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2017年3月起,“原创华语音乐剧展演季”在上海唯一为音乐剧打造的专业剧场上海文化广场上演,这已经是上海文化广场第六年举办该活动。除了国有剧团的剧目,近几年,一些民营音乐剧团也时有佳作入选。1 g4 g3 M9 t4 B% J0 x/ d+ T
在音乐剧专家、上海文化广场副总经理费元洪看来,民营剧团做原创音乐剧很不容易,他们面临的最大困难在于市场不成熟,创新成本非常高。
2 A f% I1 o6 _3 f Y 费元洪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做原创音乐剧展演季,他们常常为无剧可演而发愁——第一年只有一部作品《断桥》参演,后来几年一直维持在三四部。2017年,情况有所好转,他们从15部作品中挑选出了7部。. @+ q- Q9 n" w+ V& |. G& b
“一群有活力且对音乐剧充满热情的年轻人”,这是费元洪对民营音乐剧团的印象,“但他们往往也面临严峻的生存压力。一两部戏做坏了可能就没有了,人就散掉了。” B' D$ }6 b5 B( d% R5 H
民营音乐剧团缪时文化创始人张志林对此深有感触,他觉得他们正经历着原创音乐剧的生死博弈,“重要的是先活下来。”4 u& s( n) X* U) Y* I
关键词:爱情、青春、正能量
9 l6 C r& h7 j) G' T 题材的选择,往往是民营音乐剧团做原创音乐剧的第一步。
7 _" w- W: @5 w5 r5 y, A2 l- d 几年前,著名音乐教育人金复载创建的高瞻音乐剧团就曾遭遇2年多未能有原创作品的尴尬。一些剧本出来很快就被否定掉,“不符合市场(需求)。”金复载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
1 C2 W, N- {0 E! ~$ s0 C 在“原创华语音乐剧展演季”中,多媒体音乐剧《因味爱,所以爱》是颇受欢迎的一部。全剧以美食为线索,勾画了爱情中的都市年轻男女,面对记忆中的味道和未来的诱惑,彼此会如何作出选择。这部剧的灵感来自于缪时文化创始人张志林的个人经历。* E P/ w' |7 M' o; A7 o; Q1 w
张志林是音乐人出身,还曾在电台做过美食节目。他告诉本刊记者,爱情、美食这些接地气的主题,通过音乐剧的形式来表现最合适不过,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而“炒股被套牢”“人民公园相亲角盛况”等当时的热门话题也在一次次的讨论和尝试中被加入到剧情里,成为亮点。
7 h: H: v) a! |/ E% k2 ] 与《悲惨世界》这样的经典剧目相比,这部原创音乐剧紧贴都市生活的特点得到了观众的认可,有网民在观剧后评价:“现场互动环节设计得非常巧妙,围绕大家都懂的‘相亲’问题,所邀请的观众‘配合得天衣无缝’;‘菜场买菜’的每一句都在挑逗我们的笑神经,还有美食节目主持人‘东北大妞兔兔’、处处‘运作’的经纪人……都让人忍不住拍案叫绝。”
" Y3 b( t& g4 r o% \ k 从事过多年演出经纪工作的孙峰,在原创音乐剧的选材上则另辟蹊径。孙峰于2012年组建了专注原创音乐剧创作的安可艺术团,2013年上演的《我在你的未来》是他们的第一部原创音乐剧作品,讲述的是现代都市青年在职场中的工作心态、生活中的情感碰撞等。最特别的是,剧情中植入了关于“献血”的爱心题材,让这部剧具有了公益性质。
% m$ w/ l9 c3 L6 u* l “原创音乐剧入手很难,我们不想轻易尝试,更不想失败。”孙峰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在最初酝酿剧本时,他们曾考虑过战争、家庭伦理、上海风情等各种题材,但发现这些“很多人做过,也不能唤起什么。”
/ {) N6 [' l# f 当时,孙峰想起自己10年前做过的无偿献血公益活动,发展至今宣传模式却越来越陈旧。“如果能用音乐剧这种更贴近年轻人的形式作为突破口来宣传义务献血的重要性,也许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孙峰说。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鲜少有人涉及的题材。
9 } J$ w7 o! _2 R* f 孙峰的这个想法很快得到了上海市血液管理办公室等单位在资金和专业指导等各方面的支持。7 b' M3 g0 P3 A: ]
与前两家民营音乐剧团聚焦现代都市题材不同,新绎剧社则从中国古典经典中找寻到了自己的第一部原创音乐剧的灵感。这部名为《摇滚·西厢》的剧,以《西厢记》为原型,结合当代人的视角对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故事进行了新的解读。
, i) }7 `5 [# n! M! P 2016年,缪时文化的新剧《律·诗—雷经天》上演。同年,安可艺术团也推出了他们的第二部原创音乐剧《致命咖啡》。而新绎剧社的新剧《隐婚男女》也将在2017年9月首演。
; F, E9 C+ }) l$ [: C; `" p 虽然侧重点各有不同,但爱情、青春、正能量这样的关键词,似乎已成为这几家民营音乐剧团在选择原创音乐剧题材时共同考虑的要素。2 V3 _6 d. y9 c- t
“国产原创音乐剧须从一开始起,就将主题和艺术的高标,与观众需求、市场定位结合起来,即在思想上求共识、在情感上谋共鸣、在艺术上达精致、在市场上获认可。”《上海戏剧》主编胡晓军曾撰文指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