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我们与音乐的关系% Q8 w+ j! K* ?/ F1 \0 e9 c$ g) U
; O) x: q/ N! s5 X F对于今日的人来说,音乐似乎很便宜又容易取得,只要口袋里有两餐便当的钱,加上随处可得的网络,你就可以连上 Spotify 里的百万首歌曲——坐着听、躺着听、趴着听,享受音乐仅仅只需按下一个播放钮。一切都很简单,对吧?对于现在 20 岁以下的青少年们来说,这是件再理所当然不过的事,他们有可能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唱片」。$ y, d, @! p+ y; n9 o9 y' {+ z
9 W) @4 ^5 f" T! S6 g3 F然而年纪稍长一点的人们一定还记得,在尚未踏入21 世纪前,那种小心翼翼收藏唱片,从一张、一堆,到一整柜的感动。对于这些人来说,现在这个陌生又奇怪的世界令人哀伤,他们需要点时间来适应,又或者他们永远不会习惯这样的改变。
) B$ T9 F0 V. R1 \7 `8 |
. |% y5 i. s: d( n网络的快速普及与传输速率的进步,将知识传递给全世界,同时音乐、电影、电视影集也被带到每个人的行动装置里,使得人们看待音乐的方式有了根本的转变。
* Y+ e' x0 y9 ]$ \: t% Q2 ]# v0 J5 [4 ~9 L1 v: P/ j
Spotify is everywhere.6 X3 ]7 d# i- _8 Z2 u7 v! Q
iPod: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 Z: h. e6 S# ]& p人类录制声音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 19 世纪,不过我们直接从重点:MP3 的出现说起吧。一旦模拟的声音可被数字化,那么要做成一份或是几十万份都不是难事,复制音乐、传送到全世界,在弹指间即可完成。# G# Z9 f/ w, ?% v/ c- u
6 V, l' {- F, z1 F& W& |每个人都拥有几百首、几千首歌在 PC 或是 MP3 里,就是这场聆听习惯革命的第一个重大改变,听众所要做的只是点点鼠标,就可以排好一天的歌单。
4 K4 W: y- W ]2 N" V0 R
! |3 E6 f# [; O. P, _! k, L尽管 iPod 不是第一台数字音乐行动播放器,但它一定是影响最巨的。有谁会带一堆 CD 在车上,当一台小小的 iPod 可以轻松的装下更多歌曲? o( L$ H1 ^7 K' D
6 k( h {( g3 k2 A
短短几年,这场革命又有了戏剧化的发展。在录音带或黑胶时代,无论如何我们一定得整首歌听完;CD 让事情有些好转,我们开始可以跳过歌曲了;而「Shuffle」键的出现——简直是一个划时代的发明,我们开始可以不受专辑的限制,照自己的喜好随心所欲随机播放。
5 ]! h* `! P/ g% P8 I3 f4 G
; E- s: ~4 X0 ~, l去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几乎半数的人会在整首歌结束前按「下一首」键。9 e* ]3 j+ t- V" u F
/ h/ T$ v1 a5 b; M, b年纪越轻的人似乎越倾向 Skip 歌曲
+ A$ ?! b }9 L8 g& }7 `# ^/ ]& y, `: Y1 Z
Spotify:租音乐给你! e) F) o6 k% [) v& Q7 v
在 MP3 引领潮流后的十年内,Spotify 于 2008 年拔山倒树而来,取代 MP3 的位置,这只巨兽从根本将人们过去听音乐的方式一举推翻。突然间,一个单一的收费标准可以换取全世界所有曾经存在过的音乐——它们都是你的——只要你持续缴钱。
' C1 D! x& b+ {; ~$ B! R/ n j
2 p h" O. E5 j$ o" h5 j2 G* r这代表了「租」音乐,而不是「买」音乐。乍看之下这项服务为我们迎来「无限的唱片收藏」时代:更少的钱、更多的音乐,却少了点人跟音乐的互动。慎重的摸着实体唱片,如数家珍的亲密感,是鼠标拉下来动辄几千首歌的 Spotify 歌单无法带给人们的体验。
0 o+ I5 H2 h8 J5 k/ h0 |7 ^
* z D+ g; R: [6 s, u音乐正在死去
" t a8 e2 K: i! H, k o; R$ s7 k2000 年前出生的人或多或少还有点倔强的保留自己的聆听习惯,黑胶唱片的销量回温证明了不是所有人都对数字串流的攻势毫不抵抗,听起来我们还保有选择权。不过真实情况是,由 Spotify 和 Netflix 陪伴成长的这一代来说,早期收集音乐的方式,不管是 CD 或 iTunes,都已经过时。连 Apple 都承认「音乐正在死去」,iPod Classic 也于 2014 年正式宣告停产, iPod 之父 Tony Fadell 谈起这样的结局,感慨的承认这是无法避免的,「我们不能太怀旧」,并称串流媒体、云端音乐是「天上的点唱机」。 6 G# [5 j& Z' \- P
5 u* _3 w: N; e( X0 X当习惯使用搜寻功能、按下鼠标来取得音乐,要回到过去又慢、又贵、又慎重的模式就很困难。「一次拥有一切」是新时代的标准,并且这看起来不是短时间内会改变的既定事实。7 m2 c+ p4 x- S
; e8 y/ q8 s, l8 ~嘿,别忘了 Youtube 在这波浪潮中也扮演着不可忽略的角色,虽无法像 Spotify 那样有组织、精美的编排歌单,但它同样秉持着串流服务的精神与潜力,而且完全免费,使用它听歌的人口不可小觑。(有多少人是在 Youtube 上等待偶像的最新单曲!)) t! o) Q0 [7 _0 ~; {
- t2 t* l( @" V/ `5 \) g+ I, Q. D \9 v
算法工程师:新的唱片行店员
' T' ]( k1 h5 r' D4 D6 Y4 M- W: h5 y6 t, o
当有数不清的音乐在眼前,听众就需要一个向导——无论是 Spotify 的建议歌手、隔壁邻居分享的歌单,或是 Pitchfork 乐评分数,芸芸众生就像困在一片满载歌曲的海洋里,呼喊着救生员来拯救:「告诉我们该听什么!」现代人可没太多时间可浪费,只要听「最好」的。
" C" b X0 E3 B7 Q4 C6 w8 F8 u; ^/ L( {+ i) s
回顾音乐历史,我们从来没少过这样一个「守门员」的角色:电台 DJ、唱片行店员,为我们挑出唱片海中最值得听/买的。在更「民主化」的今天,掌管「推荐歌单」算法的计算机工程师已经坐上这个宝座。 " s w% v- V4 o) U
% g+ b! i7 U2 v& p
1 V' m& [; n% z$ }. g+ U+ ~6 D% U0 R [0 v, B7 H% @4 p: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