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永清
发表于 2008-7-21 17:12:59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面光灯位是舞台灯位系统中最重要的照明灯位,也是最难处理好的灯位。关于这方面的设计要求,在我国剧场建筑规范和有关文章中有所论述。本篇仅谈点我个人实践中的认识供参考。
) ` D0 m0 K( i8 p! y, Q! P+ w
面光是设置在舞台镜框外观众厅上部,由性能良好的长焦聚光灯组向舞台内投射的光位。它的主要照明任务是照明演员在舞台前区的表演,但也要兼顾面光上的追光以及面光替代台口顶光向后区布光的需要,因此面光的投射尽可能地向舞台深度发展。
; w3 A( E+ n: R/ _9 s
& T! }/ `( @* \& u) Y* t: L9 N
O2 G% h6 T% q: T& P" f/ ]面光位置的选择如果不考虑其它因素的附加条件,那么镜框外的观众厅顶部,观众厅楼座挑台前沿,以及楼座观众厅后部等处皆可设置面光。但要为表演前区的照明选择最佳投光位置却是十分复杂的难题,因为它需要考虑许多相关因素。诸如面光的投射角度、投射深度、射距以及灯位高度等几种主要功能因素。在满足面光功能的同时,还要考虑面光灯位与观众厅顶部建筑关系,建筑台口高度,楼座观众视线遮挡,以及建筑声学和观众厅空间装潢处理的完整……等相关因素的结合。! O. r9 \9 e" e
- b/ W/ A+ G' R1 Z1 R本题侧重研讨与面光定位有关的投射角度、深度、射距以及灯位高度等几方面的配合关系:2 v( F, A# M& Q0 p/ a
+ L r* k7 l+ N4 _
1.角度1 k. u4 G' \: Y, l
- {! i Z |. f& K# Z+ a! d W面光角度是对人物位于舞台前沿表演时能否获得良好的照明效果的重要因素。角度确定方法:面光灯具的光轴线到台口O点(此点定为镜框台口墙的中心线,因为它是固定不变,易于确认的线)与舞台地面的夹角为45°~50°,即OA、OB两条不同角度的光轴线。面光射角不宜大于50°或小于45°。大于50°演员活动到舞台前沿,由于脸部阴影增加使人物脸部光照减少而降低人物照明的亮度感。小于45°,虽然能提高人物照明的亮度感,而且易于向舞台深度投射。但人物或景物的背后投影随深度的变化相对增长。而且灯位离台口距离也相对增大,灯具射距更远。
6 E0 T% Q. T0 _; W# m7 w6 i, R$ o, { P) f
如设第二道面光,其主要照明任务应是乐池升起作为伸出舞台时的表演照明,其投射角度应使面光灯具投射光轴到升降乐池前沿与伸出台面的夹角为45°~5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