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之构建视频会议系统标准化的重要性_安防、智能控制_音频应用论坛 - Powered by AUIOAPP

音频应用论坛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音频应用

[资讯] 解析之构建视频会议系统标准化的重要性

[复制链接]
924177110 发表于 2016-8-29 08:18:07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自1964 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在纽约国际博览会上展出了世界上最早的可视电话,开启了视频会议系统发展。1993 年中国开始引进视频会议网。2003 年,SARS 的流行,更是在中国掀起了视频会议系统建设的热潮。 视频会议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国际电信联合会(ITU)提出的H.320、H.323 系列协议族已分别成为在电路交换网上和IP 网络上视频会议技术公认的主流技术标准。
2 E+ R% v" q: B% `1 a, M/ u: G. `: S% X* A/ y" D" u7 z
  H.323 标准是ITU-T 组织1996 年在H.320/H.324 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应用目标是:在基于IP 的网络环境中,实现可靠的面向音视频和数据的实时应用。1998 年,中国市场成为全球第一款H.323产品的试验田。我国的视频视频市场从此逐步开始从H.320 时代步入H.323世纪。经过多年的技术发展和标准的不断完善,H.323 已经成为被广大的ITU 成员以及客户所接受的一个成熟标准。2 U. d: H# ?, V' o+ O* ?' z. m
- h' m) r& r( g# J
  H.323 标准的流行表明了一种趋势:基于专网、费用高高在上的视讯应用已经日薄西山,而基于IP 网络的视讯应用将走向平民大众。同时,随着视频会议产品功能的完善、性能的提高以及系统造价的逐步下降,也为广大用户建设视讯会议铺平了道路。8 \& l0 }+ s0 a+ P+ n

  w5 e$ C$ I7 F3 I: F5 b1 D视频会议系统选择应符合符合国际标准
, ]/ i! R6 V0 \( E5 ?7 p2 n/ X1 o, b
  在建设视频会议系统的技术方案制定、设备选型等环节中,人们往往非常关注产品的稳定性,音视频质量,性价比等因素,但却忽略了另外一个重要因素——选用的设备是否符合相应的国际标准。5 b- R3 ^. Q6 G  _

) n, \5 ?% V- O8 w* R7 n' x; {一、选用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是保证使用效果的基础1 H( x% z' s& r5 @4 C

2 u2 D# Z: U, ^; l) g! Q  非标准化的产品,在外观上与标准化的产品几乎没有区别,具备一定的迷惑性,但实际使用过程中却有较大的差别。拿视频系统的核心设备-MCU 举例。比如标准的MCU 大多采用硬件嵌入式架构设计;而有一些非主流的厂家的MCU 同样采用硬件外观,但实际则是软件视频会议系统架构设计,其设备受到周边环境影响的可能性就就非常大,经常出现端口冲突、软件防火墙、多个软件争抢资源、中毒、计算机处理能力不足等问题。另外,非标准化的MCU 不支持组合画面功能,直接发送多路码流给终端,导致MCU 与终端间突发码流流量不好控制,当会场多的时候MCU 与终端间码流会失控,导致画面效果大大下降,如每个终端发1M 码流给MCU,某终端申请观看16 画面时,MCU 会向该终端发送1M*16=16M 大小的码流,而如果有16 个终端入会,MCU 则要发送16*15=240M 码流,导致线路拥塞而使画面质量下降。
3 J1 g9 ]+ q' h7 `" Z) g7 U( Q
2 D1 U7 v) Z$ F2 H1 E  ITU 的H.系列协议成为国际公认的主流标准不是偶然的,它在理论上吸收了众多国际顶尖专家的精华,实践上经过了不断的改进完善,比如;H323 目前已发展到v5 版本,是目前国际先进视讯会议技术的集大成者。在标准当中,对参与视讯会议的各个实体,在逻辑上作了完善的定义;对网络通信中的各个层次,进行了清晰的划分;对于不同组网的复杂性、安全性等等有着周密的考虑;对通信的建立、会议的组织等有明确的定义。作为技术标准来说,起点很高,按照这样的标准设计的产品同样具备较高的起点,这样尽管实现难度较大,但最终的产品具备更好的应用广泛性、更高的网络适应性。8 p: b4 p5 d( t& _# {/ ]( }
  T1 T) B( v8 F9 C
  对于不遵循H.系列标准的产品来说,通常是自己随意制定了一些简单的机制来实现,这样做的好处是技术难度低,开发进度快,开发成本低。但自定义的机制不可能像国际标准那样考虑周全,往往会出现一些设计者没有考虑到的问题,比如产品在实验室很好,在实际应用环境下会出问题;小规模应用还好、大规模应用就漏洞百出;网络条件单纯的情况下还好,网络环境稍微复杂就出现奇怪的问题等。而且由于设计思想的缺陷问题复现、定位都不容易,要修改起来也很困难,难免不伤筋动骨。因此选择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是保证视讯会议使用效果的基础。
& X  \& x9 F/ i! l  G# d; v$ c9 Y$ O0 a- W
  h. f7 _( _, U4 g: s) P
# r/ C) T2 B+ O( e7 R
  业界还有另外一些厂家,采用非标准化的技术,能实现和标准化技术产品近似的效果。从短期看来,差别不大;但从长期看,却存在兼容性不同的巨大差异。由于ITU 在最初制定H 系列标准的时候,就是把它作为电信技术来考虑,因此,按照电信级的标准来定义产品的兼容性,是这一系列标准的基本原则。在H.320/H.323 系列协议当中,都定义了设备能力协商的过程,同时规定了任何设备都必须满足的最小能力,从而保证了不同厂商设备之间的兼容性。
 楼主| 924177110 发表于 2016-8-29 08:18:18
在前期设备选型时忽略产品的标准化,常陷入种种困境
7 N8 ]1 C9 o/ W; N" y0 B  ?' ]& @7 e) ~1 Z# X1 o; G" w
  一方面,用户建设视频会议系统通常不会一步到位,常有后期扩容问题。有的用户根据实际需要分批投资,比如政府机构,第一期建设从省到地市,二期再建设从地市到县的视频会议系统;有的用户会随着业务的发展增加分支机构或会议室,比如企业经常会随着分支机构的扩展进行视频系统的扩容。
! p/ v6 ?. K8 z& y; f
7 S4 l8 f( A6 g9 B0 v+ u# f& O  另一方面,随着视频通信应用的广泛发展,视频会议的应用将远不止局限于单个组织内部。比如说,与合作伙伴、与重要客户、与政府职能部门召开视讯会议等等。
' J+ [- C4 X, c# i6 x3 B% T* \- q! V; O
  如果用户在初期不慎选择了没有兼容性的产品,那么在随后的扩容中将会面临痛苦的选择:要么接受被一家厂商垄断的事实,在价格、工期等问题上失去主动权;要么另起炉灶,重新选择兼容性好的主流产品组网;要么采用折衷方式,扩容采用主流设备,再用模拟对接的办法,增加模拟转接设备,牺牲功能、牺牲性能换取音视频的勉强互通,凑合用下去。
# [) T: M" t$ Y* I4 G0 b1 |# U6 x7 j4 p# i- x3 c2 A2 g
  而这些问题,在前期进行设备选型时如果考虑到标准化问题,其实都是可以避免的。ITU 在制定H.系列协议的时候,充分考虑了视频会议相关技术以后的发展问题,在制定技术框架的同时就充分考虑了为技术的升级留下空间,并且根据技术发展不断推出新的版本,将相关领域的最新成果纳入到该体系中去。, s% @& I5 U5 |" b% S# [

2 z" Q% H1 E% t4 [4 z4 k& t, ?1 {6 _  这种指导思想表现在现实的产品上,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产品本身具备可升级的特性,老的产品通过升级,可以把一些新出现的特性加进去;另一方面是视讯会议系统支持可扩展性,可以在已有的系统基础上方便的增加新的功能。比如:需要与IP 电话,手机,模拟话机互通,添加相应的语音网关设备即可。而那些不按照ITU 标准来设计的产品,在设计思想上不可能达到这样的高度,对于功能扩展没有全局的考虑,甚至同一厂家的不同时期的产品互通上都有问题,如果用户采用此类产品组网后,想要再增加功能、拓展应用是非常困难的。/ L4 I3 ~6 j( R" v5 p. J
9 A! A- S/ N& ~  ]" K9 I2 ?2 r# x

$ h, O4 B! y1 |# d) C; |5 F/ B* _$ D
  非标准化的产品,由于开发周期短,实现容易,通常比标准化的产品价格便宜。建设初期,用户很容易受其低廉的价格所吸引。但其实从长期保护用户投资的角度看,非标准化的产品,其实需要增加用户的投资。- X" a' s0 X$ v
" x- i9 f0 Z4 q7 i: ~
  常见的情况,前期用户建设有一套视频系统,但由于非标准化,后期无法实现和主流厂商兼容,需要另外再建一套系统,导致重复投资。还有一些情况,用户无奈之下,采用模拟转接的方式进行互通,需要增加至少一台终端设备作为模拟转接用,而图象效果还可能很难保证。最后评估的结果,总投资反而更高。
# Z4 N+ @2 E7 n) j; Q5 b* u, `% q; x  P- R: N
如何判断一个产品是否符合国际标准
. T0 g) V& T, o" \% e- M
8 Y: x! _0 U, @( K$ C/ R$ @$ v: o  既然视频会议产品是否符合标准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判断一个产品是否符合国际标准呢?这本来不是一个问题,用户根据厂家的对外宣传资料就可以判断。但遗憾的是,由于一些非标准产品厂家有意无意的混淆概念或在对外资料中虚假宣传,误导用户,导致一些用户也在这个问题上产生疑惑。0 n3 w* x4 K$ M1 i. @8 i

0 f: C6 A6 {  Z5 |, G# O0 j8 i  很多非标准的产品通常也是使用IP 等传输方式,但并未遵循ITU 的H.323 标准,因而不能称之为标准的会议电视产品,也不具备标准产品的种种优点。要检验某个产品是否符合H.系列标准,最权威的办法就是使用信令分析仪进行分析。这个有用户自己操作是比较困难的,但标准化的厂商一般都能提供相关的权威机构检验证明,测试报告。5 c/ ^& g0 ?9 N5 J2 g

, }4 q$ |. A# o+ O1 [$ v  u  对于需要组建视频会议产品的企事业单位,只要在选择产品、厂商的时候注意其技术手册的说明,其所能提供的权威测试证明,其与其他主流厂商产品之间的兼容、互通性,就可以选择到适合的产品,避免后期出现扩容时的兼容性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软硬产品代理咨询服务:声卡:雅马哈UR22C、罗兰声卡、福克斯特、艾肯、阿波罗 、M-audio 、普瑞声纳 、福克斯特、 达思冠系列 音箱:吸顶NS-IW560C、吸顶NS-IW660 、NS-AW350、低音NS-SW050、低音NS-SW100;JBL 吸顶8124、CSS-8006BM;香蕉猴 gibbon系列;普瑞声纳E5XT、E4.5、 E3.5BT 有线话筒:舒尔PGA27、PGA48、MV51、mv88、mv88+、SM27 ;森海E945 、MK4、E835S;舒伯乐top248s;罗德NT1-A、VIDEOMIC、VIDEOMIC GO、VideoMicro、VideoMic NTG 无线领夹麦克风:罗德 wireless go II 一拖一、一拖二;猛犸lark150 耳机:森海HD300 pro、美奇 CR-Buds 、索尼7506、爱科技K240S、K240 MKII、K271 MKII、K52、K72、K92、先锋、飞利浦 1:飞利浦会务通/会议摄像头/全向麦克风/执法仪/录音笔 2:洋铭便携式移动演播室 / 切换台 / 摄控一体摄像机 / 虚拟演播室 / 微金课教室 / 色键器 3:逻兰音视频切换台 / 声卡 / 电子鼓 /电钢琴 /耳机 4:Blackmagic专业摄影机 /调色台 / 切换台/ 广播级转换器 / 监视器 / 采集卡 5:索尼专业摄像机/佳能专业摄像机/松下专业摄像机/ insta360专业摄像机 6:话筒:铁三角/ 舒尔/ 森海塞尔 / AKG / RODE/ BBS 7:音响:YAMAHA/ 声艺 / 皇冠 /JBL / 真力/咪宝/BOSE /美奇 8:声卡:RME/羚羊/IXI /艾肯/PreSonus普瑞声纳/Focusrite福克斯特/YAMAHA/雅马哈/ickb 9:耳机:铁三角/beyerdynamic拜亚动力/AKG爱科技/索尼/RunningMan/美技 10:思锐三脚架 /防潮箱 /米泊三脚架/意美捷三脚架/曼富图三脚架 11:XSW系列,300.500代理商,EWD数字系列代理,6000.9000定制产品,还包销了全国三个型号:XSW1-825,EW100 G4-945,EWD- kk 205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音频应用 (鄂ICP备13005321号-1)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