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在响度上除了在前期或后期分轨阶段的处理之外,很多情况下是在母带处理阶段,其中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均衡在总输出的地方形成一个微笑曲线,所谓微笑曲线是在图示均衡上提升低频和高频而对中频衰减若干分贝,促使人耳听觉曲线处于平直,从而起到拓展临界带宽的作用,并将被隐藏或被掩蔽的信号暴露出来。但在实际工作中响度毕竟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达到预期质量的一种手段,所以单纯利用这种手段需同时注意频率方面的其他问题。2 D3 ^+ M4 N, z- |5 V+ v0 p
通常低频的提升会影响到中低频率的音色,比如60~250Hz,从而在这一区域的音色缺乏定义感。所以通常的做法是在提升40~70Hz大约8dB的同时衰减150^}250Hz大约8dB,当然这种处理方法较适合于舞蹈音乐等需要大量低频成份的音乐类型,而对于一般流行音乐,在分轨阶段60Hz以下的信号通常利用搁架均衡进行衰减来防止低频混浊。0 g# v+ |: N4 Q: C
均衡的调节所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削波失真,这主要是由于在缩混的时候没有预留峰值储备造成的(一般应为-3dBFs或-2.5dBFs),因为均衡器虽属于频率范围内的处理系统但仍可增加信号的输出量。削波的产生代表方形波成份增加,在数字录音体系里是不被允许的,但同时在实际工作中另一个事实是削波信号持续时间决定人耳所感到的削波失真量。通常的规律是人耳在削波失真点持续lms的情况下不会有任何感觉,因为这时对于一个44.1kHz采样的数字信号来讲只有44个采样点处于方形波的状态。这时的lms时间通常被称为一个削波失真周期。尽管削波失真可以通过增加比特量扩大动态范围,或是通过提高采样频率来提高相应的奈奎斯特频率来分散削波点来解决,但毕竟我们无法改变菲利浦红皮书对于CD的44.1kHz采样和16bit的量化标准。并且我们的PPM表并不是以采样点的形式来显示失真程度。同时目前工作站的PPM表也无法显示响度值,就像我们平时在补音的时候第一次峰值为-4dB,第二次偶尔有OdB出现的响度是一样的。因为我们说过决定响度的重要因素是平均电平而不是峰值电平,这就是为什么要用压缩或限制等动态范围内的效果器,同时这也是为什么模拟录音通常比未经压缩的数字录音的响度要大,除了一般模拟信号存储设备存有内置压缩功能之外其峰值因数为14dB,而数字设备通常为20dB,所以说数字信号在不压缩的情况下具有较低的RMS值,并且只有在平均电平提升5}6dB时响度才能加倍,在1~4dB之间人耳是较难觉察的。# i$ {/ b& X+ v9 Z* k; N% o8 l- F! K
最后应该注意的是,节目的响度通常和信噪比有着密切的关联,由于在数字系统中的本底噪音不像在模拟系统中具有扩展性能(比如说在杜比A,B,C中本底噪音的表现),所以不论是通过均衡来提高响度或通过压缩提高平均电平来提高响度,都会有破坏录音节目信噪比的可能。这也是为什么一个有经验的录音师在提升高频时,只利用大Q值在8kHz左右提升较少dB,同时尽量避免使用压缩而使用限制器的原因。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