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乐_场所设备_音频应用论坛 - Powered by AUIOAPP

音频应用论坛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音频应用

[酒吧座椅设备] 交响乐

[复制链接]
hdh1935 发表于 2006-4-18 01:33:0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交响乐
! G; O8 ?' f+ T& i* u5 ?3 c! j
$ l& `+ l0 ^4 L& K0 w5 h" b8 E+ D' L交响乐(SYMPHONY)又称交响曲。是采用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鸣奏曲(奏鸣—交响套曲)。交响音乐主要是指交响曲、协奏曲、乐队组曲、序曲和交响诗五种体裁。但其范畴也时常扩展到一些各具特色的管弦乐曲,如交响乐队演奏的幻想曲、随想曲、狂想曲、叙事曲、进行曲、变奏曲和舞曲等。此外,交响音乐还包括标题管弦乐曲。
+ e: @! K: c9 o$ L1 _/ M
: n+ G* ]5 p4 G% T( \+ `接收回传1 v* S) h0 _  v5 d! u$ _2 Y
交响乐原来指的是一般多声部的管弦乐作品,这种观念大约延续到十八世纪。自从海顿为古典交响乐奠定基础,交响乐就不再是泛指管弦乐的普通名词,而是专指具有特定结构的管弦乐的专门名词。也就是说交响乐一般被认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它应该是管弦乐合奏;第二,它应该有特定结构,也就是用奏鸣曲式结构或者用奏鸣套曲结构写成的。所谓奏鸣套曲就是由几个乐章构成的套曲,其中至少有一个乐章是用奏鸣曲式写成的。尽管事物仍在发展变化之中,不过目前一般来说,人们所习惯用的仍是上述这种相对稳定的交响乐概念。根据上面的两个条件,哪些音乐题材应属于交响乐范围呢?用奏鸣套曲结构写成的管弦乐合奏被称为交响曲。由独奏和管弦乐队合奏构成的协奏曲以及用鸣奏曲结构写成的交响组曲,因为也具备管弦乐合奏与奏鸣曲两个条件,所以也属于交响乐的范围。单乐章的管弦乐合奏如果是用奏鸣套曲式写成的,则分别情况被称为交响序曲、交响诗、交响音画、交响童话等。至于为独奏乐器写的奏鸣套曲叫奏鸣曲,而不叫交响乐。7 d7 {8 v2 C) Z
, M" D9 h5 \! Q) R
那么奏鸣曲式的结构是怎么样的呢?奏鸣曲式也叫奏鸣曲快板曲式,它可以由引子、呈示部、发展部或展开部、再现部、结尾部或尾声五部分组成,既可以复杂化也可以简单化。最简单的奏鸣曲式可以只有呈示部和再现部,在呈示部中至少有二个主题(所谓主题指的是乐曲中音乐形象突出而相对完整的内容单位,它没有固定的结构,它的结构大小以对内容表达的完整性为转移)第一主题也叫主部主题,第二主题也叫副部主题,如果还有第三主题就叫结尾部。无论是主部、副部或结束部的主题都可能不止一个,就是说都可能是主题群,也都可能不止一次地陈述或变化陈述,至于主题之间的连接部和第三主题及结束部都是可有可无的。主部与副部主题在不同调性上陈述又各自具有不同的音乐形象,就是说它们在对比中呈示,它们在呈示中是对比、并至或矛盾冲突中的两个方面的亮象,在展开部中则是对比或矛盾双方的冲突,在再现部中主题与副部主题都在统一的主调性上再现,正好表现为矛盾的统一解决。整个曲式的运用表现出矛盾的不同方面的对立、斗争、统一的发展过程,这正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社会矛盾发展过程的反映,所以说奏鸣曲式是在封建社会内部资本主义力量已经发展起来的历史阶段,社会矛盾尖锐化的产物,它产生于十八世纪的欧洲不是偶然的。这种揭示矛盾双方对立斗争统一的发展过程的特性就是音乐的交响性。但也有些管弦乐合奏作品并不是用奏鸣曲式写成的,而是用双主题写成的,它们也能揭示对立面的展开和统一的过程,或者说它们也具有一定的奏鸣原则,因而也具有交响性,它们不叫交响乐,但都应该列入广义的交响音乐。例如,格林卡的《卡玛林斯卡娅》、鲍罗丁的《中亚细亚大草原》、《骑士》。许多交响乐中包括各种非奏鸣曲式结构,甚至可以遇到任何一种曲式结构,但是奏鸣曲式代表着交响乐在结构上的本质属性。如果完全不用奏鸣曲式结构,那就应该划归管弦乐而不应划归交响乐,正是这一点区别着管弦乐这个大概念和交响乐这个小概念,管弦乐包括交响乐在内,但不是所有的管弦乐合奏都是交响乐。8 q/ b. n0 J" y4 f  u9 c

$ @( r+ z& {/ h+ A- M下面,以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例说明乐曲的内容和奏鸣曲式结构。乐曲分为三大部分:(一)相爱 引子和呈示部;(二)抗婚 展开部;(三)化蝶 再现部。引子轻松优美,造成一种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气氛,长笛好像是模拟鸟鸣,主部主题娓娓亲切、柔和端庄,充满热情,可以被称为爱情主题,三部性结构,主部主题的小中部,小提琴代表祝英台,大提琴代表梁山伯,用两种乐器象征两个人之间的对话。然后是主部主题的小再现,小再现之后有一个转换场景的连接部,引出副部主题,副部主题通过游戏的题材表现同窗三载两个主人公之间纯挚的友情,它的开始部分是舞蹈性的,欢快活泼。接着它变奏了几次,副部的中间部分很象筝曲《渔舟唱晚》中的水波荡漾、怡然自得,结束部用主题材料写成,缓慢惆怅,表现长亭送别的依依之情。乐曲不断地补充中止,很有送送停停、停停送送的难舍难分的味道。展开部的开始先引入代表封建势力的插部(所谓插部是奏鸣曲式结构之外的插入性结构,它既非主部又非副部、连接部、或结束部,没有了它奏鸣曲式结构仍然是完整的,它的插入纯粹由于内容的需要)展开部有三个主要段落,第一个主要段落是抗婚,主部主题副部主题交替与封建主题对抗,封建主题咄咄逼人处于优势;第二个主要段落是楼台会,展开主部材料,小提琴与大提琴的二重奏犹如互诉衷肠;第三个主要段落是哭灵投坟,仍是展开主部材料,但引入乐句中音乐悲愤的箫板,达到矛盾高潮,以高强抢奏抢急弱奏的渐弱构成死亡音调而告结束。再现部先是引子变化再现,用竖琴变化爬音增加了神话色彩,暗示这是彩虹万里百花盛开的神话世界,然后主部主题加弱音器再现,主题的小中部换成了离魂调,离魂调在江南的地方戏中一般都是用于悲剧性场面。这里暗示爱情的胜利是在主人公死后获得的,主部再现结束。(省略了副部再现,衔接再现结束部的省略形式)悲剧性的结局余韵未尽……3 S6 O  R# g+ _! I2 v
' \6 y0 s1 P  g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通过民间传说的爱情故事结合戏剧构思,揭示反对封建压迫的民族主义思想内容,把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音乐和欧洲传统的曲式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塑造矛盾冲突双方的形象,推演出对立、斗争终归统一的发展过程,这就是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成功之处。
. b; P! s6 z5 o" W: L. ^7 v
% Q% {; c% T# j  交响乐(SYMPHONY)又称交响曲。人们常把它比喻为“音乐王国的神圣殿堂”。它是交响音乐中最具有代表意义的,也可以说,它是采用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鸣奏曲(奏鸣—交响套曲)。
  [+ l: s: |# q: c  交响音乐不是一种特定的体裁名称,而是一类器乐体裁的总称。这类体裁的共同特征是:   w+ V: k; C3 \- E# m1 C. w
  1、由大型的管弦乐队演奏; 7 f) _$ F; G1 G% B0 U
  2、音乐内涵深刻,具有戏剧性、史诗性、悲剧性、英雄性,或者音乐格调庄重,具有叙事性、描写性、抒情性、风俗性等; . M. t- S% ^5 z3 V
  3、有较严谨的结构和丰富的表现手段。
" Z0 Z4 G4 t* g" B! Z. M8 S# N2、发展历史3 u% O& r6 g6 T( G6 G+ @, x) x" j3 s
  法国大文豪罗曼-罗兰说:“艺术中没有进步的概念,因为不管我们回头看多远,都会发现前人已经达到了完美的境界……。假如有人认为几个世纪的努力已经使我们进一步接近完美,那将是荒谬可笑的……。”
" c5 c% W! K& y* ~& U* @  交响音乐的起源可以追述到十分遥远的历史长河中。它的名称源于古希腊,是当时“和音”和“和谐”两个词的总称。到了古罗马时期,它就演变成为泛指一切器乐合奏曲和重奏曲的代称。15、16世纪,也就是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交响乐这一名称被当作了一切和声性质的、多音响器乐曲的标志。而到了巴洛克音乐的初期,它又主要指歌剧、神剧和清唱剧等作品中的序曲及间奏曲。18 世纪初期,音乐艺术在欧洲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随着欧洲产业革命的进程,音乐艺术也开始逐步地走向平民化和社会化。在这个时期中,交响乐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其规模和形式都慢慢有了明确的含义。当时的意大利歌剧序曲,以它特有的“快——慢——快”三个段落而成为了古典交响乐的基本雏形。到了18 世纪中叶,德国曼海姆(德国南部的文化中心)乐派的作曲家们,以一系列积极而富有创新性的创作,使交响乐的基本形式得以进一步的完善。1740年奥地利作曲家蒙恩(1717--1750),第一次在慢板乐章和快板乐章之间,加进了小步舞曲(注:法国一种三拍子的舞曲)乐章(第三乐章),这种四个乐章的套曲形式,渐渐演变成了古典交响曲的固定形式。当然,有时候也加上引子和尾声。四个乐章是这样布局的: 3 e# W8 K; z9 G" z2 ^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注:它是古典音乐作品的一种基本曲式,无论是奏鸣曲、交响曲、协奏曲和重奏曲中的重要乐章,都得用它。)它包括三个部分: ; d# b. [* N' G/ ]! W! t6 G
  第一部分:(呈示部)有两个主题——正主题(第一主题)、副主题(第二主题),这两个主题往往形成强烈的对比。比如,正主题是冲突性的、戏剧性的,副主题可以是抒情性的、歌唱性的。也有的奏鸣曲里面,这两个主题是相辅相成的,都是歌唱性的。 ! R$ R6 N1 P$ p& n6 _# A0 Q
  第二部分:(展开部)就是把呈示部的主题进行不断地分裂 、模进,在配器、节奏、力度和调性各个方面进行对比和展开。 " K: W) S" D& x, g% t" X" L) `- @
  第三部分:(再现部)再现呈示部的两个主题,调性上有严格的关系,比如在呈示部里,主部的主题是主调(C大调),副部的主题是属调(G大调),而在再现部里,副部的主题也要回到主调(C大调)上。奏鸣曲式通常开始有一个引子或者序奏,结束有尾声。这样的曲式常常表现宏大的构思,反映深刻的哲理,当然也有非常强烈的抒情性和描写性。 8 [, y) H( r8 x# W' G
  第二乐章——行板或慢板。抒情的、以歌唱性音乐见长。
! l2 O) ?9 [, }0 ^8 E+ F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它们是轻快、幽默、典雅和风趣的。
; f$ M5 d' f  w* I7 F# p  第四乐章——终曲。它通常是快板,经常采用回旋曲式(A+B+A+C+A)或者回旋奏鸣曲式。(所谓的回旋奏鸣曲式和奏鸣曲式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呈示部中主题出现两次,也就是主题 —— 副题——主题,然后是展开部、再现部)
" D! M7 W1 r" N) e* p7 H  w  我们刚刚讲的这种固定的形式,只是在古典交响乐时期,它是相对固定的。但是也有特殊的例子,比如:海顿就写过六个乐章的交响曲。至于快、慢乐章之间的对比也会有变化,他写了一部“告别交响曲”,就是以慢板结束的。至于乐章的多寡,作曲家们根据不同创作的要求,也有很多的变化,有三个乐章的,也有两个乐章的,如大家熟悉的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就有五个乐章、还有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十四交响曲”,多达十一个乐章。因此,交响曲的乐章构成和快慢乐章的对比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 v* k7 O. l; K( ?" p/ k
  18 世纪中后期,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兴起及一些天才作曲家的伟大创作,使得交响乐这一艺术形式发展到了全面成熟的阶段。在这里我们首先提到的就是奥地利作曲家海顿。他一生共创作了120多部交响乐。他在交响乐艺术上的贡献是——完整而严谨的确立了交响乐的形式和规模,因此,他曾被人们誉为“交响乐之父”。他的艺术成就直接影响到了他的两位后人——莫扎特和贝多芬。而交响乐的形式、规模、内涵等等,都是在这后两位作曲家的创作中得到真正的成熟和完善的。 # r0 C/ i" i. L& ]- F. ^
  莫扎特一生创作了41部交响乐,他的交响乐较之海顿的交响乐不论是在形式的完整、内涵的丰富和思想的深刻等方面都有着大幅度的提高。他以其天才的神来之笔,为交响乐这一独立的器乐形式,注入了一种全新的活力。他最后的三大交响曲——《降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及《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朱庇特)》,则是他全部交响乐创作的顶峰。这三部交响曲集天才的音乐性、丰富的思想性和新颖的创造性,成为古典交响乐创作中的光辉典范。
) z; V2 n* N2 W- j  贝多芬这位被后人尊称为“乐圣”的天才人物,在其短短几十年的创作中,将交响乐的创作成果,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世界交响音乐艺术史上,他的创作被认为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里程碑。而他的作品则是跨越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之间的承上启下的杰出典范。
* ], C* g! J- }. j" f$ }8 i  罗曼-罗兰曾称赞贝多芬是:“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时期最伟大的音乐诗人,是最生动地描绘了拿破仑时期的暴风骤雨的艺术家;他的描绘包括人民的苦难、悲伤;战争的紧张以及自由精神那沉醉的狂欢。”
3 F+ \1 J9 w3 Y  贝多芬的交响乐较之海顿和莫扎特的交响乐,形式更加严谨、内容更加丰富、技法更加娴熟。而由为使人关注的是,他的交响乐思想性深刻、哲理性复杂,他第一次将交响乐具有了社会启示性和斗争性的深刻内涵。他的交响乐创作成就在于建立在继承基础上的重大开创。如:在形式结构上,他扩大并完善了交响乐的组织框架——奏鸣曲式。同时,以动力更强的谐谑曲(注:也称诙谐曲,她们大多是3拍子的,节奏活泼,速度较快,常有突发的强弱对比)取代了过于温和的传统小步舞曲,从而赋予交响乐以更加丰富的有机性。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为了达到表现社会性重大题材和人类斗争性及精神境界的目的,他将交响乐队的编制扩充到了更加合理的程度。同时为了达到他的整体艺术构思,甚至将人声增加了进去,在他的《第九交响曲》中,合唱队演唱的“欢乐颂”揭示了一种无比崇高的精神境界。而这种巧妙的构思和大胆的实践,则充分地说明了贝多芬作为一代交响乐宗师,所表现出的非凡魄力和杰出天才。
1 n% A6 v) N% ?2 Q1 B9 N7 [0 w  我们通常把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分为无标题和有标题的两类,他的第一、第二、第四、第七和第八交响曲是无标题的;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和第九(合唱)是有标题的。他的这两类交响曲形成了两种创作路线,对后人的交响乐创作发生了深刻的影响。 $ G9 a) N) w. y
  贝多芬在音调创作方面,给后来的交响乐创作也给予极大的影响。比如我们大家熟悉的第五(命运),是迄今为止最为简短的主题,它只有四个音,而这个命运动机始终贯穿着四个乐章。
# C: J: m% P4 a$ Z9 Z8 I  另外,贝多芬完善和扩大了乐队编制。在他的交响曲当中,我们发现他运用了海顿和莫扎特时期不曾运用的乐器。比如说短笛、低音大管、长号和一些打击乐器如三角铁、大镲、大鼓等等,更重要的是在他的第九交响曲中引用了人声。我们面对贝多芬交响曲,让我们感受最强烈的是贝多芬精神。 : U# H- n' z. a7 @
  贝多芬的座右铭是“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走向胜利。”他的音乐是面向全人类的,我们的时代现在仍然需要刚毅、英勇、勇往直前和百折不挠的贝多芬精神。
+ S$ F+ u$ T- k7 x  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早期,浪漫主义艺术思潮开始渗透到音乐领域当中。舒伯特带有艺术歌曲交响化性质的《b小调(未完成)交响曲》,柏辽兹和李斯特的标题交响乐《幻想交响曲》和《但丁交响曲》,舒曼充满诗意的《春天交响曲》,勃拉姆斯的四部充满传统精神但却有浪漫主义内涵的交响曲,柴科夫斯基和德沃夏克带有浓郁民族性的一系列交响曲,此外,圣桑、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等作曲家们的各种交响乐作品,都是19世纪浪漫主义交响音乐创作的珍品。19世纪晚期,奥地利作曲家马勒谱写了十部交响曲,在这些交响曲中,他为了表现自己内心复杂的精神世界,而将交响乐的表现形式发展到了极限。如他的《第八交响曲》,被人们称为“千人交响曲”。除去马勒之外,在19世纪晚期,各国民族乐派的作曲家中,也有许多人应该被称为交响乐大师。如芬兰的西贝柳斯、捷克的雅那契克、俄罗斯的格拉祖诺夫和拉赫玛尼诺夫等人的创作,都在某种程度上,为世界交响音乐艺术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3 A' @9 `$ e3 }9 S- u# |% d5 Z  19世纪和20世纪相交之际,许多象征着新时代艺术风格的思潮,开始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从德彪西(法)的印象主义、理查-施特劳斯(德)的后期浪漫主义和勋伯格(奥)的早期无调性技法,都渗透到交响乐的创作中,为20世纪五花八门的交响音乐创作奠定了基础。在20世纪众多的作曲家中,为交响乐及其它体裁的创作,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数不胜数。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俄国作曲家普罗柯菲耶夫、哈恰图良、肖斯塔科维奇,英国作曲家布里顿,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美国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格什温等等。他们所创作的交响曲、协奏曲、交响诗、狂想曲、随想曲等许多作品,极大的丰富了世界交响音乐宝库。并由此构成了20世纪交响音乐创作的重要篇章。
+ M) T9 x3 ~$ I: F4 o  交响音乐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是与人类社会文明的突飞猛进紧密相连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它的确是伴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的文化、经济发展应运而生的。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在新世纪乃至将来更远的时期中,它也必将作为高雅的文化艺术经典和丰富的精神食粮,为人类社会进步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精神需求,作出更大的贡献。% s7 Q5 @, {* U
3、基本常识" _" g2 z8 d* w9 c7 D
  1、 交响乐队组成形式和形成过程
6 O2 h! \- F4 t( Y  交响乐队的真正形成是在近几百年内,严格来说就是在维也纳古典乐派所兴盛的时期。在这之前,交响乐队的结构组成并不完善,还只是一些编制不全的管弦乐队。如在海顿和莫扎特的创作中,乐队的编制和规模也仅仅限于室内乐特征的小型乐队。交响乐队形式和编制是在贝多芬的创作中达到最终完善的。如在贝多芬交响乐的创作中,双管或三管编制的交响乐队得到了基本确定。后来,在整个19世纪早期到晚期的浪漫主义音乐全过程中,交响乐队编制和组合形式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大型四管交响乐队的出现和各种特性乐器的加入,更加丰富了交响乐队的音响效果和艺术表现力。这些特征在马勒、理查-施特劳斯及20世纪现代作曲家普罗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和斯特拉文斯基等人的创作中体现的由为充分。 2 k& L7 y& K6 A  j$ `4 G) N, @3 s
  2、交响乐队的编制
5 b- b/ n. V' `3 o- B  交响乐队是音乐王国里的器乐大家族,一般来说它分为五个器乐组: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打击乐组和色彩乐器组。下面分组介绍各种乐器(它们都是从高音到低音的乐器):
1 V0 \7 J& T7 s5 E: z3 p; g6 _  q  弦乐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倍大提琴。 0 O1 ~1 R/ q( ]7 {- N/ x) L
  木管组:短笛、长笛、双簧管、英国管、单簧管、大管。 * p( R8 O( J! j9 n+ Q. X; W
  铜管组:小号、圆号、长号、低音号。 , t$ M' `' i' o( [+ K
  打击乐组:定音鼓、锣、镲、铃鼓、三角铁等。 8 w; z  Y* {3 T+ p3 l8 Y  L* k* r
  色彩乐器组:钢琴、竖琴、木琴、铝板钟琴等。
( v& N/ D  s. l: L  对于一些特殊曲目,还会加入其它的一些乐器,像唢呐,喇叭,二胡等民族乐器
( t+ ^- U( T! O7 X  由于交响乐队采用了这么多的乐器编制,所以它有着非常丰富的表现力。交响乐队根据作品风格的需要,它又分为编制上的不同。如单管编制、双管编制、三管编制、四管编制等等。
) P3 [# ?& @/ j  I* g/ X  发展历史
8 M& i, B; O/ b9 B4 ~6 X( D  文艺复兴时期就有了交响乐这个说法,但当时的含义和现在完全不一样,当时的交响乐泛指的是一切多声部的音乐。其中包括了声乐和器乐。
- R- ^' E6 I( L  到了16至17世纪,交响乐用来称呼歌剧和清唱剧中的序曲和间奏曲,这时声乐已经排除在了交响乐的概念以外,“交响乐”从此成为了纯粹的器乐曲。
- k! k; `, v' \4 j  18世纪初,序曲和间奏曲开始脱离歌剧开始在音乐会上单独演奏。这对交响乐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意大利那不勒斯的作曲家斯卡拉蒂在自己的作品中为序曲奠定了“快板-慢板-快板(舞曲风格)”的三段体式,给后来的交响乐的乐章格式建立了最基本的格式。 7 z8 S* g. M. l/ v* `* C, n
  18世纪下半叶,德国的曼海姆乐派在序曲的创作中开创了主调音乐的手法,提高了乐器的表现能力和音乐的戏剧性,并在三段式序曲的基础上增加了快板的终曲,就形成了四乐章器乐套曲的雏形。 + J6 v5 f4 l" t" O& z$ d
  后来的三位音乐大师把古典交响乐发展到了最成熟的阶段,他们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这三位大师把维也纳乐派和古典主义发展到了颠峰的状态,也使得交响乐进入了自己的黄金时期。贝多芬更是把交响乐的内涵和思想性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境界,现代意义上的交响乐概念就在这个时期形成了。
+ U3 f0 f! b( t2 `4 X  之后欧洲的浪漫主义作曲家们在继承了古典主义的精华后,将交响乐的内容、形、乐队编制,乃至于标题,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创新。在这个时期,交响乐的形式更为自由,色彩更加丰富,表现手法也更多种多样。
2 t$ @6 J) Q5 ?' P" E6 D  进入20世纪后,交响乐仍然在不停的发展着,越来越多的新元素添加到交响乐中。气势恢弘,感情细腻,表现力无限丰富的交响乐仍然拥有大量坚定的爱好者。
# Q! ~: z, X* d3 G7 c2 j  经典交响曲结构如下:
' U! H4 p5 y9 ?* F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快板 & l- \8 x! |5 G
  第二乐章:复三部曲式或变奏曲,慢板 , g( Q: Q' Z$ h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或者谐谑曲,中、快板 9 z& ]8 i3 {6 t" I+ g' Z2 o
  第四乐章:奏鸣曲或回旋曲式,快板 / p- O  H9 I! X2 i: B/ o
  演奏交响乐的乐队是交响乐队,每个国家乃至每个城市都以拥有一支水平精湛的交响乐队而感到自豪。9 C$ v5 L# j5 u  Q8 M. P
4、如何欣赏
; u2 W  v2 H' O8 G  在异彩纷呈的音乐世界中,交响音乐恐怕是最让人爱恨交织、取舍两难的了。她总是一副“古典”、“高雅”和“严肃”的面孔,令人望而却步。其实,交响乐离我们并不远[1]。* ~; I" u0 w3 @( D5 O5 R
  什么是交响乐?2 u% B9 p4 w' ^2 r
  交响乐曲的名称源出希腊语,原意为“一齐响”的意思。交响曲是一种具有奏鸣曲(由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的曲式)体裁特点,由庞大的管弦乐队演奏的宏大套曲(是由若干在结构上各自独立、音乐性质上互相对比的部分组合而成的特殊曲式)形式的音乐作品。由于交响乐曲式结构宏大,乐队庞大齐全,有强大的音响力量,加上丰富多彩的音乐千变万化,管弦乐队的表现力能得到高度发挥,因此意蕴深远,善于表现神秘、丰富而复杂的感情,对于大自然的诗情画意的描绘更是有独特的色彩效果。因此,交响乐有强烈感人的艺术魅力。
: R/ n& L) M4 k( K4 B2 q* @  如何欣赏交响乐?
, w" {, I/ c$ E$ c$ y* Y' [" _  有些人认为交响乐高不可攀,无法理解。殊不知,它像文章一样,也有深浅之分,只要懂得欣赏方法,入门是不难的。因为它所反映和描写的毕竟是人类的生活和人类的思想感情,普通的人,入了门,就可由不懂到懂,由知之不深到渐入佳境。当然在欣赏较高深的交响乐时,需具备一定的、相应的生活经历和较高的文化水平,“必须用自己的经验、印象和知识的积累去补充”。
$ h6 `1 e0 J$ Q  交响乐中有一类叫“音画”的,以描写自然界及生活的景物为主要内容,比较通俗易懂。如俄国的作曲家莫索尔斯基的《展览会中的图画》、德国大作曲家贝多芬的《田园交响乐》,都可以说是这一类作品。欣赏这些作品,加上丰富的想象,无形之中,就可得到概念性的联想———大自然多美好、生活多有趣,万物生长不息。, _$ @/ ~0 S# }3 ~$ i1 r5 k
  交响乐中有一类叫“舞曲”,它的民族风格极浓,乐曲比较短小,感情比较单纯,旋律也比较清楚,大多描写风俗性的节日欢乐活动,有载歌载舞的特点。也有从舞剧中剪取片断成为单独的器乐曲。此类交响舞曲,易于理解,很快地就能普及起来,如奥地利的约翰·施特劳斯的四百余首圆舞曲,法国拉威尔作的《波莱罗舞曲》,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斯拉夫舞曲》,德国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我国作曲家的《瑶族舞曲》等等,都属于交响舞曲。
3 }) }: ?0 r: \+ O; Q$ A  在交响乐曲中,有一类有故事情节的,一般均有标题或每乐章有小标题。此类乐曲大多取材于民间熟悉的、广泛流传的戏剧、诗歌、传说、神话、小说、故事等,如法国比才的《卡门组曲》并不像戏剧、文学、诗歌、曲艺、电影、电视那样,从视觉上、语言上为欣赏者提供具体的人物形象或情节,而是发挥音乐的功能,以抒发人物的细致内心感情为主要手段,让听者从心灵上去感受。
, c( G  E  o) i: b2 |3 g" j- ?- `6 a  在交响乐中,有一类无故事情节的,也不描写景色,但它通过音乐手段,反映了人们非常细腻的、丰富的、变化多端的感情起伏。此类音乐无标题,反映的是某个特定的社会中,人们对社会的看法和希望。如贝多芬的《英雄》《命运》《合唱》交响乐,柴可夫斯基的《第五》《悲怆》交响乐等等。欣赏这类交响乐,听者必须对作曲者所处时代、环境、经历、遭遇、身世等等有所了解,同时还要了解他写作此曲时的动机以及乐曲的基本内容。如此,在听音乐时,听者就能随着乐曲感情的起伏变幻,而在内心得到一种讯号,随着乐曲之乐而乐,悲而悲,愤而愤,并转化成哲理概念。
9 t1 p' j  @# i  ]. W$ b  ^  在欣赏交响乐时,假如欣赏者同时具备某些音乐上的基本知识,如曲体、调式、主题的变化和发展、配器、表现手法、调性色彩对比等等,那么,就可得到更丰富的知识和美的享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软硬产品代理咨询服务:声卡:雅马哈UR22C、罗兰声卡、福克斯特、艾肯、阿波罗 、M-audio 、普瑞声纳 、福克斯特、 达思冠系列 音箱:吸顶NS-IW560C、吸顶NS-IW660 、NS-AW350、低音NS-SW050、低音NS-SW100;JBL 吸顶8124、CSS-8006BM;香蕉猴 gibbon系列;普瑞声纳E5XT、E4.5、 E3.5BT 有线话筒:舒尔PGA27、PGA48、MV51、mv88、mv88+、SM27 ;森海E945 、MK4、E835S;舒伯乐top248s;罗德NT1-A、VIDEOMIC、VIDEOMIC GO、VideoMicro、VideoMic NTG 无线领夹麦克风:罗德 wireless go II 一拖一、一拖二;猛犸lark150 耳机:森海HD300 pro、美奇 CR-Buds 、索尼7506、爱科技K240S、K240 MKII、K271 MKII、K52、K72、K92、先锋、飞利浦 1:飞利浦会务通/会议摄像头/全向麦克风/执法仪/录音笔 2:洋铭便携式移动演播室 / 切换台 / 摄控一体摄像机 / 虚拟演播室 / 微金课教室 / 色键器 3:逻兰音视频切换台 / 声卡 / 电子鼓 /电钢琴 /耳机 4:Blackmagic专业摄影机 /调色台 / 切换台/ 广播级转换器 / 监视器 / 采集卡 5:索尼专业摄像机/佳能专业摄像机/松下专业摄像机/ insta360专业摄像机 6:话筒:铁三角/ 舒尔/ 森海塞尔 / AKG / RODE/ BBS 7:音响:YAMAHA/ 声艺 / 皇冠 /JBL / 真力/咪宝/BOSE /美奇 8:声卡:RME/羚羊/IXI /艾肯/PreSonus普瑞声纳/Focusrite福克斯特/YAMAHA/雅马哈/ickb 9:耳机:铁三角/beyerdynamic拜亚动力/AKG爱科技/索尼/RunningMan/美技 10:思锐三脚架 /防潮箱 /米泊三脚架/意美捷三脚架/曼富图三脚架 11:XSW系列,300.500代理商,EWD数字系列代理,6000.9000定制产品,还包销了全国三个型号:XSW1-825,EW100 G4-945,EWD- kk 205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音频应用 (鄂ICP备13005321号-1)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