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 m. o/ a% E5 f提问音视频专业人员:“保真度”到底有多重要?6 e; T/ _/ h- q) n) O: ]
保真度,对于音视频专业人员而言,是个熟悉且重要的术语。“增加或者改变保真度,真的会对系统整体产生影响吗?”如果会,代价是什么?Richard以他多年的实践经验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思考。
. Z! R6 s! }5 @( A' J
& I ?5 s$ u; k2 [* N: f* D- n. J 我们音响行业的很多怪咖(年龄在50岁以上)*初都痴迷家庭音乐系统的音频,受此影响。我们垂涎于许多一线音频产品,狼吞虎咽地研读不同产品册。然后我们萌生这样的想法:现实应用中的音响系统必须拥有平坦的频率响应,从直流电到灯光,并且总谐波失真必须远低于0.1%。人们不怎么强调互调失真(IMD),我们也没听说过瞬态互调失真(TIM——也被称为转换失真:SID)。
* I: c, m4 K2 {( y
5 p d, S4 D1 N5 [3 j% U 那时候几乎没有厂家能为家庭应用场景制造带指向模式的扬声器。虽然参数表上常列出扬声器的频响,但是那些数据大都基于市场营销需求,而不是基于实际测量而得。以往规格参数表上很少提及扬声器失真。
) b. y/ C2 G1 ]6 r
' t4 {0 l$ Z @: r* B) _4 U, X 后来我们开始了专业音频职业生涯,其中很多人都抱着之前习得的知识/观点来工作,很少甚至几乎没有批判性思考。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一个好的专业音响系统不过就是优秀家庭系统的扩大版本!重要的自然是频率响应,然后是失真电平。但再看看美国统计协会(ASA)、美国音响工程学会(AES)和其他专业协会杂志上发表的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研究成果,我们早期的观点中有多少仍然站得住脚?4 I8 K' h3 t/ ~
5 h' Y! d2 {) {. y
随年龄产生的听力下降8 @, _9 U0 w3 O7 s! ?4 D* }, S
: o* b; E' \; c- m; W. V
还是业界新人时,我们认为,既然人的听力范围是20-20,000Hz,那么音响系统的响应至少也要覆盖这个范围。虽然当时我们已经知道,年长者的听力没那么灵敏,我们却还不清楚他们对高频段的听力损失更严重,不知道我们常听大音量摇滚音乐会损伤自己对高频段的听力。
^2 d$ U3 y3 Q' b5 N( l9 i) a+ x( R0 K1 m( S \4 E# V3 g
$ |' P; r; T! h1 V& M! m- Z" [
) Y8 E# y7 T- M/ z- N2 o' Y" ^- B7 l3 G2 M
图 1: 听力损失 vs 年龄 (图片来源:http://www.roger-russell.com/hearing/hearing.htm)0 E) [1 D1 C' O9 s7 ]6 a$ j
4 n. V v) z5 X; I; F9 A
图1显示,65岁男性的平均听力灵敏度比20岁男性低大约40 dB;女性的听力损失没那么严重,不过也损失近25 dB。我们年轻时候主张音乐功放至少应该保持在±3dB范围内的平坦性,*好能在±1dB范围内。和这种主张相比,这样的听力损失简直不要太大。(请注意这些只是平均值,对于懂得避免暴露在过大声音环境,且未受疾病影响或未被耳毒性药物损伤听力的人,他们在老年时对高频的听力损失可能更小。)
/ u5 e, ]% j* \* F/ B9 y3 O
# n3 K1 }% ^2 u8 ^ u 频率响应
! g% @+ d7 g: l" r5 c
( Y3 i# j$ ]/ k( |7 ^ 这对专业音响系统设计有什么启示呢?如果听众的平均年龄为35岁,系统高频响应扩展到8 kHz就已经很优秀了。BBC(英国广播公司)曾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做过测试,参与者有受过训练的听众,也有未受训练的听众。那些测试结果显示,几乎没有人可以区分哪只是平坦响应为15 kHz的录音室监听扬声器,哪只是低通滤波到12.5-kHz截频点的扬声器。考虑到背景噪音和混响,对于礼堂或教堂圣所的音响系统而言,高频扩展更加没那么重要了。1 Q5 R7 B. D' w( F7 r+ B
* S% r3 V1 P/ w+ y0 Y: [0 `2 w" X 至于低频扩展,测量表明,大多数原声乐器很少包含40 Hz以下的能量(4弦的电贝斯或低音提琴使用标准调谐)。即使是这些乐器,也很少带基波能量,所以二次谐波——80 Hz及以上——成为有效的低频下限。但这样,就得有系统必须能够重现合成器和声音效果。我有一张CD,前几分钟在20 Hz含有强劲的分量;还有带爆炸声的影片,具有大量低至次低频的能量。所以,所需的低频下限取决于音响系统的使用。
) H% O# a$ w0 ^: |8 H$ R0 h' \- \
说回我们所重视的±1dB或±3dB响应平坦度容差。图2为当今市场上*好的一款专业扬声器的频率响应。
0 H( P" _8 q; o8 V
$ _8 c3 u8 z' d4 t2 K5 [4 m & I( F- w6 a! o9 d
$ k4 x/ V5 S& L8 Q H0 I2 [! x- b3 k1 D; J& L7 E
图 2:某款优秀扬声器的频率响应
, T3 ^1 r' `3 p- V. u5 A5 B5 W' P& u) ]
从50 Hz到18 kHz范围内的响应平坦度大约为+3.5, -5 dB。可以观察到,平坦的频响图上的主要偏离,都为很窄的频段。根据我设计、建造和测量扬声器的经验,我发现,很难听辨在1/3倍频程之内的响应“偏离”。而且偏离范围越窄,它的表现可能越极端,但是却仍旧无法听辨。(确实,有时扬声器的共鸣会造成很窄的极端响应峰值,这只扬声器不断持续发出该频段的声音,这种声音很恼人,但这是该频率阻尼欠佳结果,阻尼欠佳源于响应平坦度差)。
( a- ], r- T/ D8 O# `/ z
7 n- {+ T7 m+ { Q, n& P2 j 失真& X) L% P& c( W( q5 u6 D1 A, p G8 O
2 y% X1 ~0 j5 y7 T4 c, n* T& ] 现在,我们讨论其它让刚入行的新人们讨厌的大麻烦:失真。在过去数年,调研者已经揭示了谐波失真和调制失真的感知阈值,包括0.03% – 10%范围内的谐波失真,以及0.1% - 1%范围内的调制失真(或互调失真)。它们的结论各异,原因可能是缺乏统一的测试协议标准。我自己的经验是,谐波失真要达到大约3%以上,我认真辨别才能发现它。如果我把注意力放在音乐的流畅度上,那么除非谐波失真达到5%以上,我都可能不会发现问题。我本人对IMD的敏感度是比较高的。
5 S$ X3 I8 q% D1 w1 z- @5 O
4 _* o' y, b5 p. r" t% C5 K- m 我去过很多音响系统备受听众赞誉的场地,但其实它们的失真度让我很不舒服。在20世纪50至60年代,人们常使用削波限幅器来制作军事训练电影,它会让声音峰值产生5%到10%的失真。据称,测试表明这种失真实际上增加了语音清晰度——大概因为稍微增强了高频的能量。在以高电平工作时,大多数扬声器都会在低频产生大于5%的总谐波失真。并且人类的耳朵在收听超过一定电平的声音,比如声压级90 dB的声音时,也会产生互调失真。* J6 @* M- o. o7 u) b
/ T1 h* n# R0 `/ u1 H" @
到*后,我们也就发现,我们不得不承认频率响应和失真并不是衡量音响系统质量的*标准。场地中存在很多同样重要的声学因素。不过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