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音响审美和好声_音箱_音频应用论坛 - Powered by AUIOAPP

音频应用论坛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音频应用

[全频箱] 漫谈音响审美和好声

[复制链接]
lilidong 发表于 2004-4-20 19:59:0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漫谈音响审美和好声
4 `- @  b( ^/ c1 N+ E) J* c1 ^; u1 @
本文属于漫谈性质,就自己的发烧经历中碰到的现象,说说自己不成熟的看法。也欢迎大家交流自己关于这个问题的看法。
7 d, B  I& O& w* S* N* g; |8 }/ L7 j6 ^& w

( c; D  g9 {  ~8 O7 r6 R
. y0 f2 q" d, j2 d: Y' r" ~2 F( k5 @2 M3 G: t, l3 T

1 p: k1 `' U* Q3 q; P$ c( i简单说,hi-fi器材出好声,是有“窍门”的,没有抓到窍门的话,在不对头的地方乱砸重料,是个笨办法,也往往达不到好的效果。同时,什么是“好声”,确实是存在地域差异的。不同地方的人、不同文化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对什么样的声音算自然、好听、优美,理解是有差异的。由于欧美在hi-fi重播方面是走在前面的,在音乐方面也是发展得最成熟的,因此欧美的好声标准(以欧美中高档器材为代表),是目前hi-fi圈的主导审美标准。3 t8 t% v5 M! b- e' b9 I8 [; e

3 O/ D: Y8 g6 B6 o. C1 R' |+ L+ W* |# O/ Q* g- h
& c# c( l( g) \* s0 q

) f6 g3 L3 L, E* z: y1 @( v0 `9 G$ I7 y! [
相当部分的日本器材、国产器材,属于没有抓住窍门,搞笨办法、在不对的地方乱堆重量,最后也没有取得好效果的。# u! ^3 D+ h* Y* k$ g7 G
' |! \9 ^, B+ K* z) c2 p
( X: j3 z% o& P% @$ u! G

: }4 S' e7 s; E7 M5 x7 X. s
6 Q4 j( {! f: p8 V2 A2 p1 a* B  e日本器材的做工和重料,是业内知名的,当然资深的发烧友也对此必有体会。如果用过日本的中高端器材,肯定有感慨——老的山水也好、天龙也好、马兰士也好、Esoteric也好、金嗓子也好、雅马哈,很多日本中高端机打开机盖一看,真是重料。做工的精湛自不必说,往往电源变压器、转盘的机械结构,都做足功夫。我印象很深的是玩过的一台天龙功放,电源变压器整个是严密封装起来的,而且做足固定和避震措施,机器的底板有几层,用的元件都整整齐齐,跟阅兵式的方阵似的,不像很多欧美机的电容都东倒西歪的。& \/ t  I& h$ w6 w
, J, |2 P: s' T, [% B* D

" A0 A7 M( U! }& x3 b
: Q3 u, N) e/ ~- Q- V: n9 f2 u1 v7 r8 v3 p

+ F% h' L- G9 f3 @! p问题就是这样工整的做工、阅兵式的元件阵列、严密封装的重料电源、装甲式的机壳底板,最后出来的声音,经常是真的“不好听”。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日本Esoteric的功放。真是硕大的体型、堪称完美的做工、壮观的用料,但每次在音响展上听到,都觉得难听。! i  c/ W0 y5 A" c# D
3 e( h3 p2 O! E+ h* q9 ~8 Z. K& z
3 }: n: d. Z0 O; M  {7 m0 O
% R" y+ Y/ W: M& m

* l3 w. `$ h0 _+ t7 h( E( A1 x在音源方面(主要是CD机),日本厂家还有一些技术创新、材料和工艺带来的优势,但在放大器和喇叭方面,日本人以一流的材料和工艺,却一直乏善可陈。9 W) H/ `& ^, W3 _8 }5 B7 j& r8 a
1 }5 b8 n' t1 W* ?
7 |. Q+ h/ u/ x, s
( m( y# t# u3 y' V7 w

* B: W6 ]3 j# G9 a' A; g4 b  ^2 T5 t- E: D% c
反观欧美的一些hi-fi厂的产品,元件可能东倒西歪,做不到“阅兵式”,电源供应可能仅仅是够用,机壳敲上去可能框框响,但出来的声音,就是比日本的“装甲阅兵式”要自然、好听。+ @% e) r0 M) T) V2 Z

3 s! W2 {; E% @7 a0 r  B: v. Z" ]* P# J: R6 ^% ^8 K; x/ R

. O% J3 j9 t$ D3 w4 @
7 e' N, J1 J6 U2 p日本人多年来一直在搞重料,而且这点确实是很令人敬佩的。不管声音好听不好听,人家的做工真的是真材实料、是重料。就算声音像屎,这种对Workmanship的精益求精态度本身,是值得敬重的。日本人有一种“匠气”,致力于把机器做好,从外到内都做好。6 B- C, ~' d* Q
但仅仅从声音方面讲,很多日本的器材,确实是不够好听。这种不好听并非技术上的不准确、失真,而是声音太一丝不苟、太注重部分方面的素质(比如细腻度、细节表现等),而对整体的把握没有到位。很多高档日本器材,细腻度一流,细节表现很好,但是整体上偏干巴巴的,没有现场音乐的那种丰润自然感。国内发烧友一直对此有所谓“萝卜声”的称谓。
+ c9 ^2 p) X. w. Q$ t5 W; J
2 i+ t8 y( u) T/ u( @7 ]" G8 K8 n7 H% O& J  X: @' L- L; q

' {0 ~8 N2 n! s7 M
% V' K) p% k6 N8 I% E7 p8 O
$ f( y8 h4 P1 ]当然有些日本厂家也对这个问题有所意识,比如Denon,近年来就宣传欧洲声的概念,宣扬他的声音走的是欧式路线。似乎是要和“老日本声”撇清关系。但实质上只要设计师是日本的,那多少还是有老日本声的痕迹,不可能真的变成欧洲器材的声音。这至少说明日本厂家对这个问题也是有所认识的,意识到他们搞出来的声音,除了本国外,在海外并不受待见。
$ [6 \+ n) X! o! w, ^* B. J3 @$ e' X$ Z( x- Z7 g% W6 C. b
) T$ R# y8 K, h% X- n
4 C, S6 g' N# f; i5 q
# _6 w, T; X' p

( b) d) A. V* n4 a, n' X当然,如我前面所说,即便只是工艺完美这点,加上质量可靠,已经可以保证日本器材的地位。比如我们都知道Accuphase是德国最受欢迎的放大器品牌之一,靠的就是他精湛的工艺和可靠的质量。很多烧友就是冲着它的漂亮外表和扎实做工去掏钱的。我周围也有这样的烧友——就是被金嗓子的无敌外观吸引而购买,而不是被其声音吸引。( _7 ]* B- W& }

: X" G% f9 D$ @* q: N. }$ s/ i+ L/ s# F+ b. Z7 i% b

6 l! G  ]: C% c: z. s* n, T: w, r. N9 H2 K9 M% h6 b& Y
扯开去说下我近几天一直在听的索尼ZX2播放器——这也是我写这个帖子的起缘之一。我觉得这也是个典型的日本产品,日本产品的优缺点,它都占。绝对精良的做工——CNC切削而成,拿在手里一股冷冰冰的机械质感——可以说国砖无一能及,声音方面,严肃拘谨略板,低频结实、砰砰响但没有足够弹性,细节表现非常好,细腻度一流,但中低频欠饱满。整体上这是一个声音过于严肃、趣味不够的玩具,但做工令人敬佩。4 C4 @# a" v# t2 O5 r, b

, d2 `- |2 k+ M% K
3 n2 h: D& e6 |& F% Q3 T. `) _3 C7 p" ?9 L" `9 C* X& h! r
; f2 l% n3 e/ |. N7 Z

. ?7 u; @7 q9 P) m我觉得很多日本中高端机器都是这样——做工一流、声音严肃略板、没有趣味。如果要具体形容的话,我觉得他们的声音没有现场音乐的那种自然的流动感、活生感、丰润感。要我形容就是No4 \' Y# ?' j0 b. h5 |% l) ~6 `
Fun。技术上无可挑剔,但是No Fun。No  x, F5 ]: y* v% f$ b
Fun的东西,对于很多音乐爱好者来说,就难以成为长久欣赏音乐的伴侣。但是短期内听细节、听细腻度、听频宽动态什么的,都没有问题。; w  X: M- K2 _4 R; ?

! V: W- C9 \: v  l1 z8 R, {% m! q- ]% l0 l
1 ]9 z% ?5 ~: `+ P% {8 k* D

4 t; \% e  |+ W" K8 }6 Y4 F0 d国产机呢?由于基础工业的差距、人员素质的差距,还无法做到日本机的那种工匠级别,但是在一点上已经学日本人了,那就是信奉重料。很多发烧友也信奉重料,认为电源部分用功率超大的器件,或者用XX牛,就能保证好声。前几天论坛上不是还有人宣扬开关电源必无好声?那么就一定搞X牛、严密隔离封装,或者电源分体最好。还有就是信奉用各类“发烧元器件”。不少器材的卖点就是用了多少发烧元器件、用了什么电源。
. {4 u. V9 L) ], G2 h& p
: r0 A0 l7 [& G, C" W  a1 d1 {5 ~! W' ]& f

4 I' ]8 X* `: Z  d+ X
/ r1 @6 o7 k7 o, Q7 b% P$ ?
0 D+ J' U& s8 g- Z! \但玩机的经验告诉我,这些不是“窍门”。在不是窍门的地方乱堆料,哪怕用了世界上最好的电源、最好的元器件,也不能保证带来很好的声音。
" y1 j8 G! |6 T/ F* v7 P9 n
( c, f0 ?# F, I8 ~* ?, r: U9 T1 d3 ?* H: W2 Z6 t! b

9 a- L+ S: |2 a& q( P/ k. N1 S/ a4 V4 [* u( o
: d7 u* t5 g( ?
实例:某国产贵价顶级前级,电源分体、音量电位器是昂贵的进口步进式,对比某非电源分体、普通Alps电位器的美国前级,结果被秒。各方面都差距明显。那么试问分体的电源、昂贵的步进式音量,都干什么吃的?用在这个卖价不菲的国产前级上,到底算浪费、暴殄天物,还是无用功?- d; |) @- c4 ]; [& {
" t4 }/ E( S2 [! b
, z9 W& K0 I; j- p  u- R

4 T* B, ]3 M% T, v; n/ L% j4 c

( R. a; r  i3 ?8 ]3 ^1 Y# P9 Q+ v/ h我相信不少做过类似对比的资深烧友,都会有类似的经历和感受——当一个堆了重料的机器,不敌某用料普通的欧美机,我们想想是为什么?
! M# m& `+ A" F: u, C/ D7 j& M8 S. O7 a+ K- m. Q/ f1 Y8 ~

) c8 W. D. V% K! k9 U: [$ f
  w+ O: m7 {- `" i
" ^* X# m- [$ Y4 ~# ]. J, d! Y$ m欧美机当然也有比较重料的,用很重的机壳、贵价元件、重料电源的,都有,但一般就是天价了,而且关键是,欧美顶级机的声音好,最关键原因并非那些“重料”,还是本身优秀的线路设计和元件搭配运用。所谓“重料”,只有用在本身优秀的线路设计上、在经验丰富的设计师手中,才体现出价值,用在一些本身不好的线路设计上、在水平一般的设计师手里,只能是浪费而已。激光鼠版主有一个说法挺有道理:那些依靠堆料的设计师,其实是因为没辙,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来提高音质了,只能依赖于堆料。
: f9 p7 a6 B1 n5 I0 J; Q$ ?5 e& c; ]$ l8 s+ E

" {. m9 v* _( ?* U. ~" G; c& J* n$ K8 N6 i. ^
漫谈了不少,最后总结5点。
7 |, _1 v+ ^6 a! n+ E0 E7 |, e4 y8 L/ ]# x' G, v
3 D/ `0 |) ?" v6 C) Y3 ^
8 v. ^2 a  I. m( _/ X

. s- U, K5 p. H' r9 ^/ t; W) v6 b  O8 q* m+ U" f# H0 C
1、归根到底hi-fi器材出好声的窍门,是优秀的线路设计,是设计师多年经验带来的调整功夫,而不是重料。设计师的水平和实践经验最重要。. |6 I) ^7 t# M
- f6 k8 j9 [$ b0 d6 ?8 ]
) Q- f# W& P! d9 a6 D1 v5 M8 X6 r

( l+ y( V3 E& f" r. ?/ I  a+ a0 x4 Y1 X+ Z6 P- e3 n

- n9 e& ^( j' C8 s2、线路本身不好,乱砸重料,属于砸错地方,并不能带来好声。很可能砸了很重的料,结果还不如一个有经验有水平的设计师用料很一般的一个作品好听。* ?1 W/ L# Q3 B; v9 H% j' s8 M' Z

3 N" ^' M2 ]" }% r8 o$ P# q' ?3 b0 Z- I" P* N  B
* a! W: [# n7 s6 _; k
# d3 V1 N% b! F! M/ w7 U- d) |
9 T( w2 e. h6 {7 |' R
3、发烧友不认设计师的水平,而只认重料,不明智。当然,若买回去就是充门面的话无所谓,就注重外表的话无所谓。
2 \( Z' U& D, K6 A4 U. m( s7 P2 |
" Y  Y0 p# Z( d" n7 U4 Q5 m6 U. \; J- g0 S* W

) ]2 \: u' k3 k* j" g( m. q! Y0 R4 Y" O) x8 c9 l& N
: ~, p- X5 d" u$ J" h$ q
4、很多日本的、国内的设计师,我觉得还是没有抓住hi-fi好声的窍门,处于堆料的阶层。hi-fi不是高科技,但确实需要长期浸淫的经验。. v; N5 N1 `& ?& T6 @  E

7 k6 k+ `* e) a( O, j
0 a4 t1 h6 A$ Y" u4 M% L  W- F& f/ _9 W! F. ?% _6 M* x: y! L

4 t: r9 h4 T! n5、不能否认的是,由于欧美国家(美德英法意瑞等)一直在音乐文化和hi-fi音响上走在前面,发展得最为成熟,其确立起来的主流声音审美是无法撼动的。很难去另起炉灶搞出一个能获得大家普遍欣赏的“日本声”“中国声”。无论是日本设计师还是国内的设计师,还是必须向欧美器材学习和借鉴,向欧美的声音审美观去靠。闭门造车、不借鉴和学习,想自成一套弄出好声的hi-fi,在我看来是不可能的事情。就我所见识到的,国内的设计师越是眼界开阔、接触过的欧美名机越多、学习借鉴越多,越是可能做出好声的器材。
% C1 I! a2 J6 `
中国hifi音响网
zxy29 发表于 2004-4-20 20:00:00
收藏,谢谢
& d) c8 b( }7 H1 a( K4 E6 Z. a' q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软硬产品代理咨询服务:声卡:雅马哈UR22C、罗兰声卡、福克斯特、艾肯、阿波罗 、M-audio 、普瑞声纳 、福克斯特、 达思冠系列 音箱:吸顶NS-IW560C、吸顶NS-IW660 、NS-AW350、低音NS-SW050、低音NS-SW100;JBL 吸顶8124、CSS-8006BM;香蕉猴 gibbon系列;普瑞声纳E5XT、E4.5、 E3.5BT 有线话筒:舒尔PGA27、PGA48、MV51、mv88、mv88+、SM27 ;森海E945 、MK4、E835S;舒伯乐top248s;罗德NT1-A、VIDEOMIC、VIDEOMIC GO、VideoMicro、VideoMic NTG 无线领夹麦克风:罗德 wireless go II 一拖一、一拖二;猛犸lark150 耳机:森海HD300 pro、美奇 CR-Buds 、索尼7506、爱科技K240S、K240 MKII、K271 MKII、K52、K72、K92、先锋、飞利浦 1:飞利浦会务通/会议摄像头/全向麦克风/执法仪/录音笔 2:洋铭便携式移动演播室 / 切换台 / 摄控一体摄像机 / 虚拟演播室 / 微金课教室 / 色键器 3:逻兰音视频切换台 / 声卡 / 电子鼓 /电钢琴 /耳机 4:Blackmagic专业摄影机 /调色台 / 切换台/ 广播级转换器 / 监视器 / 采集卡 5:索尼专业摄像机/佳能专业摄像机/松下专业摄像机/ insta360专业摄像机 6:话筒:铁三角/ 舒尔/ 森海塞尔 / AKG / RODE/ BBS 7:音响:YAMAHA/ 声艺 / 皇冠 /JBL / 真力/咪宝/BOSE /美奇 8:声卡:RME/羚羊/IXI /艾肯/PreSonus普瑞声纳/Focusrite福克斯特/YAMAHA/雅马哈/ickb 9:耳机:铁三角/beyerdynamic拜亚动力/AKG爱科技/索尼/RunningMan/美技 10:思锐三脚架 /防潮箱 /米泊三脚架/意美捷三脚架/曼富图三脚架 11:XSW系列,300.500代理商,EWD数字系列代理,6000.9000定制产品,还包销了全国三个型号:XSW1-825,EW100 G4-945,EWD- kk 205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音频应用 (鄂ICP备13005321号-1)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