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大多数发烧友谈论的话题除了音乐之外莫过于器材了,从自家的土炮到价值千金的洋枪洋炮,一应俱全,其中不乏有道听途说,人云亦云者。舌战之后,不免要来个"大比拼",一决雌雄为快。纯粹的器材发烧友更甚,他们的精力全部集中在器材的表现和更新换代上,对美妙的音乐几乎到了"听而不闻"的地步,只听其音,不知其乐,管它是贝多芬还是张学友,还是无聊至极的效果测试片。特别是土炮发烧友,在殚思竭虑并付诸行动之后总期望自己的作品有上乘的表现,以证实汗水没有白流。至于花钱买器材的朋友更要证实一下大把钞票换来的机器是否物有所值。那么如何评判一套系统的水准呢?你心中是否已有一把尺子?这恐怕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有的朋友把左右声道对调甚至相位接反却全然不知,还大谈其音质如何动人,音场如何深远。因此我觉得发烧友欣赏水平还有待提高,应从基本功练起,不能好高骛远。6 j) O! Z `: q% p2 w
9 Z: [: W" H5 B) E5 l
Hi-Fi的标准) ]! Z: v, X. a# G0 z0 D
% Z2 r2 E. s! j: k: c+ m, B5 b
关于Hi-Fi定义,书籍报刊上已探讨过无数次,这里不再赘述。其实不同国家的不同厂家都有其对Hi-Fi器材的电声指标最低要求,我国的《国标》也有相应规定。因此,严格地说,无论你的器材有多么靓声,如果没有优良的电声指标,都不能称之为Hi-Fi。事实上,没有高的电声指标的系统,也只可能在某些方面讨听众的喜爱。举个明显的例子胆机表现人声和弦乐可谓是其专长,但是一些Hi-End级的胆机实测数据表明,其谐波失真并不低,有的可达1%,已达到喇叭失真率的数量级。信噪比低,转换速度慢,功率小是其弱点,象美国Hi-End级的单管胆机CARY CAD-300SEI的功率中是十瓦,其适用范围大受限制。
; a0 i @ M2 U; y+ {3 k1 z- ~, J4 z7 F5 a# P) U
现在一般所说的Hi-Fi已不是严格意义上讲的,而是相对而言的,君不见贴着Hi-Fi标志的台式录音机、随身听比比皆是。一般发烧友在缺乏仪器的条件下也不可能对器材进行测试,因此都是凭主观听感来评定,因各人喜好取向不同,其结果必然带有主观色彩。7 g0 }4 ]" y) v0 G2 L6 M
- h0 t1 C9 r. B* M1 ^: M从我个人发烧准则来讲,我要求一套Hi-Fi的重放系统能忠实地再现录音软件所记录的全部信息。我这里强调的是忠实地再现软件中的信息而不是一些文章上说的原汁原味地再现现场效果,这是要以软件记录的也是原汗原味的现场效果为前提的。因此我想把Hi-Fi录音和Hi-Fi重放器材分开讲,因为:
6 V4 P% f) s8 {0 c8 c1 k; _- T" ?8 d
1、一般发烧友不能涉及录音过程。9 ^+ t" z2 p$ q6 h1 a
+ _* Z8 y: b( Z" x7 z- D2、Hi-Fi录音不见得就有现场效果。
& {) w2 A' ]2 v3 ?2 s* t% y4 H! s
! Z" F' M) a- n# k E: E. g6 \( ^对于同一现场演出,不同的录音师,必然有不同的录音效果。因为要考虑到录音器材、录音制式、混音手法的不同,其中也含有主观的成份。因此如果让一个乐队重复地演奏两遍,而叫两个录音师用自己选用的器材、自己的方式录制两张唱片,那么在乐器的定位、音场宽深、声音平衡度、混响等方面均可能有不同的表现,谁能说他的录音就是原汁原味呢?即便是音乐会的现场听众也有离舞台远近之别。特别是流行音乐和电子音乐的录制,多数情况下根本不存在"现场"(现场录音LIVERECORDING除外),在现代音乐的多路同期或分期录音中,各个乐器或各组乐器是在消声室中分开同时或先后录音再缩混而成。MIDI(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ERENCE)技术的运用使多种电子乐器的录音不用MIC而通过导线来进行,"现场"何来之有?% `, q6 E4 y$ H; D: c+ b
# j% ^! V# ?% J! G
我认为在Hi-Fi重放中,现场效果应是指录音师塑造的一个声音环境,可能与真实的现场十分接近,也可能根本没有真实的现场。' v/ [2 C3 W2 x) J$ |; g
" r! i% r- z5 ]% i! S6 K8 L现场效果是如何让你感觉得到的?
8 X4 Y$ s/ O2 i+ v' |+ p
# \0 Q1 r O6 {4 m我想重放效果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 q. x$ j3 V; `2 J% Y0 q' @2 P. M2 i) K6 m
1)乐器(人声)音色的真实感;" h) M; k- G0 e" R1 K# x9 z- _
$ ~+ w% k0 T& P
2)定位清晰,富有空间感;. \5 m8 @# ]. {; L7 W& E
2 g0 ~6 t6 H& s h/ E
3)适当的混响;! }: ~3 x% \1 w8 {" k9 S! L2 `
3 |5 @1 }5 Z* O' P4)高信噪比;8 e1 C3 ?# F/ J5 E4 ^+ m+ O$ y* c T
' ?9 f. x/ [5 y2 a4 C6 E
5)足够大的动态范围;% }6 _2 N+ s3 n: }# i5 T8 [ [
* M& |6 o7 \) n! }# Z$ M6)均衡的声音比例。
/ y* r( T+ n5 n$ G9 Z5 W+ p3 l
这六个方面其实就是发烧友常用的五花八门的形容词的概括。- ]0 Q# ?5 r* L$ ~+ ~* c' T
- C) l% Z. ]- F' D3 [- t0 Q" f; s
一个好的音乐软件应该具备以上特征,重放系统在重放软件时如具备这些特征,我们就称之为Hi-Fi,反之则是Low-Fi。3 F0 h9 S# c! u; V6 n" E) Y& V! B
# M" Y7 d# b3 e$ o/ n1 C' U% |- v4 |
有经验的人,而且必须是有经验的人,只要有一双正常的耳朵就可以判别其优劣。这种人就是我们常讲的"金耳朵",我想"金耳朵"并不是指其耳朵特别灵敏,相信大多数人的听觉功能是相差无几的,这种能力来自于经验,假如一种乐器的音色在你脑中已根深蒂固的话,那么其细微的变化都会引起你的注意。试想叫一个对乐音一无所知的人去评判一套系统,充其量只能说出好不好听而已,然而好听不见得就Hi-Fi,因为可能有"味精"。) S! L5 d! P' h' `6 ?
% v* i' I2 u& i7 X5 E磨刀不误砍柴功
( ?; `! O( v0 l; { V- @
* J! F/ Q3 Z, @( j7 B$ C' [8 j关于测试软件的选择,我也想谈谈我的体会。毋庸置疑,要选择Hi-Fi录音软件。有选择地选用合适的软件,将有助于迅速、真实、全面地反映器材的素质。从我个人来讲,选用的原则是:
$ }. `# X; U1 W! U. j0 w! i( i9 i
9 R8 K7 |( i C3 F& \0 |% O7 s6 I1 不用电子音乐软件,而用自然乐器(ACOUSTIC INXTRUMENT)的录音。电子乐器一般是通过电缆来录音,其声像、混响、音色均是由合成器或电脑设定,并不代表真实情况。电子乐器的音色千变万化,令人捉摸不透,无从与真实情况加以比较,失真的系统重放电子音乐有时还要更动听。电子合成器可以制造一些特殊效果,如爆棚、环绕等,会更讨好听众,但会使人的判断产生偏差,因此不足以作为评价Hi-Fi的依据。3 U! x% E8 z% `. z2 x. Y& R
u7 i9 _# \6 p" V: l出于以上缘故,我甚少用电子贝多芬《BEETHOVEN IN BUST》或《BREATHLESS》作为试音碟。值得一提的是《BREATHLESS》一片中的伴奏明显,听感与《LIVE》一片可谓相去甚远。- G6 I& ~" j% s" S
' a" b0 c+ i7 h5 T
2 不用自己特别喜爱的音乐片段。对于精彩的片段,精力极易被优美的旋律所吸引,而不会全神贯注去分辨其音质的变化,而且情绪也容易为之陶醉,即使音质不是很完美,动人的音乐也会令你为之动容而喜形于色,音乐派的发烧友尤甚。
j$ y6 \, K7 Y2 h# h
& k! V% {. o/ }3 选用三种类型的音乐,管弦乐,独唱,小提琴独奏。管弦乐可谓是最严峻的考验,器材的分析力、定位、动态范围均可以得到全面的体现,由于其层次复杂,动态宽广,要得到完美的重放效果也最难。, Y0 D3 U% X& T! ]
0 X/ J8 m4 ]: t& E2 U6 g- U2 \
例如,乐队中大提琴、低音提琴的低频段声音可以衡量系统低频的解析力,上乘的低音表现为丰满,而且有轮廓感、颗粒感,擦弦声仍不丧失。定音鼓声的清晰度、力度可以衡量器材(特别是音箱)低频的瞬态响应和控制力。音乐中的高潮片段,整个乐队的声压级可达100Db,对系统的动态范围和高电平时的线性是严峻的考验。
9 x" W: p& f1 n& N& H: ?
4 t6 {" |, i% l独唱、小提琴独奏作品的录音都采用近距离录音,可以得到清晰的声音,而且两者的音色、质感为人们所熟悉,容易辨明是非,是考验系统中高频通透性的重要手段,比起用三角铁等高音打击乐器更有说服力。
. \8 g b7 x; Q8 K0 l
# H# F$ s1 f" w有的朋友可能会问,为什么在评价一套系统时要用很靓的录音软件呢?如果一盘Low-Fi唱片,只要系统重放出来和它原来一样差,这个系统不也是Hi-Fi吗?答案是肯定的,但是你能判别它们一样差吗?试想一下下面两种情况:一种是已知一条直线或近似直线,以此为参照,判断另一条线是否与它一致;另一种是,已知一条杂乱无章的曲线,哪种情况容易一些,答案就不言自明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