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牛哥88 于 2016-6-5 08:04 编辑
7 L M. U2 S, i n' K
( `9 l5 f1 F! C' S先说说平时碰到较多的两个问题。一是“换器材根本不能解决因声学问题造成的‘衰声’”。这个道理很简早,因为设计合理的器材均是追求平直的频响,假设你的房间有一个+3dB的63Hz的峰,断不可要求器材恰在63Hz处有个-3船的谷,两者正好相抵!'所以,无论你怎样换器材,即使是级数很高,改变的也只是音色,对根治“衰声”毫无作用,所以,当你发现系统的声音存在某些缺陷时,绝不能凭一时冲动换机、升级,以求“一劳永逸”,而应仔细分析房间“衰声”的根源所在,并作相应的声学处理,这才是治本之道;二是“摆位只是微调,声学处理才是大方向”。某些发烧友明知房间声学条件不理想,却懒得动手处理,以为问题只凭自己的摆位“技巧”便可迎刃而解,还有不顾房间声学特性的实际情况,将希望单纯寄托在某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摆位法则上”,这些做法实际上是完全本末倒置。只凭些许雕虫小技,便想把复杂的声学问题处理好,可说是很不现实的。正确的理解是:先把房间处埋作为努力的大方向,而摆位工作仅属锦上添花而已,并非什么灵丹妙药。 * }4 u6 I+ | ~ m# X& S3 j4 x2 _
% z) S) K- }1 H' t
9 C0 p) O3 F; R4 O) n. w+ w* R4 X# @0 B0 _5 f, S
至于房间声学处理的方法,既要照顾到声音效果,又要考虑到室内的美观。因此,我们不主张弄得像试音室那样摆满吸音棉、扩散体的,最好是外表与一般的客厅无异,但内部已作了声学处理。就声学处理最好与房间的装修同步进行,否则很难达到理想的热果,处理的重点主要是房间的六个面,而对声音影响最大的则为音箱的后墙以及音箱面对着的那面墙(即聆听者背后的墙)。房间的声学处理不好,就极易造成室内声场分布不均匀,具体表现为某些频率能量太集中,而某些频率的能量又特别弱。轰隆作响的低频驻波同样属于这种情况,但也许你想不到“系统无低频”的现象亦同样是由声学特性不良造成的,某些发烧友的音箱低频出不来,就抱怨是不是房间吸音吸得过份啦,其实不是吸得过量,而是吸得不够——低频在房间有强烈的反射,与人射低频相互迭加,就很有可能出现在房间的某些区域某个频率的低频不足的情况。$ S/ N( q$ l) }
8 E. W8 R/ F+ u* Y- ~
4 |) G: H* O/ F7 B" I/ v: B3 J# b' N v) F- E' A5 {; c
0 s1 R. h* A0 e" u( ^% h 音箱背后的那面墙毋需作太多吸音处理,以获得深远的音场,如果觉得高频反射太强,可挂一张1.4×0.8米的挂毯加以改善,而音箱面对的那面墙则作强吸音处理,并且以吸收低频为主,措施是把整面墙做成一个“薄板共振吸音装置”。可在离墙5-10cm处作一排直到天花的“龙骨”,然后在龙骨方形的框架内全部填厚度5cm以上的超细璃璃棉,最后把9mm厚的夹板固定在龙骨上,并覆盖整个墙面直至天花,在夹板贴上透声的薄墙纸会更加美观,切忌在夹板上涂乳胶漆。侧墙分上下两部分处理,下面僦约1米高的墙裙,方法与上述的薄板共振吸音装置相似,同样是与侧墙留下5cm以上的距离,在此距离构筑龙骨,U和侧墙形成空腔,并在龙骨的方形框架内塞满璃璃棉,然后覆盖9cm厚的夹板,上面可在墙裙顶部钉上龙骨直至天花,并在龙骨的间隙填满超细璃璃棉,外面直接包裹透声的天然织物即可,经过这样处理后,侧墙对高低频均有一定的吸收作用。天花方面可通过龙骨、超细璃璃棉,夹板作一个平面吊顶,同样成为一个“薄板共振哑音装置”,至于地板,因其对低频有良好的吸收作用,铺复合术地板即可。地板上可铺一张尽量大的厚地毯。 2 _5 X4 O4 H% T2 K
; U) i. J9 P- p) d h, R& |, L W. R5 X5 |. l; D8 j
0 r: Q5 Q- U$ Y0 G 包厢声学处理的另一个方面是隔声处理。又由于KTV包厢大多相邻设置,其声压级一般都较高,在80-90dB左右,对其他包厢都会产生干扰,因此做好隔声处理非常必要。方法是结合室内的吸声处理,在原隔墙与外面设置的龙骨薄板之间增加空气隙,一般为10厘米,并且密封,此外封闭窗户,把包厢门做成隔声门(采用成品隔声门)经这样处理后,隔声量可达40-5-dB,大大减轻相邻包厢及外界噪声的干扰。 , |; O2 F l! y* W+ G#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