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随着现代声频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欣赏音乐的水平在不断提高,对录音师的录制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现代音乐的录制过程中,即使是在理想的录音棚环境中,单纯靠拾音技巧获取所需要的音量、音色等音效是很难的。因此,在后期制作中,录音师会运用各种各样的均衡器、压缩限幅器、混响器等设备进行声音处理,从而获得令人满意的高保真重放。在如此众多的声处理设备中,均衡器可以说是使用最多且非常容易被误用而产生不良影响的声处理设备。对于刚开始工作的录音师,均衡器充满着极强的诱惑力,往往会因为不正确或过分的使用而使得所录出的作品失败。
" v0 ^2 P6 t4 p; ?0 y
9 j1 j! n, J9 o$ g1 i+ }- J0 X( L# V1 均衡器的作用 在录音过程中,通过使用均衡器可以改善房间建筑结构上的某些声学缺陷,使频率特性曲线变得平滑,从而弥补频响的不足;其次,均衡器还可以用来制造特殊的音响效果,以及改善因传声器摆放不当而引起的近讲效应等。比如,在录制音乐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几件乐器同时重放时,它们的频谱可能会彼此混迭,要想分辨出不同乐器的不同音色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如果针对不同的乐器在不同的频段进行均衡处理,突出它们各自的音色特点,缩混起来就会更加个性化,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此外,还可以根据不同风格的节目源进行频率提升和衰减,使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发挥其独特的音响艺术效果。9 G" x% j B5 D( C w$ m) b6 Q
1 @( b% ~ m" y2 m: n7 z& J/ w2 均衡器的原理 为更好地利用均衡器达到录音的要求,首先必须了解频谱的结构.任何一种乐器都不是单一频率的纯音,而是复合音,其中包括基音和泛音。人们对频谱的主观听觉感受就是所谓的“音效”和“音色”。由于不同乐器的频谱结构不同、幅度大小不同,所以音色也各不相同。- L7 Q1 y* D" ?: I* n% n) k+ X5 c
9 g! y2 u e6 i8 O- N* b
均衡器就是利用电路的方法来改变频谱中的任何一部分的强度,从而改变重放声音音色的一种装置。它利用了滤波器的原理,通过调整频段和频带上的特定部分的电平,使信号的幅度、相位得到补偿或衰减,最终达到平衡音频频段内频谱的目的。$ P* ?! ~/ q9 r' P
7 C& @& C9 o8 _ d9 J5 G; _
3 均衡的设置与整体平衡 在多轨录音的后期缩混中,一般都是利用均衡的手段来获得比较完美的音色,这就需要在客观的频率调整与主观听觉之间建立起桥梁。尽管每个人对声音的主观感受各不相同,但其中还是有规律存在的。5 N6 M4 e r4 r4 s5 k
( _- e/ r+ I! K& { (1)16-60 Hz的甚低频:人耳对这一频段的感受不灵敏甚至是听不到,但这个频段能给人以强有力的震动感,给音乐带来力度。在使用过程中切忌过分提升,否则会造成声音浑浊不清。
. F8 S! P( ]% s
/ k2 ~% \+ O: l1 W/ y9 F (2)60-250 Hz的低频段:这一频段包含着许多乐器的基频成分。通过改变这一频段可以使声音丰满浑厚或单薄无力。但对这一频段提升过多,会使音乐产牛令人厌恶的隆隆声。; Q/ M% }- y& z$ g
5 \% y5 L. D+ [5 E
(3)250 Hz-2 kHz的中频段:这一频段包含了绝大多数乐器的低次谐波,提升它可以使声音更突出;通过提升1-2 kHz的频段会产生金属音质,有利于刻画打击乐器的形象。! p8 b2 y* u# v8 g. Z0 d: d
9 G5 [0 M1 G( I (4)2-4 kHz的中频段:使用这一频段时应当特别小心,因为这一频段比较锐利,适量提升2-4 kHz有利于刻画拨弦声,但过分提升对中高频的层次有极大的破坏作用。 s# ?) F, B) R) J
- X( \1 i4 r. y2 ~) |" \' p1 H (5)4-6 kHz的中高频段:提升这一频段可增加清晰度,拉近表演者和听众的距离,使听众觉得有亲近感。提升或衰减5 kHz会极大地影响声音的响度,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来制造远近层次感,刻画各个乐器的形象,平衡乐队的总体比例等。
4 C# H9 u/ u$ g, `; ]1 n% w P8 F, ]! b, B/ H" [$ n
(6)6-16 kHz的高频段:这一频段可整体控制声音的清晰度和明亮感。对管乐乐器而言,适量提升以8 kHz为中心频率的频段可增加管乐的明亮度,但过分提升也会造成声音浑浊不清。8 kHz以上的频率较多地用于表现清晰、小巧玲珑的声音,适合于表现很多乐器的频率特征。
/ T- U2 w6 z" d; f7 P
7 ^9 d9 I w$ X5 W8 Y5 P# \2 Z# i9 g (7)16-20 kHz的高频段:这一频段有很多人听不到,但它也有其独特的作用。适量提升这一频段,可以解决“闷”的问题,增加声音的亮度,但过分提升会使声音太硬、紧绷、不自然。& `; D! G3 h- [$ x/ h, r0 [
" g" ?* P- C8 t- l' I; W 以上是各个频段对声音的影响和作用。在了解了人的主观听觉感受与客观因素间的内在联系之后,就要求录音师能对音色做出正确的主观评价和处理。可以这样说,对于音乐频谱进行均衡处理的过程,其实也是对于人的主观听觉感受的调整过程。因此,作为录音师,首先应该对作品有一个整体的设想,然后再采取相应的均衡等手段来完成自己的调整要求。; W+ V: ^+ Z8 I$ D+ j6 \4 o9 L
" }8 u7 c6 z! _- J9 Q, e4 运用均衡器时的注意事项 (1)提升一个频段的声音时,该频段的信号电平也被相应提升,这样就存在着信号过载的危险。所以在出现信号过载的情况时,可以采用“替换法”,通过衰减其他频段的信号来提升需要提升的频段的相对幅度。打个比方,一个尖锐的声音是由于缺少中低频,并且中高频成分过多而造成的,可以通过衰减中高频来达到此目的。6 F$ U% h% J1 i; R' ^& a g! e( s5 q
$ f& ?5 G5 r( U0 U" \ Y+ l, P3 J (2)运用均衡器处理噪声时,尤其应注意噪声的频带,比如弦乐的噪声有一个很宽的频带,弱奏时噪声会显得很大,强奏时则相对显得小一些;又如吹奏乐器的“口风”问题等,这些带有乐器音色的噪声是无法利用均衡处理去掉的,这一点要特别记住,否则会适得其反,从而影响乐器本身的音色。
: m/ s+ u# g7 f$ l) C0 y9 a5 o7 c( r# z
(3)虽然均衡有改善音质和弥补频响不足等优点,但是并不意味着均衡是万能的。比如,传声器本身就是一个均衡器,所以在录音过程中传声器的选择和架设至关重要,那种单纯靠后期均衡处理的方法并不可取,正确的方法是在录音之初,通过调换传声器或改变传声器的位置来弥补频响的不足。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