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歌创作和制作要经过多少个步骤_论坛事务_音频应用论坛 - Powered by AUIOAPP

音频应用论坛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音频应用

[资讯] 一首歌创作和制作要经过多少个步骤

[复制链接]
254969084 发表于 2015-12-25 22:19:0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1、作词

2、作曲

作词、作曲的顺序可以颠倒。如果是艺术创作性质歌曲,先出词、先出曲都行。如果是定制歌曲(比如企业歌曲),要先写词。主顾通过了词,再谱曲。这样可以省钱。因为主顾可能要你更换词作者。也有所谓的创作歌手,先花钱从别人那里买断歌词,把词作者换成自己,而只找人作曲。

词、曲都不太可能一次通过,得多次修改。有时为了旋律优美,可能回过头去修改已经定稿的歌词。因为汉语有四声和韵脚,词要为曲“折腰”。

词曲创作圈子里的人少。在北京,你认识1、2个圈里的老人(不一定是岁数大的老年人),基本上就可以找到其他的词曲作者。有的词曲作者爱固定搭档。

3、打小样

当曲作者在谱曲时,便可能用MIDI出样曲。但这个样曲是给不识谱的主顾审听用的。这第3环节里的“打小样”指的是将主顾都认可的词、曲合成到一起。这时,可能由作曲亲自演唱,也可能由MIDI模拟。MIDI模拟的哼唱没有具体的歌词,就是类人声的哼哼,目的是让你听拍子、音的高低、过门、情绪等等。如果顾客没通过小样,词曲作者有义务做免费修改。如果顾客通过了小样,该小样便作为日后验收成品的标准,理论上,词曲作者就此可以领钱了。如果录棚后顾客不按小样标准收货,要求做修改,则需要另外向词曲作者支付稿酬。所以,打小样对合同执行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4、编曲

编曲要解决配器问题。即由编曲的人决定都用什么乐器来表现这首歌,每种乐器都用在哪个地方,又充当什么声部。有的作曲也能编曲,但有的只能写曲子,不能给乐队编曲。

编曲人编完曲,通常也用MIDI录制出真实乐器的声部,并把每一个声部的乐器都分轨导出来,交给录音师。音频一般全部为干声。音频分轨的格式,编曲的人要和录音师、混音师沟通。音频分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对头不对尾,即所有的音频文件都从乐曲的开头对齐。另一种是头尾都对。即假如乐曲长度是3分钟,哪怕有的轨只有几秒钟,其余的地方是空白,也要按3分钟全导出来。一些编曲的人在导出分轨后,也会缩混出一个小样,给混音师参考。

编曲人还得给乐手打谱,就是每一样乐器,都分别抄张谱子。弦乐,要打出总谱和分谱;节奏吉他,只标注和弦;华彩,有时要打谱,有时只标注和弦和风格注释,由吉他手即兴。

打谱完了还要抄谱,因为一个乐队可能好几十人。原则上每名乐手、每种乐器都得有份专门的谱子,供他演奏时看谱。

5、请乐队(含指挥)和歌手

主要考虑价钱、档期、主顾的偏好等因素。此环节可以与编曲同时进行。

6、录棚

一般由曲作者或编曲人到棚里监棚,以便和乐队、指挥等人及时交流,把握演奏风格。

录音师录棚时,先录制真乐器。如果录单曲,每种乐器都是分别录制的。录音师有时也是混音师,这时,他会把真乐器先简单地合成为伴奏带后,再录制歌手人声。因为有的歌手不识谱,有的则无伴奏带会跑调。

录制歌手人声时,可以监棚,也可以不监棚。但如果录制合唱时,个人认为必须得监棚,否则可能出残品,把活儿砸在手里。由于录棚费较高,重录可能导致赔本。

录合唱,是每一个声部都分别录制,男声、女声也要分别录制。比如一首合唱歌曲,女声有4个声部,男声有4个声部,就要分别录到8个轨上。这不是分别唱8遍、录8遍的意思。为了录成8轨,可能要唱、录几十遍或上百遍。碰到录棚状态不好的歌手、演员,一个人就得录20多遍。更甚的是,有的著名歌手只能一句一句地唱、一句一句地录,最后全凭混音师帮他合成为一首天衣无缝的成名曲、打榜歌等等。

7、混音

歌手本人、作曲、编曲、制作人等人对录音的结果满意后,混音师将所有分轨(包括伴奏分轨、乐器、人声等)进行混音。有时,录音师也兼任混音师。

混音就是在机房中,而不是演出现场,通过对混音台各功能的运用,把录制的各种零碎音频,融合在一起,使最终的成品呈现出剧场演出的立体效果。衡量一个混音师水平的高下,关键就看他混出来的作品有没有剧场感。一般,有乐队演出经验,知道每一种乐器处于乐队哪个位置的混音师才能混出有立体感、剧场感的作品来。否则,你会觉得作品虽然流畅、完整,但有点发瘪、扁平,欠着点饱满感和生命力。

混音师在专业的混音机房及远、中、近、各种参考箱等专业条件下,使用数字或模拟方式,通过为各分轨施加压缩、均衡、激励、失真、混响等效果器,来完成混音。

最后由制作人审定混音师完成的作品。

8,制作母带

制作人将完成混音的音频文件交给母带工程师,对作品做最后一次塑形,制作成数字或模拟的母带。有时,混音台连着CD刻录机,可直接将母带刻成CD。此环节可以由混音师兼任。

制作人拿到母带,标志歌曲的音频制作过程完毕。如果主顾验收通过付掉余款,则合同执行完毕。主顾将CD交到音像出版公司,即可进行出版发行。

9、制作视频

如果制作影视作品或MV,则将CD交付视频制作团队。

以前录制一首歌,必须去专业的录音棚。近些年出现了很多私人工作室,其实就是私人搭的数字录音室。把一个几十平米的房间做一下符合录音条件的装修,然后安装录音设备和电脑,请来录音师、混音师(有的音乐制作人亲自操刀)就可以开工了。

私人数字录音室的制作成本比专业录音棚的低不少。专业的录音棚既可以做数字录制,也可以做模拟录制。我本人更偏爱后者。虽然听上去在技术上,模拟没有数字先进,但模拟做出来的歌更有人味儿,更有感情,更柔和,更自然。数字做出来的歌会有些生硬、锐利,因为它毕竟是计算机按固定程序指令计算并执行的。不过,非专业人士的耳朵根本区别不出来一首歌是用数字还是用模拟方式制作的。这其中的区别就好似,你在电影院看用胶片拍的电影与数字摄影机拍的电影那样,或者你用胶卷拍的照片和你用数码相机拍的照片那样。


 楼主| 254969084 发表于 2015-12-25 22:19:43

混音师/录音师/撰稿人/咖啡烘焙师
一凡、董逸雯、庄治愈 等人赞同
正好有一篇之前写的文章正好能回答这个问题~~呵呵
叉烧大讲堂混音篇之——
一入佛门深似海
在一个分期录音的时代,在一个音乐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注定人们觉得混音师是神奇的,甚至很多种音乐风格流派完全离开混音活不了,想象一下没有混音的HIP HOP,TRIP HOP和电子舞曲?OH MY GOD,所以混音师被赋予了过多的使命,但是实际上这就像渴了抽根烟就好了,饿了抽根烟就好了一样属于无稽之谈。借用莎士比亚的名言,什么东西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的变成尊贵的,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那只能是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而不是混音师。
混音师是一个要求很高的职业。虽然现在的市场让几乎是个人就能干编曲混音了,而且职业混音师也有的是吹NB耍无赖喝酒不要菜的主~但是我依然想强调基础和素养,虽然我自己也不到位……
我习惯于在文章中牢骚一堆。习惯就好了,下边计入正题。
我是技术派?
在学习初期,确实是需要很多杀千刀的基本功,修音高节奏,对品率,包络特性的听能形成,知道之后的手段和技巧,但是这只是吃过见过的问题,纯一系的东西是可以突击的,如果拿来炫技或者沉迷手段那是可悲的。这就像是手持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却找不到敌人。带给你方向并无法突击的是音乐修养和创造力,而且这是长期积累和与生俱来的共同作用。
我是感觉派?
首先自称感觉派的自我感觉不一定是对的,只是自以为是对的,退一万步说,就算前100年出了一个杰克逊,后一百年出了一个你,如此的天赋异丙,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也很容易陷入走路没有腿,吃饭没有嘴的境地。
混音师是交叉学科,音乐修养与理论基础是缺一不可的,所以自称所谓的以上两个流派都属于抽自己大嘴巴型的。
混音师的知识体系——
音乐:
这是核心,也是决定高度的地方,这是内功,是源泉。一般优秀的混音师起码童子功也是学音乐的。因为这部分是深入骨髓,侵润灵魂的,你需要被无数的好音乐感动,在理性与感性中切换自己,去理解好音乐,去分析好音乐,这样才有进步的可能。所以我害怕被无数的工作占据全部的生活,无法去欣赏音乐,学习音乐,甚至丧失被音乐感动的能力,但是害怕不管用……我几乎已经完全没有时间去听音乐了,工作就已经让我的耳朵长期处于疲劳的状态,这是不可取的,但是也是我无可奈何的。
物理数学:
心理声学,室内声学,乐器声学这些是混音师的基础课程,就跟学语文得学汉语拼音一样。比如在如今双声道立体声体系下,经常有智障的问我把人声复制了一轨极左极右为什么没有边宽的效果?那是因为他完全不知道双声道立体声的呈像原理,人家双声道立体声声像在中央的物理原理就是播放相同音量无时间差的素材,他重做了软件自动做的事居然还臭不要脸的觉得付出了就得有回报。不是我嘴太毒,是很多想要学习的人心太急且看书太少。这就像中国话还说不顺流呢非学人家开始朗诵荷塘月色一样。
我摘一段我帮我老师写的教材里的一部分,作为混音师的基础知识量,可见一斑……
在双声道立体声制式中我们需要用二维的录音作品模拟三位的空间。因为在该制式中声源位置有严格的限制,只能略大于扬声器放置的区域,同时也只能重现水平面上的位置信息。
1,对方向的定位。
人耳利用声波达到双耳的不同来进行精确的方向定位,当声音不在听音者的正前方时,它将会首先达到距离较近的一只耳朵,然后再到达距离较远的一只。双耳的时间差我们称作ITD。
双耳强度差(IAD)与时间差共同作用,帮助定位声源方向。它是由声音中的高频成分在两耳处声压级的差别所造成的。由于听音者头部的遮挡,声音的某些频率会绕过头部发生衍射造成两耳强度差。这种现象被称作“人头效应”。
对于大约800Hz以下的频率人类主要依靠时间差定位,在800~2kHz范围内,双耳接受到的声音信号同时受到时间差与强度差双重作用。而在1250Hz以上是,强度差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2~4kHz时间差和强度差共同作用,频率越高强度差影响越强,但是总体来说,人耳在这一范围内声音定位能力较差。
4kHz以上强度差成为主要作用,我们定位能力在4kHz以上逐渐增强直到人耳的听音范围上限。
所以人们对500Hz以下的频率感知越来越不准确,而对3kHz左右的定位也较差,因为双耳的间距与3kHz的波长十分相近。导致时间差判断不稳定。而4kHz以上定位能力又会变好,最小的可辨认角度为1度到2度,而两侧及后方的准确性较差。
扩展阅读
最近研究表明,人类的身体也能产生供声音定位的物理信息。身体各个部位的形状不同,以及他们与耳道之间的角度不同,形成了复杂的反射波和散射波。这些波都会影响达到耳道的声音,而我们的大脑对这些微小的差别处理后都可以辅助我们对声源方位的判断。
当声音来自于背后时,耳廓上突起的脊线对声音的反射就无法产生。事实上,当直达声来自于离前方轴向130度以上的位置时,耳廓阻挡了这些直达声直接进入耳道和耳廓上的脊线。所以,通过某些频率成分的缺失,耳廓让我们感到声源来自于身后。而我们对于侧方和后方在距离和定位上判断不太准确可能是由于某些频率信息的缺少或者是外而搜集频率信息的不足所造成的。
效果器原理:
这是一个一劳永逸却又得与时俱进的东西,每一个效果器都是有灵魂的,没有万能的效果器,原理是一样的,但是声音是迥异的。这需要大量的实践与领悟,直到他们就像你的手脚,与你血脉相通,心到,手到,声音到。
哲学——矫枉过正,这是我师爷张小安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话,混音师不能过于着力与某一点,要空动蒙松,要四两搏千斤。混音师要站在最高的层面上统观全局,最高的境界不是某一方面最如何,而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平衡,平衡是最难的,国人从几千年前就知道这个道理所谓中庸之道不偏不倚,但是能企及的又有几个。借用周华健的歌词:一句话,一辈子……
这是一篇典型的丑话说前边的文章,如果想要继续学习混音的请做好一切慷慨赴死的准备。你们必死的决心也是我写下去的动力。这是一条不归路,所谓一入佛门空四海,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楼主| 254969084 发表于 2015-12-25 22:20:13

首先,什么是混音?(好装逼)我经常跟我的朋友是这么解释的:混音=炒菜。一般一张唱片的制作可以大致分为这三个步骤: 前期录音,混音,母带处理。前期录音师录音的过程,就像是挑选食材的过程。录进来的鼓,吉他,vocal,等等都是食材。录音师,以及歌手,编曲,乐手等等的水平决定了食材的程度。而混音的过程就是把这些食材,经过混音师的处理,成为一道菜的过程。(炒菜)母带处理的过程,可以大致理解为。比如一共有十道菜,都已经炒完了,但是母带处理人员,要保证他们彼此形式相似,比如装盘子要讲究啊,比如每道菜的菜量多少。等等(比喻不是特别恰当,但是有助于理解)正如阚欧礼所说,市场上混音师,编曲师太普遍了,恨不得懂点音乐,会个软件就敢说自己是优秀混音师了。但是我也想说,正因为如此,才让我们知道真正优秀的混音师是多么的珍贵。就好像饭馆里的厨师一样,无论是小四川,还是米其林一星,炒出来的菜都能吃,但是好吃不好吃,有多好吃,就考验厨师的本事了。一样的道理,一个优秀的混音师所应该具有的素质,就是一个优秀厨师应该拥有的素质。那么,我认为,第一个优秀混音师应该有的素质就是:你得有天赋。很残酷,没错,这和当歌手,当画家一样。你必须承认,有些人就是天赋异禀。一个厨师,如果没有味蕾,或者味蕾很不敏感,那么他注定是无法成为最优秀的那部分的。混音师也一样。他们对美的感知,心思的细腻都是与生俱来的。(也有可能是后天一点一滴被熏陶的)而如果题主你想成为最优秀的那部分混音师,那么请你一定要审视自己的天赋。你的作品是不是一直备受好评?你是不是能感受到别的优秀作品里面的那些细腻的东西?我觉得,只要努力就能成功这种屁话是没有意义的。你五音不全,我劝你去当歌手,那是我傻逼。你重度色盲,我劝你去当画家,那是我傻逼。一样的道理,如果想成为最优秀的那部分,你的天赋是必须的。有些人的声线就是要当歌手的,天生的没办法。比如人声低音炮的赵鹏(我一直觉得《我是歌手》应该请他去,他主要翻唱别人的作品,规则简直就是为他制定的)我自己就是天赋很一般的人,曾经觉得自己干这行简直太合适不过了,但事实上,自己根本就没那个水平。当然我也坦然接受了。审视自己的天赋,知道自己天赋一般,并不可怕。如果题主和我一样,天赋属于中等偏上。但是想成为一个合格的混音师,我们也是可以通过努力和训练做到的。比如你想当歌手,你的唱歌的水平可能达不到王菲,陈奕迅那种,但是平时KTV里面,大家也是对你顶礼膜拜的。那么起码你具备了后天努力的资本。当然,现在这个社会,我的滑板鞋都能火的一塌糊涂,我这句话,也不一定正确了。除了天赋以外有哪些素质我们可以努力做到呢?首先我想说的就是:请保护好你的耳朵厨师没有味蕾,怎么做菜?所以我建议,如果你决定入这个行了,先去查一下自己的听力。不要觉得我在这吓唬人。我的一个朋友,立志成为录音师,但是直到快毕业了,他才发现他的两只耳朵声相是不平衡的。也就是说,他混音的时候,他觉得人声已经被他放在正中间了,但实际上,却是偏的。你能想象对他的打击有多大吗? 当然他也没有放弃,现在出国留学了,学建筑声学。对耳朵要求没那么高了。那么如果题主有志于想成为混音师,那么请一定保护好你的耳朵。夜店那种低音炮震天响的地方,尽量不去。平时入耳式的耳塞,尽量少听。这是最起码的职业操守。其次,你得能够熟练的使用自己的菜刀,锅,炉灶等等一系列工具。说白了,就是基本功。我自己本科是中国传媒大学录音系的,我们的录音专业在全国应该是毫无疑问的第一名的。但是我们什么时候开始进棚上真正的录音课呢?大三。前两年半都是枯燥无趣的工科课程(起码当年对于我来说是这样的),高数,大物,模电,数电,声学,电路等等都要学,我当年也很不理解,老子是搞音乐的!将来是艺术家!学这些有啥用?直到我干了这一行才知道,真他妈后悔。你越想优秀,就越会觉得自己的基础匮乏,你总会感觉到有一个玻璃的天花板压着你,这就是因为基本功的不足。并不是说你数学物理不好,没有声学基础,就不能成为混音师,市面上那么多混音师,不可能人人都会的。但是你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混音师,你终归是要回来学这些的。这些东西就是你作为一个厨师的菜刀,炒勺。为什么一个厨师要把豆腐丝切得那么细,反正吃起来都差不多?为什么一道菜的火候要那么讲究,多一分少一分都不行?这就是你的基本功。不是这帮厨师没事闲的。把豆腐丝切得稍微宽一点也一样能卖,但是你自己这么糊弄自己,是没法成为最优秀的那部分的。包括各种软件的熟练操作,各种效果器的熟练使用,这都是基础。而这就是我发现自己欠缺的东西。所以我研究生转声学了。把这些当年欠下的债都重新补回来。原来我只知道压缩器器的几个参数都是干嘛的,而现在我已经能自己用代码写一个数字压缩器插件了。那么我现在再去做混音,用到压缩器时,我会觉得,嘿嘿,你已经被我征服了。乔布斯曾经评价自己是走在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上,我感觉混音也有一点像,你的艺术水平,和你的基础知识,共同决定了你的高度。除此之外,你得能分辨什么是好的食材,什么是不好的。我经常跟别人说,如果每一次我们拿到的食材都是王菲这种,(没错,我就是王菲脑残粉) 那混音师这行就太轻松了。就是这样,我们经常会听到那种几乎没怎么修饰过的歌曲,甚至是完全清唱,但是往往这种歌曲都特别特别的美。歌手的声线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听众也很爽。这么做,除了出于编曲上的考虑以外,另外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歌手的声线实在是太出众了,以至于混音师如果加入不恰当的后期的加工,就会破坏它的原汁原味了。怎么样,和做菜一样吧? 现在世界上大家都公认,越珍贵的食材,就越少加工。 同样的道理。那么如果我们拿到的食材比较一般,或者相对较差呢? 那作为混音师的我们可能就要下重手了,使劲放辣椒,盐,来掩盖食材本身的缺陷。(比如autotune使劲修音)当然这里我要说明的是,这么做并不代表着你的作品就一定不优秀,就好像我不觉得川菜尽管放了那么多辣椒就一定不好吃一样。如果能够处理得当,也是很好的作品。但是这一切的一切,前提是,你作为混音师,你在拿到食材的时候,你就应该知道这个食材的特性,并且根据这一个特性来做出你的二次创作。(当然有些时候,音乐制作人会决定了作品的风格,如果他是个傻逼, 那么我们混音师经常也决定不了什么,只能做出傻逼)我举一个例子:不管你们喜不喜欢,我自己是很喜欢曾轶可的,的确她在舞台上唱歌会跑调,那是因为她实在太紧张了。但是从她的创作中,我能感受到那种最最淳朴的创作的青涩感。我就曾经幻想过,如果我有机会去做她的唱片,我可能就会做成那种简简单单的,不做太多修饰的风格。但是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毕竟我认为高晓松应该不会水平那么低),最后拿到的唱片真他妈垃圾。把!那种!最最淳朴!的感觉!!!全!他!妈!毁掉了!!!唯一一首比较成功的就是那首《勇敢一点》。除了那个,我真的,哎呀我操。这就是混音师(估计更大可能是音乐制作人)的锅,毫无疑问!!这么好的东西让你们糟蹋成这样,就好比他妈的上好的河豚你用来煮方便面一样。真的想说去你妈。冷静。好了,我们现在拿到食材了,我们要开始炒菜了,了解并知道各大菜系的风味是你必须具有的素质。作为一个混音师,了解,并知道如何制作出各种音乐风格的作品,是必须的。比如,我想让你给我做一个川菜,水煮鱼,结果你放了两斤糖。就算你最后做的菜也还能吃,但是,这不是川菜啊。你给客人端上去,说这是我的创新,谁他妈敢吃啊。一样的道理,我现在需要做一个民谣,结果你动词大慈,生怕别人不知道你有一个底鼓和一个军鼓。我问你什么是民谣,你给我放了一首最炫民族风。那显然你是不合格的。所以,了解各大音乐风格的特点,是必须得。如果你不知道,那就多去听。而这也是你能制作出各种风格作品的第一步。这是我刚开始做的时候,老师教我的最好用的技巧。比如你现在要去混一个摇滚,那你就多找点优秀的摇滚歌曲,先听他几十遍。耳朵里面有了感觉了照着人家的来做。不要觉得这是抄袭,大家都是从模仿做起的。等你模仿了好多遍的时候,就已经融会贯通了。(我个人很推荐日本的音乐作品,相比较欧美而言,日本的作品很细腻。有好多细节可以学习,而且文化的背景比较类似,对于初学者而言,在合适不过了。)而大多数混音师也就停到这一步了,甚至这一步的努力,都有人没付出。完全瞎鸡巴凭感觉来。好了,现在你已经是一个基本合格的厨师了,一般菜单上的菜都可以做出来了。小饭馆这种地方已经非常胜任了,那么你想更优秀一点,你就需要一些独具匠心的原创能力了。混音上是有很多神来之笔的。就和做菜一样。好多菜的发明,经常是厨师不知不觉自己尝试出来的。我们不能一辈子都模仿别人,当你有了一定基础以后,就可以自己创新了。比如Nirvana那首著名的,《smells like teen spirit》, 可能很多涅槃的粉丝都知道,这首歌实际上是有两个混音版本的,这两个版本最主要的区别就是鼓的处理。第一个版本的鼓用的就是真正的鼓,录音的效果也很优秀,但是Cobain听了不是很满意,觉得鼓的声音太真实了,有点跳(我的理解哈,勿喷) 于是当时这首歌的第二个版本,用了鼓采样降噪。 简单来说就是先把鼓的声音采样出来,然后进行处理后又放了回去。这种技术在音乐作品中,运用的并不多的。起码当时是那样。但是效果出奇的好,刚开始前奏的鼓点,听起来干净的同时,不乏冲击力。这就是混音师的别具匠心之处。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大名鼎鼎的Beatles,有一首歌叫《Strawberry Fields Fowever》,绝大多人应该听不出来这首歌是拼出来的吧?具体细节我有点记不太清了(欢迎补充),简单来说就是他们第一次录完这首歌是在一个地方,第二次录音又在另一个地方。后期混音的时候,John 觉得第一次的前半部分好,第二次的后半部分好。于是想把他们合并在一起。这个并不简单的,不是说你从word上复制粘贴一个文档那样。因为两首歌的声场不一样,录音的器材不一样,听起来最后会觉得很分裂。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这回,两次录音的音乐的调儿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要先降调,然后再合并。这就是考验混音师的功力了。你能不能做到让听众找不出来这个剪辑点呢?反正我是没听出来。最后,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你要知道音乐这行,他是生意,他是产业。归根结底你还是要为听众服务的,有些情况下,音乐制作人,或者听众喜欢的,我们要尽量满足他。在音乐产业里,尤其是流行音乐里,我们混音师也好,录音师也好,请千万不要自恋,你做的专辑能卖出去,归根结底是因为人家歌手的人气旺。顾客买专辑,除了我们这些行业内的人,是不会有人在意你们录音咋样的。所以请千万不要自恋了,人家是为了偶像去买专辑的,不是因为你制作多么精良。听众和你的顾客一样,人家喜欢吃什么,你就尽量满足就好了。顾客的无理要求,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我们不够优秀,等我们优秀了,层次上去了,就不会遇到那么多不懂行的顾客和音乐制作人了。我举一个非常非常不恰当的例子,请大家不要喷我:在近些年的流行乐混音中,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越来越多的“大嘴效应”。请大家找出一首九十年代的歌曲,听几遍。然后再找出一首梁静茹的歌,比如《崇拜》,这首比较明显,请对比一下他们人声的部分,。如果用音响听,就更好了。你听《崇拜》的时候,你有没有感觉到,在你的左耳朵和右耳朵之间,只有一张梁继茹的大嘴?没错,这就是大嘴效应。既然偶像的重要性那么突出,那我们混音的时候,就把人声的重要性无限扩大来满足听众。但是从混音上来说,这是失衡的。但是听众爽了,你就这么做就好了(当然,梁静茹的声线还是很好听的。非常棒。)所以当遇到你的想法和现实冲突时候,请一定摆正心态。但是这个时候,决不是说你就破罐子破摔了。满足他们提出要求的同时,每一次混音都实现自己一两个创意。那么也算是对得起自己的。最后,祝楼主顺利。------------------------------------------------------------------------------------------------------------------------------------------------------------------------------------------------------------------------------最后我为我们这个行业里的人说句公道话,各位偶像的粉丝们,你们家偶像的现场真就是那么回事。他就那水平,舔着脸去唱现场,丢了人,怎么能怪我们呢?你们听到的专辑里的不跑调,是我们录音师混音师多少个晚上一点点修音,抠出来的?如果没有我们,你们敢听嘛?这是我们的本职工作,没错,但是你们偶像也不是神啊。《我是歌手》,上面都是职业歌手,每一期录播也都不错,直播的时候你听听?我告诉你,这都是歌手里面水平最高的一群人了。剩下的更惨!还记得有一年春晚的时候,有一个谣言说王力宏的耳机里面放的是刘欢的歌,导致他跑调吧?开玩笑,一套系统的监听和还音是相同的,你听到的伴奏就是耳机里的。不要把跑调赖给我们,谢谢。有种我们把你们家偶像的干声放出来,让大家听听?
 楼主| 254969084 发表于 2015-12-25 22:24:44
以上所说的,其实是狭义的电脑音乐,即把演奏全都交给电脑,让电脑完全用虚拟乐器来进行演奏并录制。然而事实上一首歌曲的制作过程往往离不开传统的录音。因为虚拟乐器虽然强大,但是从音色质量上,演奏技法上都依然有难以令人满意的地方。为了制作出真正优秀的音乐,有的人还是不想让电脑来演奏所有乐器,而是让自己来演奏一部分乐器或音源录制进电脑里。这也就是为什么为录音棚工作的乐手还没有死光。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传统录制过程,我们将隆重推出叉烧网“深圳老康”版主的视频来为大家演示。点我

  一首歌从无到有一般要经历以下过程:作词作曲—》和声编写—》编曲—》录音—》混音—》母带。

  作词作曲很好理解,写下的文字便可以成词,写下的音符便可以成曲。你不必是一个精通音乐的人就可以做到这些,也许你走在大街上随口哼的一个调调就可以是个非常不错的曲子。

  和声编写才是需要你懂点乐理知识的活。为一首曲来编写和声既要用乐理推导,又要靠自己的感觉。熟练乐器的人也许一上手就可以轻松配出和声来。总而言之,自己可以在琴键上试,听着舒服就行。和声进行在一首曲子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构建起了整首曲子的框架和情感走向,也许比旋律本身还重要。有的音乐人做音乐,也许词曲都没有,但是会先写出一段和声走向。一个经典的例子就是电影《海上钢琴师》里的著名配乐《The Crisis》,这首曲子一直都是四个音不断重复,但是因为和声在不断变化使这首曲子变得情感楚然。

  编曲则是我们的重头戏了。说简单些,编曲就是为伴奏写谱。编曲对一首歌的影响有多大呢?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版本的美国国歌来看出其重要性。我们需要根据作曲的需要,对一首歌的风格、速度、配器进行大致的判断与想象,设计好结构。这是一项繁杂的工作,以后我们再来讨论这些细节。不过对于编曲的流程,每个人的习惯也不一样。我们曾经开过一个帖讨论过,大家可以前来围观。

  编曲好了,那么就该开始按照编曲师写的乐谱录音了。你可以选择用电脑上的“软音源”即虚拟乐器,也可以选择用麦克去录真实的乐器。如果你的歌有人唱,那你则需要给人录唱。所录出来的一个个音频文件则是“分轨”,只有他们组合在了一起才能够成音乐。

  那么组合这些分轨的工作自然就落到了混音师的头上。如果说编曲师的工作是写菜谱,那混音师的工作就是炒菜。一道菜要好吃,既需要食材搭配合理,也需要炒菜炒够火候。混音师不仅仅是把这些分轨放在一起,更要摆放得漂亮,打磨得光滑,安排得合理。就像装修房子一样,房子只有那么大,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把一个个不同的家具摆放得赏心悦目,这需要技巧。一个好的混音能够取悦人的耳朵,它能让史诗变得荡气回肠,能让吟唱变得婉转动人,每一种声音各得其所,各在其位。听听老歌和新歌就能一下子体会到这种区别。

  最后一步是母带。一般来说母带是用来平衡整张专辑之间不同歌的关系的。你总不希望听一张专辑时,有的歌声大有的歌声小,有的歌平滑有的歌刺耳吧?而母带工程就是来统一这些参差不齐的地方。好的母带能让音乐提升一个档次,国内很多音乐人的母带都愿意拿到国外去专门做,可见其重要性。

  随着电脑音乐的门槛越来越低,这些工作逐渐变得都可以在自己家里完成。所以有一种倾向就是一首曲子的词曲编曲录音混音常常都是同一个人。一个人在家抱着电脑折腾几天也许就能折腾出精良的作品,而且听众对音乐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低。这就造成了这种传统分界与流程变得模糊起来。但是出版级的音乐目前还是会正儿八经地经过这些步骤。毕竟,这些都是学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软硬产品代理咨询服务:声卡:雅马哈UR22C、罗兰声卡、福克斯特、艾肯、阿波罗 、M-audio 、普瑞声纳 、福克斯特、 达思冠系列 音箱:吸顶NS-IW560C、吸顶NS-IW660 、NS-AW350、低音NS-SW050、低音NS-SW100;JBL 吸顶8124、CSS-8006BM;香蕉猴 gibbon系列;普瑞声纳E5XT、E4.5、 E3.5BT 有线话筒:舒尔PGA27、PGA48、MV51、mv88、mv88+、SM27 ;森海E945 、MK4、E835S;舒伯乐top248s;罗德NT1-A、VIDEOMIC、VIDEOMIC GO、VideoMicro、VideoMic NTG 无线领夹麦克风:罗德 wireless go II 一拖一、一拖二;猛犸lark150 耳机:森海HD300 pro、美奇 CR-Buds 、索尼7506、爱科技K240S、K240 MKII、K271 MKII、K52、K72、K92、先锋、飞利浦 1:飞利浦会务通/会议摄像头/全向麦克风/执法仪/录音笔 2:洋铭便携式移动演播室 / 切换台 / 摄控一体摄像机 / 虚拟演播室 / 微金课教室 / 色键器 3:逻兰音视频切换台 / 声卡 / 电子鼓 /电钢琴 /耳机 4:Blackmagic专业摄影机 /调色台 / 切换台/ 广播级转换器 / 监视器 / 采集卡 5:索尼专业摄像机/佳能专业摄像机/松下专业摄像机/ insta360专业摄像机 6:话筒:铁三角/ 舒尔/ 森海塞尔 / AKG / RODE/ BBS 7:音响:YAMAHA/ 声艺 / 皇冠 /JBL / 真力/咪宝/BOSE /美奇 8:声卡:RME/羚羊/IXI /艾肯/PreSonus普瑞声纳/Focusrite福克斯特/YAMAHA/雅马哈/ickb 9:耳机:铁三角/beyerdynamic拜亚动力/AKG爱科技/索尼/RunningMan/美技 10:思锐三脚架 /防潮箱 /米泊三脚架/意美捷三脚架/曼富图三脚架 11:XSW系列,300.500代理商,EWD数字系列代理,6000.9000定制产品,还包销了全国三个型号:XSW1-825,EW100 G4-945,EWD- kk 205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音频应用 (鄂ICP备13005321号-1)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