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有爱好音乐的朋友来问如何鉴别音响效果,这个问题有太多朋友来问。其实很简单,说来与大家分享下哈,发现错了的朋友积极指正啊!# {( b* l5 _) A$ e3 ]
声音的重播和照片的再现极其类似,前者用喇叭,后者用镜头,重点就是对焦,对得好,声音,色彩就真实,饱满,恰当。那么我们如何判断对焦的程度呢?图像还比较客观,肉眼能看见,声音看不见,各人的感受只能用言语表达,汉语的修饰手法太多,你根本没法统一标准。例如我们常在某几家著名音响杂志里看到这样的文章,对某些系统吹得天花乱坠,高中低频如何完美,小提琴如何如何,乐器之王钢琴如何如何,舞台又如何清晰可辩等等不吝言语之词,让人无比佩服作者的文笔,激动之下,想方设法寻来听了,往往开声就后悔,这样的事几乎次次如此,所以最近已经多年不买这些音响杂志了。
- K, d6 j, I. Y我本人因工作需要,这几年365天几乎天天听音响,每年的国内和香港,台湾,日本音响展会都要去,除了国外一些非常小众或商业推广较少的品牌外,几乎都多次欣赏,应该说经验还是比较丰富的。下面就我自己的感受规范总结下。
# F6 q/ D- L) @4 R- V: v我本人对声音的判断标准就几条:密度,音色,平衡,音场。8 b" G, C. A {+ m+ u
其实严格说来,这几条归根到底就是声音的密度,但普通朋友虽然对密度的概念好像清楚,但是如何评判密度就不甚了了,所以我把它分解成后面几条易理解的标准[抱拳][抱拳],当然如果你完全理解密度,那就可以忽略后面的文字。
g- l$ W0 C( [8 d: R先说音色,这个非常重要,它是指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的各种实体乐器演奏的声音,每种乐器都有它自己的声音色彩,就好像拥有不同声音的人一样,而且音色会随着温度,湿度等有轻微变化。; m% C4 V) ~) S1 r" {
强烈建议朋友们没事多转转琴行,亲手弹拨下各种乐器,仔细揣摩,研究下它的声音,高中低不同声段,强弱音,各种不同弹拨手法的区别,有人说那我去听现场音乐会还不是一样,no,no,no,绝对不一样,只有当你站在乐器演奏者的旁边,你才知道他拉的感觉,更要注意的是无论哪种乐器,一定要试试它最便宜和最贵的,你就知道音色的差距有多大了,要知道我们听的音乐中用的几乎都是顶级乐器,如果你用星海的音色来判断录音中的钢琴,那就差太大了。
. e& Q2 c& j& ^8 H% {3 ]2 D几年前当我以为自己的器材已经非常好了,有心打算推广时,有个日本朋友给我弹了他的施坦威大三角,那种瓦片似的高音,击打身体的低音,那种巨大的震撼一辈子忘不了,[衰][衰]你突然发现没有任何音响系统能再现它,连十分之一也不行,所以我们在学会评价音响系统之前,一定要先找到正确的方向和目标,知道什么是正确的音色,即便你说你只是喜欢音乐而已。要知道作曲家和画家的艺术创作是一样的,音色就是色彩,就是艺术家编织作品的最小素材,交响乐作品中对弦乐,键盘,铜管,木管,打击乐等等的音色选择类似于绘画作品中对不同色彩的取用,旋律类似于绘画主题,力度,高低音,节奏,音的长短类似于绘画的明暗,深浅,冷暖的对比度,音乐就是对发声物的音色进行的组织设计,就是用音色作画,这是作曲的基础,同时这也是我们享受音乐的基础。
6 y/ U: \8 J9 J/ k9 _+ e那么有朋友会问音色可以去听现场音乐会吗?不建议,花钱[偷笑]还学不到东西,何况有不花钱的办法,除非你钱多不在乎,而且一定要买前排中间的座位,而且是最好的剧院,观众素质高(我的经验是不要抱太大希望,经常会有带孩子熏陶的家长在边上目中无人地讲解),否则你根本没法听清楚,要知道录音里每种乐器都是近距离拾音的,那么我们也尽可能地用同样的手段模拟录音的效果吧,只有在琴行,你才可以认真地辨识每种乐器的高,中,低音,不同力度,不同弹奏方式,基音,泛音如何?才可以和录音做最近比较,这其实也是录音师培训之路的起始,而音乐会上空间,人员,乐器的不确定元素太多,就算了吧。9 S( T; _/ I, R& A* q6 u) e. K$ f
在此强调下哈,音色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非常重要,三遍了啊!!!因为这是大部分人容易忽视的地方,要知道录音的基本要求第一条就是音色,小提琴就是小提琴的声音,大提琴是大提琴的声音,不同品牌的大提琴声音也不一样,这是真实的第一步。还有,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听最贵的品牌,乐器品牌差异太大,高低价品牌之间差异超乎异常,而唱片里通常是用的顶级乐器来演奏。
3 h5 x2 \9 H( v& [# A其次是平衡,这同样是录音的第二基本要求,在14年香港8月视听展上吧,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纽曼neumann系统的平衡,这来源于他家的专业录音素养,声音没有突出的问题,各声部和谐。高,中,低三频平衡,每部分都有,而且比例适当,反映在人耳,就是不刺耳,耐听,声音平衡了才能让我们享受乐曲中的波澜起伏,音乐的律动,可能有部分朋友会说,我就是喜欢高音飘逸靓丽,或者低音澎湃扎实,我说你可以喜欢,但你的身体未见得能长期承受,其实几乎所有的艺术门类都讲求平衡,这与人的自然心理有关,我们的身体感官无法长时间接受刺激,除非是病态,这里的平衡,我把它归到对比度的和谐统一。一部作品,一件乐器,声部缺失,那叫残缺美,病态美,好比有些音响系统自豪自己的高音顺滑优雅,或者自诩中音无敌之类的,我比较反感这种说法,你其他频段无法正确反映,只有一个频段好,那就是残缺美,更重要的是这种所谓的好频段一定是假的,不正确的,不相信的话,你再听一个月试试?再用不同曲目试试?这也是为什么你去陶街,高盈这些二手市场地上架上到处都是这些缺陷美名牌,这些名牌真要好的话,主人舍得转手吗?最起码也要留下做参考系统。我认为不考虑平衡,鼓吹病态美的说法大家一定要警惕,其背后通常是与音乐无关的事。
2 b6 d/ l+ e5 a! W& `2 a# S补充下,在这里,我所说的平衡是指音响系统本身要有能够播放均衡的高中低频段的能力,能力,能力,有这个能力之后,主人喜欢播放哪种类型的音乐是另一回事!而不是说因为喜欢飘逸高音,我就买那几款高音出名的系统,这个绝对是悖论,我会认为这是品牌商家明明做不出好的系统,搞的偷换概念,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商业炒作!好的东西一定总体平衡和谐,即使我们在欣赏列侬时期的音乐时,乐曲之中的自我矛盾让人难受,但仍然其中始终贯穿有一种堕而不坠的线条,这就是平衡之美。9 i$ l+ ^3 X" C% \0 @
再来关于音场,也可以说是分离度,这个是目前音响系统中最难表现的指标。分离度做得较好时,各乐器轮廓清晰,互不干扰,尤其在大编制,多乐器作品中容易鉴别;当分离度做得很好时就出现音场了,这在听交响乐作品或live record时最明显,现在的音响系统少数有能出来左右音场的,前后能出来的我几乎没听到过,我也算听过不少器材了,亚洲大展都听过,有的还是好几次,即使号称最好音质的东京展,也没有真正脱箱的音场。我说的脱箱是指无论听者在什么位置,乐曲中的乐器都在固定位置,而且通常在箱体之外的空气中。我看过的杂志中说的脱箱都不正确,其实都不是脱箱,真正的脱箱就是你听的时候,某些乐器你能看见在你前方,而不是闭眼想像它在你前方。在展会上,很少有展商会播放交响乐,摇滚,重金属,电声作品,就是因为音场,东西一多,就没法表现,这也是很多人说音响系统难放交响乐的原因,反过来也是大部分人不喜欢听交响乐的原因之一,因为交响乐通常编制大,乐器太多,尤其马勒的,都糊在一块,你就很难享受到交响乐大编制之美。其实交响乐的存在是有它区别于小编制作品之外的独特魅力,如果能完美再现,我们应该不会拒绝它。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