的取样频率录制的;又有无数优秀的、经典的模拟录音,是在CD时代,以44100HZ的规格实现数字化(digital remastering)的。这些普通CD规格的数码音频资源,庞大无比,是任何人几辈子都享用不完的。% S- p4 m" o% w. _+ m0 ?, m
    当然,目前可以得到的高规格音乐资源,包括可以预想到的,在近期的未来,会出现的更多此类资源,是否已经可以满足一些发烧友的需求呢?估计也是可能的。不管怎么说,高规格音乐资源,如果有人就喜欢,把它搜集全,也应已有几百个小时吧?古典音乐、人声、JAZZ为主。然后呢?这几百个小时的高品质音乐,也已能带给一些对音质要求很高的发烧友相应的享受。# ^. c; F  n/ |4 M9 a# R
    但就象已有人提到的,对于音乐爱好者来说,这些是远远不够的,甚至近乎毫无意义。因为音乐爱好者是“想听什么音乐才听的”,而不是“想听什么录音规格才听的”。这里的思路是绝对不同的两种——比如,今晚我想听勃拉姆斯的钢琴三重奏,而且是美艺三重奏的演奏版本,所以我找出这张碟,或者这个碟的文件来欣赏;或者,我就是想听高规格的录音文件,所以我就打开电脑,在那一百、几百小时的高规格资源的范围内,找出一张还比较想听的专集,来听。这是彻底不同的两种思路、两种做法、两种人。
0 S9 y. d/ I1 y5 T    如果我把自己当作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音乐爱好者兼发烧友,站在这个立场上,必须说一句,就我所接触过的那些高规格音乐文件,再加上我没有听过,但知其存在的高规格音乐资源,其中从音乐内容上能吸引我,对我来说有欣赏价值的,实在是很少。+ C& S& s; y' L& a; H1 Y' V
    我不会因为它是高规格录音的,就硬要去听它,即使其音乐内容不吸引我;而我95%以上的听音乐时间,都是在听自己真正想听的、喜欢听的音乐资源。这里面有没有高规格资源呢?偶尔有,但极少,极少。9 v4 I  d  [$ V! H) Q
   那么,这个事实有没有在不久的将来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呢?也就是说,有没有可能主流唱片公司,也开始“升级”到提供高规格录音文件的下载,而不再是44.1K规格?这个可能性当然是有的。特别是,如果几个技术限制能实现突破,比如网速大大提高、硬盘存储设备的记录密度大大提高,使得下载高规格文件能很快(一张专集都是几个G的),存储这些巨大文件对于硬盘来说也不构成负担,还是存在这种可能的。但是技术上存在可能并不等于一定会发生。回到SACD和CD的故事,我们还有信心一定会发生这样的事吗?唱片公司一定会把录音设备和录音规格升级为96K、192K取样的吗?消费者有这个需求吗?消费者都觉得44.1K音质不够好了吗?会呼吁唱片公司升级到提供96K、192K文件下载吗?还是值得怀疑的。
' i# O. l4 [% \    到底我们有多需要高规格音频重放能力?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因人而异的。对我来说,目前的答案就是:高规格音频资源对我来说近乎毫无意义。因为我是想听什么音乐、想听什么演奏版本,而听的。我想听的音乐的演奏版本,正好、恰好、凑巧,存在一个高规格音频文件,这样的可能性,“近乎为零”。但我也理解也有一些发烧友,音质至上,而不是音乐至上,他们就是喜欢听高规格音频带来的一流音质,所以他们完全可以搜集齐那几百个小时的资源,就把他们的听音范围局限在这里面。犹如一些买了SACD播放器的朋友,既然买了,就到处搜罗SACD碟,尽量欣赏SACD碟。对他们来说,高规格音频的存在意义,或许是很大的,是他们每天听的东西。所以就象大多数实际存在的现实问题一样,回答就是因人而异的。关键是,作为一个乐迷或发烧友,你先得搞清楚自己的听音习惯是什么,是想听什么音乐而听,还是想听什么规格而听!如果是属于前一种的音乐爱好者,那么,就象我指出的那样,在目前阶段,高规格音乐资源的存在意义,近乎为零。当然,这些数量有限的高规格音乐资源,用来show quali,用来尝鲜、体验,确实是很不错的,但作为实际的日常音乐欣赏,这个意义实在是太微小了。
) K2 I3 i$ t& t) M& z) \    有一个“错误的类比”。很多朋友一提到高规格音频的问题,就去联想到“高清视频”,觉得现在高清蓝光视频流行,正逐渐淘汰DVD,而同样的事情一定也会发生在音频界——96K、192K的高规格数字音频一定也会取代44.1K的CD规格。但我觉得这两件事物是有实质差异的,并不能拿来做类比。为什么?高清视频已经是一个主流的标准,简单说从现在到将来推出的每一部精彩大片,都会有高清版本推出,都会有blu-ray disc,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其民意基础是:消费者的主流,对DVD的画质肯定是不满意的,是很希望从DVD升级到blu-ray的。当一部影片被拍摄时,它是记录在电影胶片上的,电影胶片所能达到的分辨率是远远高于DVD的,也就是说DVD这个媒介完全不能充分发挥出电影胶片的真正素质,而蓝光格式已可以十分接近电影胶片的分辨率,可以更好地表现出电影胶片的素质,所以它必然会取代DVD成为新一代家用主流视频媒介。
8 R+ `! Y3 m* o7 Q/ L    而数码音频完全不存在这样的民意基础。消费者的主流,更多时间是在听MP3!听CD、CD quality的文件、听“无损压缩格式”,对消费者主流来说,已经是很满意的音质了,不可能存在“对CD音质(以及相应的44.1K取样的音质)不满意,很希望升级到96K、192K”的情况。所以这是两个基础完全不同、情况完全有异的事情,是不能拿来类比的。视频圈高清化的普及,丝毫不能证明CD以及它的44.1K的规格一定要升级到96K、192K。
  v5 {! ^6 E2 `# ?& R% k: K    不合适的类比,是把高规格音频去和高清蓝光视频相比。但我已经分析了,这两个东西其实是不具可比性的,高清蓝光视频的迅猛发展和成为主流,丝毫不能证明高规格音频也会如此成为主流。
1 y/ Z5 r" u# T    而合适的类比,是把高规格音频去和SACD相比。大家都看到了SACD虽有规格、音质上的优势,但它遭遇了怎么样的挫折,并未真正发展起来,更别说取代CD了,那么同样地,高规格音频作为少数发烧友的玩物,是会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但若说进入主流?将来主流唱片公司提供的音乐下载资源都会以96、192的规格?我仍然对此不抱乐观态度。实质上我也并不太关心它——我日常欣赏音乐,还是得依靠CD抓轨,依靠常规的、20年多来积累的CD规格音乐资源!4 B; a, O8 f% ^8 F+ n* i) u6 i
4 p! x7 b2 ^* c/ R1 |( u
    同样的数据,为什么介质不同声音不同( x/ a; }4 T, f1 [
    在数码音频的领域里,有一个问题恐怕是纠缠、困惑了最多人的,那就是:为什么发烧友老喜欢说原版CD音质比刻录的CDR好?为什么原版CD的音质比盗版CD好?为什么原版CD和抓轨下来的WAV文件听感会有差异?原版CD也好、CDR也好、盗版也好(如果是精心制作的盗版)、抓轨的WAV文件也好,它们不都是一样的数据吗?& z7 M3 n8 O8 s3 A% S
    其实这一系列问题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回答:尽管它们从数据的层面看是相同的(假设不存在粗制滥造形成的误码),但它们各自的物理存储媒介是不同的,数据被播放设备读取和播放的机制是不同的,导致播放时形成略有差异的声音。当然这个回答是以最简洁的方式作出的。; w2 Y( r6 y: k+ i. C, z1 L
    数码音频的本质就是把模拟波形通过取样和量化,形成一系列0和1构成的二进制数据。一个录音做好了,最终出来的结果就是这么一个“数据”。下一步是关于存储和播放的,即这样的音频数据,如何记录到某种物理介质(Media)上去,并且如何播放它。这个问题的答案主流是两种方式:做成CD盘的形式,以CD机播放,或者以音频文件的形式存储在电脑硬盘上,以电脑读取文件的方式来播放。( F* O# U* ~5 B2 {1 E
    CD盘是如何承载音频数据的呢?有很多基础读物在网上,大家可以自己去研究。大体说来CD盘的数据面表面是一个个长短不一的坑(pits),除了坑之外就是平面(land),CD碟在播放时光头射出的激光束所扫到之处,不是坑就是面,通过坑和面对激光束反射的不同,拾取到数据。这里的关键点,在于坑和平面的转换的地方。我先找一张电子显微镜下的CD碟的照片给大家看一下。这里的每一个长条都是所谓的“坑”(注意所谓的“坑”其实是一个突起部分,只是对CD光头来说是个“坑”),而坑和平面相转换的地方(平面到坑,以及坑到平面),是最为关键的,因为CD播放系统正是靠着感知到“坑在这个瞬间转换为平面”以及“平面在这个瞬间变为坑”来识别数据的。从理论上说,坑越是鲜明、清晰、坑和平面间转换的地方越是陡峭、便于光头识别,则越是理想。如果一个个的坑边缘都模模糊糊,在坑转换为平面的地方都不够鲜明,那么光头识别状态(坑和平面两种状态间的变化)就比较困难,读出来的数据就有问题!
3 b0 A' d" h* J' F3 w! Z4 I/ w9 A# c    从实际上来说,就是jitter的增大,光头输出的数字信号,会带有更大的jitter。这个是从源头就开始存在的jitter,是后面无法彻底消除的。除了我前面提及的"坑不够清晰"会造成这种后果之外,碟面的不平、旋转时碟不平稳、碟的材质或表面涂层不理想造成的激光束反射强度不够,都会影响CD光头拾取信号的工作状态,造成输出信号的jitter增大。下面两张图非常直观地显示了一张状态好、坑边缘锐利的碟读出来的原始HF信号,和一张表面不理想的碟读出来的原始HF信号。可以看到表面不理想的碟,读出来的信号就是模糊的,这将直接导致输出的二进制信号的质量。
/ l2 h6 V  F0 M' g% J    大家必须知道的是,尽管CD光头去读一张碟上的数据,输出时一般是不会有误码的(除非碟面严重损坏),但在数码音频领域里,没有误码是非常非常起码的事情,也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但低jitter,就非常难了。我前面提到的那些因素,都会使CD光头工作时碰到障碍,并非工作在最佳状态,从而增大输出信号的jitter。/ W* A; V  D% n
    什么是CD光头的理想工作状态呢?CD光头的理想工作结果,就是极度平稳地、低jitter地输出读取到的数字信号,而要做到此点,必须:CD碟表面状态好,坑清晰锐利;CD碟反射率理想,材质均匀平整;CD碟旋转高度平稳流畅。这既由CD碟的制作、保存情况决定,CD机也是很重要的一环。CD机的转盘部分必须把碟稳稳地、牢牢地固定住,并且CD碟的旋转必须高度均匀。CD转盘之所以会影响到音质,有些高档的CD转盘如日本ESOTERIC的VRDS系统之所以那么昂贵但效果优异,就是因为它们能使CD碟在机器里高度稳定地旋转,使得CD光头能以很好、很轻松的状态去读取碟面的信号,输出低jitter的信号。有些发烧友也注意到了在某些顶开式设计的CD转盘上,碟镇会影响到音质!不同材质、重量、直径的碟镇,会出来不同的声音。从原理上说,这也是因为不同的碟镇导致CD碟在旋转和被读取时的状态有细微的差异。这样光头输出的信号,jitter会有不同。
' \: V# `8 p2 m, d. p" ]    大家始终要记得一点:虽然CD读取过程中一般是没有误码的,但碟面的情况、CD转盘的情况,都在影响着读取输出的信号的质量,具体说就是包含多少jitter。CD碟的碟面情况越理想(锐利清晰的坑)、CD转盘越好,则jitter越低;反之若CD碟面情况不佳,CD转盘不够好,那么虽然读到的数据本身是一样的,但输出时的jitter会大。CD碟在实际工作时输出的是音频流,是一个“流”的概念(Data Stream),是包含时间因素的,并非一维的“数据”(Data)。所以仅仅数据相同、数据正确无误,是不够的。! f2 m6 C6 j4 K2 h
    关于“老版CD”,发烧友和乐迷中有相当一批人讲究CD碟的版次,事实上一些老版的CD,价格已被炒得很高,比如德国PDO、PMDC、Sonopress等压制的碟片,特别是90年前的无码老版(无ifpi码),被很多烧友认为声音更棒,2手市场上价格也一直居高不下。虽然这里面有炒作成分、收藏因素,但不能否认一些老版CD,确实比近年出品的同样录音的CD再版要声音更为浓郁温暖,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当年的老版CD的压制,更为用心,压片厂家采用的材料、设备都更为高档一些。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表明,即使是同样的录音、同样的录音数据,在压碟时采用的工艺设备和材料不同,出来的CD碟是会存在音质差异的。
1 Q: w; A; ]# L6 W7 |. F3 ]! Y! q& f; J    CD-R呢?刻录碟的情况呢?只要原版CD抓轨无误,刻录过程无误,很容易做到100%准确的刻录,即CD-R上的数据,和原版CD是完全一样,没有一个字节错误的。但这是否意味着CD-R在播放时音质也和原版CD完全相同呢?答案却是否定的。
  |  p! x+ o+ g    CD原版碟和CD-R的表面是完全不同的:CD碟表面是存在实际的“坑”的,并不是完全平整的,而CD-R的表面是完全平整的。那CD-R在被读取时,光头是以什么为依据来识别数据的呢?原来CD-R的表面是一个化学物质的涂层,这种特殊的涂层在被加热后(刻录过程)会永久地改变其表面反射率,使得被加热部分和原始涂层形成两种可分辨的、对立的状态,类似于原版碟表面的坑和平面那样。CD-R在被刻录的过程中,刻录光驱的激光束就是对CD-R表面进行脉冲式的局部加热,使得CD-R表面形成两种反射率不同的状态,这样刻录完成后的CD-R在放入CD机或者电脑光驱中读取时,CD光头就会识别出存在两种反射率不同的区域,从而据此完成数据的读取。! E% X. Y6 S' W7 M) {
    这样问题就在于:对CD机的光头来说,依据坑和平面的不同来读取原版碟的数据,和根据两种反射率不同的区域来读CD-R的数据,到底哪个容易呢?哪个容易达到较为理想的状态呢?我想答案是不言而喻的。读取原版CD更容易,坑和平面的差异更容易识别,原版CD通常也会反射率更高一些,对光头来说读它的数据是一件更轻松一些的事情。这样虽然记录着完全相同的数据,但读原版CD可以输出质量更好、jitter更低的信号。
' J1 ^* k( H+ G1 W% T, X    事实上有些CD机、特别是较高档的CD机,是不能读CD-R的,只读原版碟。这里主要的原因是确保光头的寿命。读CD-R数据需要光头发射的激光束更“强”一些,这样会影响到光头的工作寿命。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读原版碟是相对轻松的活儿,而读CD-R,需要光头更“累”一些。打个比方原版碟就好比一本书上的字印刷得更深,辨认起来容易,而CD-R就好比一本书字印得浅一些,读起来就更费眼力一些。为了保护视力,就可以选择拒绝读印刷得浅、较为难读的书(CD-R)。在读原版碟的时候,整个CD机的工作状态更轻松,更接近理想状态,这样输出信号的jitter就会低一些。在实际的聆听比较中,原版碟和CD-R之间的音质差异,是非常容易辨别的,只要聆听的音响系统比较好,原版碟的优势是明确无误的。就我个人的聆听来说,即使是最好的CD-R,用最认真的方式刻录,声音比起原版CD来仍是显得单薄。在高档系统上,这种音质差异是一耳即闻的。
( f5 T' _. X5 }; s" p4 n1 K+ P    CD-R和原版碟的声音存在差异,另外还有一个原因也是不能忽视的,那就是刻录时无法做到完美,一定存在“刻录误差”。刻录机的旋转不可能是绝对完美而均匀的,刻录时光头也不可能以绝对精确的方式去烧录,刻录时在CD-R表面烧出的“模拟坑”的长度不可能和原版碟完全一样,肯定存在误差,虽然这个误差不会导致误码,但绝对会导致jitter。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刻录光驱是有好坏之分的,为什么刻录CD-R时要用尽量好的刻录机(如日本制造的PP2就备受推崇),有些发烧友还要讲究刻录时的供电和避震措施。这些都是有道理的——刻录的过程确实是关键的,假想一下,刻录时如果CD-R的旋转不稳定、激光束工作不稳定、那烧上去的“坑”长度会精确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 C! K" U% d( e0 ]" P    盗版CD有不同的制作方式,其中比较典型的一种,是买到一张正版,以它为母版,翻制出金属母模,再用这个母模去压制“盗版CD”。注意盗版CD的碟表面,和原版CD是一样的,也是“坑”和“平面”,光头也是靠这个来识别数据。那为什么盗版CD的音质仍和原版CD不同呢?这就很简单解释了。原版CD象个“母版”,盗版CD象是以母版为依据翻制出来的“复制品”,放大到显微镜下去看,从微观层面观察,我们一定会发现盗版CD这个“复制品”的表面的坑,会比原版的粗糙一些。这是一定的,是翻制过程的物理损耗造成的。不管金属母模做得多么好、翻制过程多么小心,母版和复制品之间,肯定是有物理损耗了,更不用说是对于CD这种很精密的、表面布满细微凹凸的东西来说了。1 j7 T7 l, f' J7 I( b
    原版CD是无法完美复制的。不管你是用抓取数据刻录为CD-R的方法,或者制作为盗版的方式,获得的复制品与原版CD在CD机里播放时,音质总是有差异的。不可能制作出一张完美的、在CD机中播放时和原版CD音质完全相同的复制品。但是,原版CD却是可以轻而易举地完美抓轨的!很容易地可以把CD碟上的“数据”(Data)完整地、一个字节也不错地抓取到电脑,变成一个WAV文件。从数据层面来说,这个WAV文件,和CD碟上包含的数据,是完全相同的。. P( B5 ]" B6 q& o4 L" i) f
    然而,此时原版CD的数据,虽然完美地转移到了电脑硬盘上,却换了一个存在方式——从存在于CD碟,变为存在于电脑硬盘。它的存在方式、它的存储机制、它的物理介质,都完全改变了。虽然这个WAV文件完美地记载了CD碟上的数据,但它不能用CD机来播放了,只能由电脑来播放,只能由硬盘的磁头来读取。
0 U3 Y. q( B/ u    PC-FI的声音是有它的一些本质特点的,而这些特点的来源,也应当是与PC-FI的工作方式有关,即与电脑硬盘读取硬盘数据、并向后传输的方式有关。我们都知道,CD机的光头读取CD碟面的数据,整个过程是稳定、流畅、匀速的,而硬盘的数据被电脑读取和传输的过程,就远不是这么稳定、匀速、流畅了,是一个爆发式的、间歇式的工作模式。音轨的数据,在CD碟面上存储的部位肯定是连续性的,和老式密纹唱片一样,从CD的中心到外沿,呈一个连续的螺旋式记录,而在电脑硬盘上,则音轨数据完全可能是碎片式的,东一块、西一块,只是读取的时候才由电脑把它“拼起来”,如果数据存储在闪存(Flash Memory),则肯定是碎片式的,非连续性的,读取的时候靠播放器把它东一点西一点地找出来拼为一个连续整体。
1 Q2 J$ x0 m! o8 |1 F- x% G    大家想一想,一个是高度稳定地读一个连续排列的数据,一个是爆发式地东抓一点西抓一点南抓一点北抓一点拼为一个数据链,哪个模式更容易做到高度稳定、低jitter呢?& f' ]( z: n% w" ]; z
    所以尽管数据是相同的,但数据存在的方式、识别数据的方式、读取数据的方式,则完全不同。这些底层的物理介质、工作模式上的差异,将最终造成音质的差异。所以尽管数据完全相同,我们将在不同的数据记录介质、不同的数据识别机制、不同的播放器工作模式上,得到不同的音质。这是一点都不难理解的。事实上音质完全相同才是一件奇怪的事!
 楼主| 644014722 发表于 2010-3-20 13:14:38
呵呵  终于学了一点视频制作,虽然有点稚嫩但还是拿来与大家交流为好。:lol
hi-res 发表于 2010-3-20 14:16:35
:victory::handshake:P
gdhifi123 发表于 2010-3-20 15:33:02
欣赏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软硬产品代理咨询服务:声卡:雅马哈UR22C、罗兰声卡、福克斯特、艾肯、阿波罗 、M-audio 、普瑞声纳 、福克斯特、 达思冠系列 音箱:吸顶NS-IW560C、吸顶NS-IW660 、NS-AW350、低音NS-SW050、低音NS-SW100;JBL 吸顶8124、CSS-8006BM;香蕉猴 gibbon系列;普瑞声纳E5XT、E4.5、 E3.5BT 有线话筒:舒尔PGA27、PGA48、MV51、mv88、mv88+、SM27 ;森海E945 、MK4、E835S;舒伯乐top248s;罗德NT1-A、VIDEOMIC、VIDEOMIC GO、VideoMicro、VideoMic NTG 无线领夹麦克风:罗德 wireless go II 一拖一、一拖二;猛犸lark150 耳机:森海HD300 pro、美奇 CR-Buds 、索尼7506、爱科技K240S、K240 MKII、K271 MKII、K52、K72、K92、先锋、飞利浦 1:飞利浦会务通/会议摄像头/全向麦克风/执法仪/录音笔 2:洋铭便携式移动演播室 / 切换台 / 摄控一体摄像机 / 虚拟演播室 / 微金课教室 / 色键器 3:逻兰音视频切换台 / 声卡 / 电子鼓 /电钢琴 /耳机 4:Blackmagic专业摄影机 /调色台 / 切换台/ 广播级转换器 / 监视器 / 采集卡 5:索尼专业摄像机/佳能专业摄像机/松下专业摄像机/ insta360专业摄像机 6:话筒:铁三角/ 舒尔/ 森海塞尔 / AKG / RODE/ BBS 7:音响:YAMAHA/ 声艺 / 皇冠 /JBL / 真力/咪宝/BOSE /美奇 8:声卡:RME/羚羊/IXI /艾肯/PreSonus普瑞声纳/Focusrite福克斯特/YAMAHA/雅马哈/ickb 9:耳机:铁三角/beyerdynamic拜亚动力/AKG爱科技/索尼/RunningMan/美技 10:思锐三脚架 /防潮箱 /米泊三脚架/意美捷三脚架/曼富图三脚架 11:XSW系列,300.500代理商,EWD数字系列代理,6000.9000定制产品,还包销了全国三个型号:XSW1-825,EW100 G4-945,EWD- kk 205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音频应用 (鄂ICP备13005321号-1)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