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数字录音设备_场所设备_音频应用论坛 - Powered by AUIOAPP

音频应用论坛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音频应用

[空调制冷类] 简谈数字录音设备

[复制链接]
音君子 发表于 2005-12-30 05:40:0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简谈数字录音设备% X" x+ N& X5 g* l- A7 Z$ z
& R$ r( e  L- y
近些年,电台、电视台、音像公司,甚至包括一些个人MIDI制作室等都面临着设备数字化的问题,而市场上的数字设备种类繁多、型号更新快、功能复杂,为了能给关心数字设备的人一点儿参考,这里仅对几种数字音频设备作简要的比较。 按照所使用的记录载体来分,数字音频设备大概可分为:磁带类、磁光盘类、硬盘类。
2 `( c# V3 b3 l) c0 N+ }9 U
4 g- c6 u3 Q! n磁带录音设备
9 v' B1 B6 Q$ t* T6 F6 Y% {
, n( h( J9 A6 @# \* O9 d磁带类里又有卡带式的DCC、固定磁头开盘机式的DASH格式的录音机、旋转磁头的RDAT等。 6 ?. y; Y4 H$ A4 ~# |
1 m3 T* }6 J- [8 y+ v6 B( v
1.普通盒式磁带数字录音机DCC
! D# f7 N8 N0 k+ T1 n0 }& V! Q- x9 `5 C
DCC是一种在普通卡带上发展出来的,可兼容模拟卡带的数字记录格式。从技术指标上看,DCC已经达到CD的音质,而且还可以记录一些相关的文本信息。
1 N- S# ?" I# w" Y
7 }& ~7 F' N6 O5 W- m  T2.固定的磁头数字录音机 , B5 d7 k# K! C2 T' Y/ D
. R' I% O5 _4 X! ^, Q) M) M8 L
DASH格式的数字录音机,是一种固定的数字磁带录音机,根据磁带宽度和带速的不同,其中又有若干种格式,其外形与操作方法都开盘机差不多,曾经得到过一些用惯了模拟开盘机人的青睐,不过由于磁带在工作时裸露在外,上带、卸带很容易使磁带沾上尘埃、带上指纹或被划伤,增加误码率。 " o" j8 M: }6 n% z7 U5 B+ ~
/ @4 {* t) d; i$ {7 ?) P( Q
3.旋转磁头数字录音机 ' z$ R4 D  K7 K/ F, {. e

! P6 |$ w5 W9 ~$ p1 A旋转磁头的数字录音机,称为RDAT,是目前比较常用的类型,又有两轨DAT和多轨DAT。RDAT是70年代在录像机基础上,采用PCM编码发展而来的。近几年又出现了8轨的旋转磁头数字录音机,FOSTEX、ALISES、TESCAM等公司都有不同型号的8轨DAT,有些是采用小1/2录像带,有些则是采用掌中宝录像机所用的Hi-8录像带。电台外出采录实况、电视台搞晚会、音像部门的节目母带以及各电台之间的节目交流,现在大多采用这种DAT录音机。 4 ?. V3 Z; h* \  d/ |
1 t+ _% h+ e) b/ z/ G9 D
4.存在的问题 & @: b" z7 r8 D8 q/ F
# }/ q1 k) ^& G: [  p
以磁带为载体的数字录音机,从音质上讲,不会有太多问题,但是毕竟没有脱离磁带、磁头这些易磨损的媒体,磁带受损后,因丢码而产生的噪音,往往是难以忍受的噪音;8轨DAT所用磁带使用前,还要进行1小时的格式化;再有,高速旋转的磁鼓也很容易磨损,因而造成诸如时间码出错、无法同步,甚至根本无法录放音。作为广播节目的制作部门,经常要做一些繁琐、复杂的剪辑工作,比如剪去一个字、前后调顺序等,这种磁带方式的数字录音设备就无能为力了。
4 l4 U  }4 E6 N/ E# ]$ G& b  \5 I8 m; m, G6 w

. C+ h: y; P' i4 q3 I8 Z磁光盘类的录音设备 " R$ X) g& l- a) `9 d, Z

3 D8 T5 A$ P) r% N' v1.磁光盘MO : s+ w' t/ K, `) n/ ?& a

& r1 @* c& ^  B) ~* U6 C1 S( h: O5 iMO(Magnetic Optical Disk,磁光盘)已被开发成一种数字音频记录载体。国内外都曾有MO录音机问世。从性能上看,MO没有使用数据压缩技术,但可以进行一些非线性编辑工作,放音时可以像使用CD一样,比较适合电台、电视台的日常工作。不过,MO刚刚出现时,由于所用的磁光盘的价格一直未能降到普及水平,从而影响了这一类型产品的推广。 3 O0 n2 @3 d8 G) q
5 i* P4 P4 Y0 V: D6 @3 _3 ?
2.小型磁光盘MD   k7 F1 N  u$ L' K

/ Q# j9 e' j, C: p& {与MO非常相像的就是MD(Mini Disk)了,只是MD采用数据压缩技术。数据压缩的原理是建立在声音的幅度掩蔽与时间掩蔽效应上的,去除因掩蔽效应而无实际听音意义的冗余和不相关信息,可以节省相当一部分存储空间。经过主观音质评价,6:1以下的数据压缩,人耳基本上是听不出音质上的变化的。放音时,MD利用偏振光在磁场中偏振方向的扭转,读出磁光盘上的信号;录音时,先以激光加热,使盘上磁性物质去磁,再通过磁头从新磁化。再者,MD使用了数据缓冲技术,防震性能很好,使用也很方便。MD盘比较便宜,例如MD采访机也更新得很快,其价格已由开始的六七千降到了两千左右。所以,目前电台、电视台MD的使用率算是相当高的了。很多新推出的MD机在节目编辑制作上功能更加强大,所以MD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
4 k/ Z' Q5 ?5 O5 X. _, L# `* a9 ~9 E7 U+ ^' C
3.其他磁盘、光盘录音机 & K0 Y4 y$ K* A, d* H" i) ?
! y6 i/ ]$ F! [+ E% n5 p0 D2 @( |
除了磁光盘类型的数字录音机,还有一些使用计算机3英寸的磁盘录音机,不过记录时间才几十秒,多数用来播放电台的版头与广告,随着电台数字化、网络化的进程不断深入,这种磁盘录音机很快就又要被淘汰了。光盘类还有CDR(可写CD),目前也有多种型号问世,同时还出现了可反复擦写的CDR,多用于节目交换、资料保存等,但在节目制作过和中,用途不多。 . T3 g6 W; U$ V- C2 b

) R7 I+ ~0 S& M" O8 V" S- ?8 I$ c) r" Z) F4 ~, [
硬盘类录音设备
9 i- K! f3 r) C8 P" W$ u% ?+ _. \; }5 F8 r8 Y( I
1、硬盘录音机(Hard Disk Recorder)
2 b; ]' U; k; ~+ b% y
) _$ C9 ~3 d4 {) v, R% H9 w  ]硬盘录音机,虽然出现相对较晚,但发展得很快。一般使用较多的是8、16轨硬盘机。硬盘机读取时间快,除了具备与MO、MD相似的剪(CUT或DEVIDE)、移(MOVE)、合并(COMBINE或PASTE)、删除(DELETE)和消除(ERASE)等编辑功能外,还增加了复制(COPY)、撤消(UNDO)等功能,用起来会更灵活。比如有些硬盘机除有8 个真实轨外,每一轨里还可以有许多条虚拟轨。如果原来的节目被洗掉了,而补唱的可能效果还不如原来的,好在硬盘机提供了虚伪轨,只要硬盘空间允许,就可以在同一真实轨里录好几个虚伪轨,然后可以比较那一遍最好作选择。硬盘机的另一个好处是准确、方便的同步功能。DAT用久了同步会差出几帧甚至更多,特别是做电视广告的,同步要求很严格。另外用磁带录音机与MIDI音序器同步时,先要录一轨同步码,既费时又占轨。而一般的硬盘录音机都具有经较完善的同步功能,既可以与视频设备同步也可与MIDI设备同步,还可以与其他的硬盘机同步,其同步码有SMPTE码、MIDI的MTC码等多种类型。做民族乐器录音时,MIDI采样经常出不来那味儿,所以总是希望能把MIDI设备和能录真乐器的录音机同步起来,这时候硬盘机就大有用场了。只要MIDI音序器不变速、变调,同步起来的硬盘机就相当于一个可录真乐器的MIDI设备了,而且有些硬盘机上还提供了多种时间显示,例如有时、分、秒、帧形式,或有小节、拍子、时值的形式。硬盘录音机一般都是16bit量化,采样频率有48kHz、44.1kHz、44.05kHz等多种选择,线性不压缩,对硬盘的存储量要求较大,540MB的硬盘8轨可录取2分种;如果换上2GB的硬盘,8轨可以录到50分种左右。硬盘机一般也都提供了简单的调音台、跳线盘等功能,有的还可以加装显示卡,把各轨信号的波形与相应的操作在电脑显示器上显示出来,很像一部数字音频工作站。 4 ]8 o  l& b! Y, ~2 y4 U
! ~- ^2 m& I( f& b1 P. z( }
2、数字音频工作站 / g9 z; L9 U$ f: w1 _

: @6 o* j3 I3 b) T1 h) \数字音频工作站DAW(Digital Audio Workstation), 是目前最尖端的数字录音设备,不仅仅单机的编辑功能日臻完善,音频工作站正朝着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尤其适合电台、电视台等这些广播单位的使用。数字音频工作站的编辑功能比硬盘机又要强许多,除了剪、贴、复制、删除等功能外,还增加了过去靠周边设备才能完成的音频信号的加工处理功能,如延时、混响、镶边、压缩、限幅、扩张、噪声门、均衡,以及可提供入号的时间压扩功能,也就是说,可以做到变速不变调、变调不变速,这是以往所有音频设备上都没有的功能。这种功能特别适合广告制作 ,比如32秒的广告,音调不用变高,就可以压缩至30秒。最新的数字音频工作站还提供了更特别的音频处理功能,比如对噪音的处理,过去人们一直在用dbx或Dolby A这些互补型原理的降噪器,但对于一些有声历史资料、老唱片、老磁带,这些降噪器就就无能为力了。而在工作站里,可以先将老唱片上的炒豆儿声、老磁带上的唰唰声,采样下来,再按该采样摘除这些噪声,经过这样几次处理后,效果会提高好多。 0 e2 [7 s  p  @% M

8 h3 p  x* V: f5 c! ?3.数字音频网络
& f* ^0 m: z, d) g! B& P
! K& T/ i) N* h, R5 h( o3 e& e把每个音频工作站作为一个网络用户,再辅以必需的管理站、播出站等,就可以建立起数字音频网络。对于广播电视机构,过去要做一个节目,编辑人员要找好多音响、音乐资料带,然后录音、合成,再复制到播出带上,送播出部门。在数字音频网络中,音响、音乐资料可以从网络的服务器或资料库里调用,实现资源共享;节目在录制工作站上做完了,也送到服务器里,经编辑审编后,由播出工作站播出。网络除了可以处理声音信号外,还可以同时传送文本信息。网上有资料管理、录音制作、编辑、播出管理、节目播出等许多特点,是未来广播电视发展的趋势。各种数字录音设备,都有各自的使用范围,比如在分期多轨制作中,进唱时,免不了经常要在一个接口处改来改去,工作站编辑功能虽然强大,却不太适应这种同一点附近反反复复的放录,所以数字多轨DAT还会有相当的市场;而在一些家庭音乐作坊里,使用多轨硬盘可能更方便;在电台、电视台、广告制作公司,音频工作站将会大显身手;记者采访、民用录音,可能还会用MD;节目交流,可以用DAT、CDR等等。
6 B4 u# q8 D9 H) A- }# s/ Y% U. R6 L% h/ z+ ?$ {

! j4 U) v4 s8 h! p) l; }: [+ m8 K9 z! A& [/ D2 h; m

- o$ f' t2 ]" K" U; O) H1 ]( ~5 H6 ^* Z/ x
1:48 | 固定链接
' z1 H& ]/ e& Y& L+ g( J6 y2 G; F+ V% N8 g) U) S
* t+ \$ |# U- L. A' d# m1 Q' I
( p6 M7 l* A- p# C" T

* I1 _1 G, U& }: E1 n$ G; w( h' c! I3 N  K) I" Y
话筒放大器的使用' L+ f6 y" t0 N: W0 V9 U2 J

3 n# K) j# `7 n2 A9 [7 _5 l1 f9 J话筒放大器的使用 . T3 n3 A$ ?6 M/ Q6 s; ~) \4 a0 N" e
9 M! w* T0 Q" h

6 F' Y; {; ^# m, T  N5 B2 \  y2 y# [

$ [  k1 J9 i# [' R
. e) S$ L. t7 X6 t9 U话筒放大器,简称“话放”,是对话筒输入的信号进行放大的设备。 * c3 l" M. O# Y5 |2 R- r
/ e7 c. k. M/ [* b; {
无论我们把话筒插在调音台上,声卡上,或是卡拉OK机上,这些设备都有一个(或多个)话放,那么,还有一种是独立工作的话放,他只负责把话筒信号放大并且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然后变成线路输出信号再输出出去。这种独立工作的话放一般来说是比较全面并且专业的,我在这里只讲这种话放,以及数字调音台上所带的话放。
/ r! b) p/ q2 {1 q
& U% m* O% I% }' n5 D这种话放通常带有以下功能:1、压限器;2、EQ;3、扑声消除器;4、嘶声消除器;5、噪声门。我个人比较偏好使用其中的压限器和嘶声消除器,其他的都在后期缩混时再作。 , ?9 S) i% ~  F& @

" I- c( ]$ \$ p/ c1 X' B  }首先,我们先将话筒线与话放连接好,并通过正常的声音测试调整话放输入电平。以人声为例,让歌手跟着伴奏正常的演唱,并调整输入电平,使声音峰值不超过设备的截断电平即可。
9 {0 a; x: D" O( H; Z( h( Q
  o( ?- {9 J5 Q: F; J第二步:调整压限器,压限器的工作原理驴兄已经给大家将过了(参见“学历与研究”中的《动态神功》文),我这里只是向大家说明压限器在针对人声以及一些简单乐器时的使用原则。 3 [6 e$ e# Y5 d& s9 K8 O
8 a1 n) b) [# O+ j4 B) G
最至关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使用压限器的目的不仅仅是压缩声音的动态,使其具有强大的表现力和丰满度,更加不能忽略的是--压限器的使用不能让听众听出“痕迹”,也就是说,一首歌,或者一件乐器,如果你录出来以后让人感觉到声音出现以后有一个被压缩的过程,那么,就是你使用压限器的失败。 - Y8 D9 E6 D8 I' f; z

8 E: H3 v8 _# }那么怎么做到不被听众听到压缩的痕迹呢?我仍然以人声举例:
" I4 a; t6 K2 F- ]& D
; [# E8 X' p& B, z+ v# c当歌手演唱的是一首慢歌,那么声音的要求在绝大部分的情况下是流畅,稳定。在压限器上,要作的就是适当降低启动时间,增加恢复时间,降低阀值,并且增加压缩比,我通常使用的经验是:启动60ms左右,恢复150ms左右,阀值-20db左右,压缩比为4:1或6:1。当然,这个数字不是一定的,不同的人声、不同的设备等等不同的条件,都会产生不同的压限器调节,这要靠大家自己去实践。 ! |1 P' P' P+ E! ]1 Z
1 K+ a1 T5 f7 h* k( S$ z5 q
当歌手演唱的是快歌的时候,需要的是声音爆发力强,并且干净,不拖泥带水。在压限器上,要作的就是适当延长启动时间,减低恢复时间,提高阀值,并且使用更加大的压缩比。我通常使用的经验是:启动150ms左右,恢复50~20ms左右,阀值-8db左右,压缩比为8:1~10:1。 " K( H: \1 o# d1 d6 p1 N" K
# o; U1 J  ~+ N- P
在前期录制人声的时候,没什么可能把声音的动态一次性都调整好,在后期缩混的时候肯定还要继续调整。
7 r. b9 A3 @, @  W  G* q. L$ X1 o0 B
至于嘶声消除器,大部分的话放上比较简单,只需要设定门限和消除量即可,嘶声消除的重点是要使声音不因为处理而变的浑浊就可以了。 ! A% b% X0 B# G
' W7 C- y5 H. p* ~/ P5 k
至于录其他的乐器,在调整压限器的时候把握一个重点就是:所有的声音经过压限器的处理之后都尽量不要带有压缩过的痕迹,都要流畅,才好。
! o" x* V: h8 x6 B& _$ s4 ]! r* A; `% `% j1 ~  H6 y
3 V3 l* f; H& g& Q3 U0 H6 |1 e6 t! i
一、录音环境不同:
0 f) [7 Z& j8 x$ a' h4 g0 |1、大型带自然混响的录音棚:这种录音棚的拾音区面积大概在100平米以上,并且拥有良好的声学反射条件。在这种录音棚里录音,是要根据需要来收录反射声部分的。那么在使用话放的压限器的时候,就要尽量降低其压缩比,也就是说,如果压限器的压缩比太大的话,当声音的音量达到阀值时,压缩器就会把超出的电平很大程度的降低,那么随之而来的早期反射声也会同样的被降低,那么,得到的声音就不能正确的原始的空间感,这种情况下,最好把压缩器和扩展器同时使用。就能防止某些声音电平过于小的问题。另外,因为降低的压缩比,那么,过大的音量电平可能会使声音失真。这样,我们就要适当的降低阀值,让压缩器从比较低的电平就开始动作,并且保持柔缓的压缩过程,但是,要记住的一点是,不要过分的减少压缩器的启动时间,因为在硬件压缩器或者某些仿硬件的软件压缩器上,减少启动时间会导致噪声的增加或者声音的失真。 + j, [# R7 e2 @
' U+ E3 Z- q3 H. P* T! c, h  |
2、小型吸声型录音室:这种录音室通常面积不是很大,但是吸声作得非常好,在这种录音室里,不用考虑反射声的录制,所有的声音的空间感,都要靠后期的处理来得到,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放心大胆的使用话放上面的压缩器,在这种情况下,所要注意的只有一点,就是尽量不要使声音带有太多压缩器处理的痕迹。
) s" ^5 q& S. u9 z- X
4 N4 I# ^0 q1 d: Q7 ?5 b) |( ^8 D上次,我说过这个话题以后,有朋友问我,压缩器的处理还会有痕迹吗?怎样避免呢?回答是这样的:首先,压缩器从原理上来讲,通常是不会给声音的处理带来痕迹的,但是,由于人的听觉神经的特性,导致人耳在很多情况下能分辨出来压缩器处理的痕迹的。大家都知道,人对高频声音的敏感度远远大于对低频声音的敏感度。那么,当压缩器工作的时候,虽然对声音的高低频进行了同等程度的压缩或降低,但是,在我们听起来就会感觉压缩器对高频的衰减比对低频的衰减要大,那么,就会导致我们感觉,声音经过压缩器的处理以后变得有些“闷”或者“瘪”了。 * [& L! u3 K9 K. U( T% @
' E8 _5 P5 T9 l: _
这是一种情况,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当一个声音的电平超过压缩器我们设定的阀值以后,压缩器会在启动时间到达的时候准确的开始动作。但是,从声音电平达到阀值到压缩器识别出这个电平达到阀值是需要一个瞬间的,这个时间虽然非常短,但却是绝对不可以忽略不计的,尤其是数字压缩器,这个问题就更明显。那么在我们的耳朵里听到的就是声音在“出来”以后又被“打”了回去,更增加了那种声音的那种“闷”的感觉。 6 A6 O  N, j9 z% m7 ]% A

2 d; J9 D* o; n那么,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当然,用更好的话放或话放是最直接的解决方法,例如“红条”、“蓝条”之类,但是,如果我们没有那么多钱买那么好的话放怎么办呢?我们只好从现有的设备来想办法解决了。下面我就把我在使用中的一些经验说说,首先是尽量避免使用过大的压缩比,这样,声音在达到阀值以后,就不会被很大程度的压缩,而导致声音“闷”,如果一定要使用大压缩比的话,那么最好适当的降低阀值,使压缩器从比较低的电平开始动作,然后尽量使用软拐点。使声音的压缩过程尽量“温柔”一些,其实说了半天,上面这句话才是关键,我们要使压缩器动作温柔的方法有很多,例如,降低阀值,延长启动时间,降低压缩比,使用软拐点等等,结合使用各种手段,并且要经过不断的实践,才能找到最适合我们自己设备的处理方法。我说的这些方法在后期缩混的时候作压限器处理的时候也同样适用,具体的,我到讲缩混的时候再讲。
6 H) E! B4 |" y, R1 W2 |8 v3 ~& ^" q
二、声音类型的不同: 4 @; r2 \3 W3 [! R' H$ C
8 ^8 C5 }1 t; U9 J( }: a# O4 A5 a
我所说的声音类型的不同,主要指的是人声,因为我发现,录制人声所需要调整的地方是最多的,比录制鼓组还要费力。
6 |+ X! O8 S% k, |" V
8 a7 H6 b8 x8 t9 C( Q要点:尽量使你听到的人声接近你最终想要的人声感觉。
& A& Z2 t1 ~. V& f
; R5 d: a# e% l我把不同类型的人声大概分为3种:
, S; k* W$ q  c+ Q( t; Z2 d9 h$ _6 [
一、声音动态范围非常大的歌手:
+ g4 i0 m$ f- i' q# a9 h这类歌手,一般都拥有铁一样的嗓子,尽管他们平常和你说话的时候可能显示不出来他的动态范围,但真正唱起歌来的时候,就不一样了。首先,对于他们的声音,我们需要知道我们最终想要什么样的声音。这也就是我所说的“要点”。如果你想要的声音是保留他原有的大动态,那么,你在前期录音时候对话筒放大器的调整可能就会非常的吃力。但是,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千万不要认为动态范围大的就一定好。太大的动态有可能导致当声音音量低的时候,显得模糊,尤其是和音乐混在一起的时候。那么处理这类声音主要是要把他的动态范围不留痕迹的降低,举例来说:歌手的声音最小的时候可能是-60db,最大的声音可能是0db,也就是说,他的动态范围是60db(这只是一个例子,人声的动态范围很多都是超过这个范围的)。那么有可能在-35db以下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听不清楚了,那么,我们就要把他的声音的动态范围降到35db以内,以便我们的成品能够让大家都听清楚。在这里,我们主要使用压限器来调整声音,至于如何调整,前面的课程已经讲过了,我就不再重复了。 5 \, C! U  f; k+ w0 U  j8 U

# y4 l  K6 F9 a- v二、声音小的歌手:
  E! F" ~5 _2 t3 D, {对于这种歌手,我们反而要想办法增大他声音的动态范围,以使他的声音听起来更加丰满。那么我们首先要增加前级放大的量,使他声音的峰值尽量接近0db,那么,如果因为这样产生了不必要的噪声了的话,我们可以暂时不去管他,然后在后期的时候再去作降噪。至于压缩器的调整,我们要以声音的丰满度作为首要考虑的事情,在丰满度欠佳的时候,我们就要用扩展器等等手段提升其弱部音量,使他的声音能够听起来尽量的“大”。
; r! Q3 W+ d6 m6 D, ~- c) j2 G7 \
( M# V  w. d$ E0 r2 N至于其他的声音类型,我前面都已经大概说过了,这里就不重复了,这个章节,只是补充前面遗漏下来的一些东西。
' y4 a$ P! s( p4 ^" {6 b9 g& k6 ~  X. c
% F, r3 U: x- H0 K

/ K( e2 U% g* `" }1 C" e- H3 d& X
3 p9 [% U& }1 c0 _3 ]+ Z0 r9 P3 H, F1 ~/ U4 \1 w9 I
1:46 | 固定链接
# ?0 a* @+ K9 Y  r4 ^' k
( Z) c# F# S' W9 ?7 A! N: O% R9 l$ ?) s2 B" n
; \+ A$ c" d4 }" l  w# M1 i) E# ^$ Q

7 g/ {' f' v3 N4 |, R+ x+ w6 j. |7 F& J7 ^
DJ Too( @  V% ~5 f+ ~% [9 M3 b- }- y& l
" _0 y  ^' T, h% w! n3 |
母带缩混知识讲座!
; i& ^2 T5 l  i0 [! S% l2 ~5 `1 k. Q+ Z3 q) M; f
No.17 v7 c0 w' O! e2 I" F8 R
: M3 U/ a/ s  F# F" m7 U
母带处理软件——臭氧1 G7 M( t% U! _: X( r

2 h9 Q* e7 K* n. v0 L$ M" P; \8 k3 D诸位,今天我给大家简单讲讲臭氧。请注意,这不是一次化学讲座,而是和音乐制作、后期母带处理有直接关系的。这堂课的时间可能有点长,课前喝水、饮酒过量或肠胃不太好的同学请马上去趟卫生间,听课中耐心不足的同学举手后可自行离开。9 G/ b* f0 ~& R6 d5 {7 F

! p$ q8 D  G6 x3 H! F, \教学目的:通过对臭氧(OZONE)的了解和熟悉,使同学们对母带处理有个正确的认识和清晰直观的印象。而后学以致用。4 G4 @: \# w* C4 G) q
. R2 Q1 G& O8 v- h+ r& A/ ]
教学对象:非大款、非死硬的硬件至上者,有一定基础和经验的音乐制作人,电脑音乐中级人士,以PC机为主要生产工具的录音师,各类在校的、音乐或录音专业的大中专学生。
' |" t+ r* ~" i5 N& C" O9 S
1 q- f- R+ f% C4 d  k; W3 ^: Y1 a本次课时:180分钟
% J8 D. i7 }6 V4 T% g1 v
0 t% b/ `' |) k" k) J6 t' [教学提纲:- i# I6 r3 R, E7 l0 Q7 m% H

6 F, i2 r* [  I1、关于母带处理和OZONE的简介. G! B0 r: X6 O" X; d0 J
2、我的几点感受
$ ?! K5 a* Z- @$ }3、基本功能与操作简介3 Q3 W/ e. l2 b' Q
4、具体案例分析
1 ~0 Y" G4 G% z# |3 x5 W5 N5、技巧、经验与功能拓展
( c! \& U( R% I) U3 Z, @6、吐血发放OZONE最新版的安装源程序(供且仅供内部交流、参考)$ D: u1 J8 \0 @% ]* O$ v# \+ a$ R
+ T$ a) H+ v$ C( S+ r/ _
那位说了,“母带处理”是怎么回事?哦,就是处理母带……吃这碗饭的都知道,录音混缩是件体力活,而且很多时候还是重复劳动的体力活。体现之一就是为了使作品更专业,要全程的大玩特玩效果器和各类设置、调整、处理。录音的时候要前置,录完要处理,而后要混缩,合成输出。(各类前期工作的艰巨性、重要性和复杂性不在本课的教学范围之内,一概略去)。很多时候,混缩出来的成品总是不尽人意,比如整体上的音量、均衡、混响、空间感、温暖感、自然感、声音的质感、穿透力、爆发力等等……所以往往还要做最后一步的调整和处理。其实这只是业余的简单说法,母带处理不是件小事,绝对不能忽视,它甚至能从整体和宏观上进一步确定或塑造作品的艺术魅力与个性,尤其在做专辑时,多首作品之间在诸多方面都必须要做到协调、互补和混缩方面的风格统一。
- `  w( m: j% v0 A2 [( z
' Y8 z+ p1 x6 [( Z" ~" ?/ J( Z臭氧,即Ozone,是一款运行在DX平台上的综合式音频效果插件,主要用于后期的母带处理。该插件界面超酷、功能强大、操作复杂、品质一流,目前最新版本为2.01,由izotope公司开发。(该公司我鲜有耳闻,微服私访了一下,这家乡镇企业似乎除了音频外,还做图像方面的业务,端的是声色犬马、范围广大。)
4 E1 I+ R2 ?3 v
3 X$ V+ v# f# O# Y尽管在个人计算机上,利用各种技术、依托各类平台和驱动开发出的母带处理方面的软、插件很多,但Ozone无疑是出类拔萃的一款佼佼者。囿于个人的认知、发展才是硬道理的道理,我现在不敢拍胸脯说Ozone就是PC机上最好的母带处理程序,但我毫不掩饰对他的喜爱和重视。
5 U, O% E, E% w3 {2 s6 K; z! u8 H  G2 ~* M2 b4 K8 P( r: b
三年前,我曾专门写过一篇详细介绍T-Racks的文章,那只青面獠牙的恐龙也是专司母带处理的。当初让我欣喜异常,而今天,就在5分钟之前,我郑重其事的把恐龙的安装程序请到了历史的垃圾箱里。虽然事实上,我不用恐龙已经很多年……5 ~* ^+ r3 ^" t
4 j) [/ N2 V' j: g2 \' b" M& _
Ozone不容易上手,没有扎实的录音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混缩合成经验,几乎不可能玩转它。千万不要以为简单的使用它本身预置的方案就能得到完美的最终成品,尽管这些预置具有很大的实用和参考价值——所谓兵无常式、水无常形,我希望能授人以渔,而不是给你活鱼。更不要以为你进入了一个新出的即时战略游戏——不错!OZONE的界面的确超酷,基本以具有沉甸甸质感的硬件仿真深灰色为背景、亮绿、瓦蓝的字和线条为主,随便点点,总会有一些新的界面以动画式的卷帘徐徐展现,也因此,让刚开始接触它的人觉得操作如此复杂和玄妙,使你几乎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就适应和摸索到它大部分的操作定式和功能。( m6 n0 ?2 I6 N  H! \$ }8 _- A! i
4 ?* z& n& }' e( T8 M; `
我用臭氧有些日子了,感受比较深的有这么几点:
. W8 B# I: |- M) ^, [3 L% m9 {) I2 Y3 n: B' u% F. w' @
1、这是一个组合式的音频效果插件,可以自由设置各效果的连接顺序,可使某效果“SOLO”或直通。有醒目、直观、简便的作用流水线图示,鼠标实时拖动。) r( W8 Y1 D7 t; |+ j4 }* E" S+ W
% S$ N/ [$ g4 E- e$ t
2、OZONE包括以下几大项激动人心的母带处理效果:10段均衡器、混响器、电平标准化、高质量的采样精度转换、多段激励器、多段动态处理、多段立体声扩展、总输入/输出电平调节。每项效果都至少有两个以上的界面供设置、调整或查看,点击效果名称前面的按钮可以进入该效果的设置界面,点击ACTIVE前面的小灯可以激活或关闭该效果(关闭后该效果不作用)。
5 @. Z( b  S( \9 I: g0 T% [/ o( `1 S1 C6 P) E  `) F, p6 N
3、当然,好钢未必只有刀刃才需要,你完全可以把它当成是单独的音频效果插件,不一定非在母带处理时才用。
- H) D0 f# A' g
* J1 E8 ]& M1 |! _8 o+ T4、就象一个大型的游戏软件,该插件全程、全处最大限度的使用鼠标,推荐使用带滚轮的三键鼠标,甚至滚轮键和右键按住不动等动作,都会发现情况有异。同时,OZONE提供了丰富的键盘快捷键(多是组合式的快捷键)。
! w8 m* t6 i, q
# X( g+ \1 E, o- A* ]$ ?' v# k5、界面超酷,甚至有些界面是半透明、相互叠加的!感觉很刺激。第三次重申了,汗……
# m+ G+ p# h6 R4 s8 c$ Z0 I/ H' ^% |6 `* B, y+ P  J% @
6、丰富而实用的效果预置;强大而灵活的定制管理……! t! G" r0 B. G. i, r

5 y' x/ D; b- k# A: ]7、还有很多,课时所限,恕不一一列举……0 H4 P6 c4 ]$ j2 L% V7 J$ ?6 U
& B) ?3 u+ o" x+ `" W/ E& C
下面,我针对OZONE的几大基本功能分别做一简要介绍。  C& }  i% [1 c, z7 [8 J
! T: e( t* M- _/ L
1、均衡,默认是10段均衡,可任意定制频段数量、范围和频点。增益、衰减、Q值等和同类软插件的操作大同小异,特色在于拖动频点时,该点自动变成瞄准镜的中心点!具体的参量随鼠标移动而显示,双击可使其动画式复位。还有一个参量设置的窗口,点Options即可,其它效果同理,即某个效果的设置可以在多个窗口、界面里协同、补充、共同完成,这么一来,让OZONE的操作变的复杂而灵活,也让用户的创造性、可选性、自由度、个性化方面得到了无与伦比的拓展。
" d9 B/ V7 I  t9 N+ W; w; D4 X7 O' v: M" z
均衡的使用,非常广泛,也很有讲究,它几乎贯穿了整个音乐作品制作的全过程。母带处理时的均衡,要从大局出发,着眼点是整体的和宏观的。理论上说是提升或衰减某些频段的音量,感性上说,将直接给人明亮、饱满、结实、有力,或灰暗、朦胧、沉闷、散漫的听觉效果。为了更接近你的创作理想,均衡往往配合着感性的主观判断和理性的频谱分析器一起工作。
1 ]2 ]8 b2 {" x& \) z$ n6 L' y4 U
1 @. O: y6 F" @1 X5 X$ E- a) p影响母带处理(包括均衡、混响、声相、声场等效果)有三个常见因素:
4 H  j2 t2 t4 B- @) C# F1 W5 s4 B% N$ ~! ~3 g; H
一是主观听觉判断有误,原因可能是听音时间过长或状态不正常,产生生理性疲惫及迟钝(这是有科学依据的),也可能是你根本没感受过“专业级”的成品效果,就好像一直吃窝窝头长大的人,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汉堡的味道。这一点其实是半主观、半客观的因素。
# k  D8 L) c" V$ |* Q$ P! K7 b$ u) l+ o! n" s) V% h
二是监听设备不够标准。谁都知道,做音乐几同烧钱,那些专业级的设备绝对不是大多数工薪阶层勒紧腰带攒两个月的工资就能弄到手的,可以这么说,你绝对不能指望¥3000元以下的监听设备能给你的混缩及母带处理提供准确可*的听觉依据。这是客观因素,绝对不会以你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7 ]- Z, k% O4 Y" @" N$ m: e; b& w. t0 c8 O6 \. W; V$ Y
三是画蛇添足,过犹不及。在一些经验不是太丰富的新手身上,这一点体现的非常明显。他们似乎形成了一个定型概念:各类效果是一定要加的,不但要加,还要仔细判断出加了这个效果……如此一来,过分注重局部,忽略了整体,很容易将一些不该加的效果也加了,本该加适量的效果加滥了……这就完全是主观原因了。/ u: f( r7 T2 q- c

( W4 f) P' [* g, F- ~2、混响(Mastering Reverb)。这个混响器又让我开了一次眼,看起来似乎应该归到“模拟混响器”这一类里,有直观的高、低频混响声带通滤波,互不影响的干、湿比例调整(混响密度),可以自由设置空间的大小、宽广及衰减度。所有设置,鼠标拖拉/手工输入具体数值均可(其它效果的设置同理)。我仔细测试了这个混响器,很出乎我的预料,声音比较自然和温暖,尤其是残余音,声场表现也很好,这也是我见过的为数不多的带实时响应的声场扩散图示的混响器。
% V) G3 }8 S- z, k% n* A; R) o( b
& A  W4 `" u0 f! {7 t$ x& i请注意混响界面右下的声场扩散图,我个人揣测,+L、+R,-L、-R代表的分别是前左、前右和后左、后右。这是一个准360度的二维声场空间扩散图。
5 E2 Y7 Z+ Q: _$ M% _/ S; _
1 @$ `2 r5 C* }- ^母带混响的处理不同于混缩时的混响添加。首先必须要考虑的是不能破坏作品的清晰度,尽量不破坏各声部的原有声相,更加合理的设置整体的声场。母带混响的处理,肯定是立体声进,立体声出的,只要你加混响,就一定使整体的声场扩散,使声音*后,减少原各声部的清晰度。但是,合理的母带混响,将会把原各声部融合的更好,更自然流畅,使作品温暖、真实和饱满。这就象烧汤时的佐料味精,如果汤已经很鲜美了,当然无需再加;反之,还是酌量放一点比较好。& V% ~( }4 a% Y: x  k
: v/ K' M8 B. E  J& c* a
如果你通读过胡戈(驴半仙)的《混响大法》一文,那么包括臭氧的混响器在内,从理论到实践,就没有你玩不转的了。在此不予详述。
, I' {8 M7 w) e" d* K, \& F
( X% m7 z0 @0 D$ D% C9 |/ ?课间休息,本文待续……
+ K+ p1 p8 k$ V( @( ]7 W& B9 F; B; g) N3 Y- K5 O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软硬产品代理咨询服务:声卡:雅马哈UR22C、罗兰声卡、福克斯特、艾肯、阿波罗 、M-audio 、普瑞声纳 、福克斯特、 达思冠系列 音箱:吸顶NS-IW560C、吸顶NS-IW660 、NS-AW350、低音NS-SW050、低音NS-SW100;JBL 吸顶8124、CSS-8006BM;香蕉猴 gibbon系列;普瑞声纳E5XT、E4.5、 E3.5BT 有线话筒:舒尔PGA27、PGA48、MV51、mv88、mv88+、SM27 ;森海E945 、MK4、E835S;舒伯乐top248s;罗德NT1-A、VIDEOMIC、VIDEOMIC GO、VideoMicro、VideoMic NTG 无线领夹麦克风:罗德 wireless go II 一拖一、一拖二;猛犸lark150 耳机:森海HD300 pro、美奇 CR-Buds 、索尼7506、爱科技K240S、K240 MKII、K271 MKII、K52、K72、K92、先锋、飞利浦 1:飞利浦会务通/会议摄像头/全向麦克风/执法仪/录音笔 2:洋铭便携式移动演播室 / 切换台 / 摄控一体摄像机 / 虚拟演播室 / 微金课教室 / 色键器 3:逻兰音视频切换台 / 声卡 / 电子鼓 /电钢琴 /耳机 4:Blackmagic专业摄影机 /调色台 / 切换台/ 广播级转换器 / 监视器 / 采集卡 5:索尼专业摄像机/佳能专业摄像机/松下专业摄像机/ insta360专业摄像机 6:话筒:铁三角/ 舒尔/ 森海塞尔 / AKG / RODE/ BBS 7:音响:YAMAHA/ 声艺 / 皇冠 /JBL / 真力/咪宝/BOSE /美奇 8:声卡:RME/羚羊/IXI /艾肯/PreSonus普瑞声纳/Focusrite福克斯特/YAMAHA/雅马哈/ickb 9:耳机:铁三角/beyerdynamic拜亚动力/AKG爱科技/索尼/RunningMan/美技 10:思锐三脚架 /防潮箱 /米泊三脚架/意美捷三脚架/曼富图三脚架 11:XSW系列,300.500代理商,EWD数字系列代理,6000.9000定制产品,还包销了全国三个型号:XSW1-825,EW100 G4-945,EWD- kk 205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音频应用 (鄂ICP备13005321号-1)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