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运用舞台灯光设备(如照明灯具、幻灯、控制系统等)和技术手段,随着剧情的发展,以光色及其变化显示环境、渲染气氛、突出中心人物,创造舞台空间感、时间感,塑造舞台演出的外部形象,并提供必要的灯光效果。专业舞台灯光设备的发展,从15世纪欧洲宫廷及贵族欣赏节目演出开始;后来有了电力的发明,就促使它有了焕然一新的改变。
0 n8 v0 h. }) |1 W
, u6 ~- W8 q. ? 1. 0至10伏的模拟世界$ y& R, s5 A" H
5 u! A2 B6 I- E( }2 V
早期的灯光控制使用0至10伏的模拟量来代表高度0%至100%,而每一回路以一条讯号线(共用Common线)来处理。而回路越多也就代表线数越多,传送距离愈远讯号压降问题也就愈严重。0至-10V控制方式的出现,以正电压为共地,解决了讯号干扰等问题。
9 l) C7 z3 ]- ^8 j+ A; ~' Q; }9 i5 {7 ]* i
2. 多工传送
3 ?. M% h+ F _, B1 j5 C1 L6 X" F* A6 b& v
随着演艺事业在50至60年代的发展,灯光控制回路的使用数量一直持续增加;从十至数十回路再增加至上百回路甚至数百回路。一直源用的模拟控制线在数量增加的同时,也意味着需要一种更方便简单的连接方式来改善跟前的问题。在往后的日子里,多工传送方式就成为专业灯光系统架构的核心。
7 N5 Z* U* L4 k) s8 Y( K1 X/ B" w
8 }% j; [7 a4 R# ?/ A/ }7 Y 多工传送的方式主要分为两大类----模拟多工及数字多式。而多工方式中的主要参数数据为传送速率、较大可控回路数目及使用接插件类型这三种。以下列出过去30年中曾出现过的多工协议,有些早已淘汰,有些还大量存在并使用的老式机器上,更有些还在继续发展并在改善功能中。. n- N1 P' I. K T
& F) J- U3 p/ |
- [1 E* ?% l# g) }8 f$ h
3. DMX-512协议
8 ?) h! q9 Q( Z" y3 j2 p
8 q/ f7 T5 i; y- [1 Z( B 了解灯光的专业人员都会知道这种协议,它是现今使用最广的灯光通讯协议。源自于美国USITT协会把Colortran公司的CMX192中的Band rate从153.6Kbit/s提升至250Kbit/s及192Ch变为512Ch后发表(CMX与DMX结构大致一样)。当初发表时Mark after Break(MaB)为4uS,在随后的使用中发现常有讯号刷新的问题而把MaB延长为8uS并定义为DMX-512(1990)版本。它的广泛使用是由于结构简单、成本低、容易理解等,各大生产厂商先后把DMX-512接口加到产品上。这协议推广成功且大家乐于使用的另一大功臣却是这数十年来电脑灯具的发展迅速及大量使用于大型演出中。用的人多自然促使大家对它的加深理解,越发觉它的使用限制以及对将来整个灯光演出行业发展提升的影响。8 Q. z% s8 ]8 e/ i
6 @% z9 ~( i, g, w 争议较为厉害的几点为不能进行双向传输、传送速率慢、不能加载其他资料内容(DMX只提供回路及亮度的资料)等。看到这里大家都可以比较清楚知道我们明天需要怎样功能的协议来完善灯光控制的架构。不错、在电脑工业中已经使用成熟的以太网络可算是一个方向。以内含处理蕊片的电脑调光台来处理并维持整个以太网络的通讯在今天已非难事。" D/ f, D1 B/ s4 r0 r+ W/ A
8 Z ]: F) {0 {, `# Y: m# r
2 `1 ]) h4 Q+ N3 {6 g" n 4. 灯光以太网络
6 _7 @. @3 F' M1 s# Z* v5 F# Y- j7 H# l6 J6 d; g" k
大约在二十世纪90年代初,Strand Lighting公司以他们原有的SMX协议内容(包括双向传送、错误报告等功能)发展出头款以"以太网"架构和TCP/IP平台的灯光网络系统-SHOWNET,并应用在旧金山大剧院地震后重建的工程上。在这十年里灯光以太网络的推广是艰辛的,要求灯光从业人员接受一套较新电脑的介面不太容易。他们认为灯光控制只需要回路及亮度/数值变化便已足够,其他的数据均为附属;并扬言君不见没有这些数据提供的年代演出还不是一样进行。此话不错、但时代是往前走的,大量的数据提供、并行平台、全跟踪备份、多重优先权限控制方式及资源共享等优点在现今制作复杂的节目及大型演出中提供了非常便利的工作平台。在往后的日子其他的产商相继推出他们的网络系统,大多都以"以太网"架构和TCP/IP平台为核心如ETC2NET,COMPUNET,ARTNET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